王学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王学荣,男,1967年7月25日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 学系考古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0年10月晋升为副研究员。先后在枣阳市雕龙碑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和安阳殷墟遗址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其中偃师商城遗址工作近15年。1998~2004年历任偃师商城考古工作队副队长、队长,2003~2004年兼任殷墟孝民屯(联合)考古队副队长,发掘现场总指挥,主持殷墟孝民屯遗址的大规模发掘。主要从事夏商考古、古代城市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1991起一直致力“河南偃师商城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偃师商城遗址是距今3600年前商汤灭夏后所建立的国都。所主持或具体负责的十多项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6年~2001年,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四个国家级或院部级重大课题,取得了多项具突破性的重要科研成果,多次获表彰和奖励。2002年至今,作为主要成员之一仍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和院A类重点课题三项,主持院B类重点课题一项。
任职情况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考古队副队长、队长;殷墟孝民屯(联合)考古队总指挥。
现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学术简历
2009年10月,策划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情考察活动项目“长江流域考古遗址展示利用之现状·湖南省调研”。
2009年05月~2009年10月,参加国家文物局项目《大遗址考古工作指导意见》制定。
2009年4月,策划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情考察活动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福建省调研”。
2008年07月~2009年04月,参加国家文物局项目《考古发掘工地检查验收标准》制定。
2008年08月~2008年10月,参加国家文物局项目《(唐)大明宫遗址考古规划》制定。
2008年06月~2010年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殷墟孝民屯》。
2008年05月~2008年09月,参加国家文物局项目《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标准》制定。
2008年03月~2009年11月,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考古学的方法与技术》之子项《田野考古的调查与发掘方法》。
2008年03月,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情考察活动项目“长江流域考古遗址展示利用之现状·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调研”。
2008年01月~2010年,负责《山西省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文物实验室考古发掘与保护》项目。
2007年10月~2011年12月,策划设计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并任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
2007年09月~2008年06月,参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偃师商城宫城遗址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设计。
2007年09月~2008年06月,参与“十一五”国家重大文化项目《‘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子项《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发明创造项目可行性研究》。
2007年08月~2008年10月,主持《安阳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和书画)文物修复保护》项目。
2007年9月,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情调研项目“丝绸之路中国境内遗址保护现状·2007年度调查”。
2007年03月~2009年06月,主持中国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出土文物现场移动实验室研发》课题《出土文物现场应急处置与保护》。
2006年08月~2007年04月,参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偃师商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2006年度)大城西城垣地面标识工程设计方案》设计。
2006年05月~2008年04月,设计和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情调研项目《中国大遗址保护现状》。
2004年12月~2006年08月,参加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项目《“十一五”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制定。
2004年10月~2010年12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殷墟孝民屯》。
2004年05月~2009年12月,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偃师商城研究》。
2003年03月~2004年05月,主持殷墟孝民屯(居址、墓葬群和青铜器铸造)遗址发掘。该项发掘是60年来,殷墟考古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一定程度上改变学术界对殷墟遗址西部区域的传统看法。该项目获国家文物局“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2002年05月~2009年12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偃师商城》。
2002年02月~2002年11月,主持偃师商城遗址勘探和测绘学,首次获得偃师商城遗址精确位置图,并有许多重要发现。
2001年03月~2001年12月,主持偃师商城宫城遗址祭祀A区和B区的发掘。
2001年02月~2004年12月,参与《河南偃师商城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制定
2000年10月~2000年12月,主持偃师商城宫城遗址祭祀C区的发掘。祭祀区性质的确认,根本上更改了近20年来对偃师商城宫城北部所谓“大灰沟”的认识。该项目成果获首届中国考古论坛年度考古重大发现。
2000年03月~2000年07月,主持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水池和水道)的发掘。
1999年10月~1999年12月,主持偃师商城宫城遗址第二号、三号、八号、九号、十号宫殿建筑基址等的发掘。
1999年02月~1999年06月,主持偃师商城宫城遗址第一号宫殿建筑(御厨)和特殊(盥洗)功用建筑的发掘。
1998年06月~1999年12月,参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偃师商城宫城遗址保护与展示方案》设计。
1997年10月~1997年12月,主持偃师商城大城西城墙及小城城墙西北隅(城墙、道路和墓葬)的发掘,该项目成果获“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8年该项目于宫城的发掘一道,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6~199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1997年07月~1997年12月,参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项目《偃师商城东北隅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与展示方案》设计。
1997年01月~2000年12月,参与“九五”国家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研究
1996年11月~2001年05月,参与“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
1996年10月~1998年12月,参加偃师商城宫城遗址第一号、二号、三号宫殿建筑的发掘。此项发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1996年05月~1997年05月,主持偃师商城大城东北隅(城垣、护城河、道路、墓地和青铜铸造遗址)发掘。此项目成果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办公室公布为首批取得的重大成果。
1996年03月~1996年05月,主持偃师商城宫城遗址(内大型建筑群的)勘探与测绘学,为1996年10月开始的大规模发掘奠定基础。
1994年10月~1995年05月,参加偃师商城西一城门(城垣、道路、护城河、城门、水道)的发掘。
1994年02月~1994年06月,参加偃师商城府库遗址(第Ⅱ号建筑群遗址和水池等)的发掘。
1992年06月~1992年12月,负责偃师商城作坊区和部分大中型建筑基址的发掘。
1991年10月~1992年05月,参加偃师商城府库遗址(第Ⅱ号建筑群遗址和其城垣等)的发掘。
1990年10月~1990年12月,参加枣阳市雕龙碑遗址的发掘。
获奖情况
论文《偃师商城和二里头遗址的几个问题》19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考古报告《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合著)2001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论文《试论偃师商城小城的几个问题》(合著)2001年 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该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专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合著)2005年获“夏鼐考古学奖”一等奖;2007年获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一等奖。
偃师商城小城与宫殿区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1996~199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殷墟孝民屯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代表作品
1、《偃师商城“宫城”之新认识》,《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年。
2、《偃师商城和二里头遗址的几个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该文19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3、《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2000年该文以1999年度重要科研成果的形式,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年鉴》。
4、《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2期,合著。2001年该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试论偃师商城小城的几个问题》,《考古》1999年第2期,合著。2001年该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6、《河南偃师商城第II号建筑群遗址研究》,《华夏考古》2000年第1期。
7、《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合著。
8、《偃师商城废弃研究——兼论与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和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关系》,《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5年。
9、《偃师商城第一期文化研究》,《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5年。合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任职情况
学术简历
获奖情况
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