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所谓低乳糖奶,即乳糖含量较低的奶。有人误认为是
糖尿病人专用的牛奶,其实不是。低乳糖奶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乳糖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
半乳糖,模拟人体的乳糖消化过程,再经过杀菌、灭酶工艺制成的产品。
乳糖是动物乳中的一种特殊
糖类,在牛奶中的含量约为3.6%—5.5%,几乎全部呈溶液状态。乳糖是一种
二糖,一分子乳糖消化时可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葡萄糖可供给人体能量,半乳糖则能促进脑
脂类和多糖类的生成,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起重要作用。
乳糖能促进人类肠道中有益微生素的生长、繁殖,产生
有机酸,使肠道保持适当的酸性环境,抑制
腐败菌和嗜碱性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肠道异常发酵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由于糖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能生成
DL-乳酸,使得
小肠内的pH值降低,从而使得
钙盐更容易被吸收,因此对于预防儿童
佝偻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虽然牛奶作用很大,但是有些人在饮用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和
腹泻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造成这一症状的原因是因为牛奶中仅有的一种
糖类——乳糖,其占
牛奶含量的4.8%,它不能直接被肠道吸收,必须被
水解为葡萄糖和
半乳糖方可被人体吸收,而是进入
放射性肠炎或肠道末端,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
有机酸和
二氧化碳,引起肠内
渗透压升高,导致
体液吸入大肠,从而产生腹胀和腹泻。
这是因为牛奶中的乳糖进入人体后并不能直接被吸收,而是要经过乳糖酶水解,形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后才能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为人体提供营养。乳糖酶是人体内,尤其是肠道内的一种专司分解乳糖的酶类,如果人体中没有乳糖酶,或者乳糖酶的量太少,那么乳糖便不能被消化吸收,它们在肠道内被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利用,通过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刺激肠道加强蠕动,造成腹胀、腹痛、
腹泻,这就是所谓的“乳糖不耐症”。应该说明的,人在婴儿期,肠道内乳糖酶的活性很高,可以充分地
水解牛奶或人奶中的乳糖,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乳糖吸收不良的现象。但在断奶以后,乳糖酶的活性便逐渐降低,到了老年时已所剩无几,因此发生“乳糖不耐症”的人多为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此外,乳糖不耐症还与种族、遗传、气候等因素有关,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调查发现,东方人中有乳糖不耐症的人较多,3—5岁时为22.1%,7—8岁时为39.0%,11—13岁时为36.8%,成年人更多。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也能喝上牛奶呢,那就是通过乳糖酶
水解技术,生产低乳糖奶。
把人工提取的乳糖酶直接加入到杀菌后的牛奶中,就可以对乳糖进行水解,把大部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
半乳糖,用这种牛奶制成的消毒奶,乳糖含量很低,所以叫低乳糖奶,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放心享用,喝了也不会产生胃肠道的不适症状。由于葡萄糖和半乳糖都是单糖,其吸收速度远远大于乳糖,更便于人体消化利用,并可避免人体饥饿时将奶中
蛋白质作为能源消耗掉的浪费现象。
由于我国属乳糖不耐症高发区,因此低乳糖奶既能满足有乳糖不耐症人群的营养需要,又可解除他们喝奶后的烦恼。另外,低乳糖奶由于乳糖分解产生了单糖,虽甜度增加,但含糖量不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不发生变化,适合各种人群饮用。所以,低乳糖奶是集营养和美味于一身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