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谷山位于常山
辉埠镇大埂村菱湖自然村,地处浙、赣、皖三省边界,昔时曾有
严姓族人聚居此间,因而得名。
花轿顶
顺着菱湖水库边缘,径直而上,转过一条沿山道路,即可望见一座面包状的巨型山岩,宽阔的岩壁平整如砌,寸草不生,这便到了严谷山谷口。乍入谷口,穿过一弯石径小路,右侧有峭壁耸立,形如刀削,高达百余丈,极为雄浑壮观。峭壁正中,凌空悬挂着一排
钟乳石,大大小小共有七块,这就是当地人称为镇山之宝的“花轿顶”(县志称“神仙迹”),是
八仙中的
铁拐李安放于此,专门用来迎接贵客的。
传说当年
白蛇娘娘大战
法海之时,曾想借坐严谷山的花轿逃走,结果法海用一块飞石镇住了花轿。至今,法海的那块“飞来石”仍稳稳地压在一座“花轿顶”上。
洗心亭
谷口石壁下方嵌有一条半圆形凹槽,蜿蜒绵长,煞是显眼,据传这是神龙破壁之时,留下的龙身印迹。细看之下,壁槽内鳞纹依稀可见。穿过谷口,豁然开朗,大有桃花源之妙意。清泉自山岩石隙间泻出,汇成一股溪流,汩汩有声,从石壁脚下绕过。早年此溪之上曾建有一座
石拱桥,桥上有亭,名曰“洗心亭”。清江阴人
蔡寅斗有诗《洗心幽亭》为证:
径转疑无径,穿林别有林。
数依峭石,半壁护层阴。
翠黛豁双目,白云空寸心。
红尘飞不到,槛外水鸣琴。
严谷甘泉
桥的那头,一道山路弯弯曲曲,回折而上,直通严谷山。“严谷甘泉”是山中最为人熟知的景点,也是
常山古代十景之一。
清代县人徐鲲以一首
七言古诗,极力赞赏“严谷甘泉”的色、香、味,并将其与洛阳泉、骊山温泉相提并论,读来兴味盎然:
定阳之北有严谷,石径盘峰隐伏。传言此地涌灵泉,挹彼注兹刚一。
昔年我从谷口来,但闻林间漱戛玉。云根泻出清泠,酌言甘之香芬郁。
不知疏凿几千年,石发苔衣岩窦穿。秋雨色浮竹叶绿,春风浪暖
松花鲜。
溅来跳珠手可掬,练光岚色连云烟。君不闻
洛阳市宫中有醴泉,饮者能教疾痊。
又不闻
骊山山下有温泉,浴之可令尘埃捐。造化机缄自不秘,灵脉分来岂偶然。
此泉浑如百酒,琼浆玉乳醇味厚。酿成不用曲蘖香,沆醺酣旨且有。
我生不欲饮贪泉,吸此恍然涤宿垢。何时借得流霞杯,持献南山天子寿。
“严谷甘泉”色如
白露,清冽异常,虽三伏天也凉气袭人。据《
常山县志》(嘉庆版)记载:“严谷泉,石壁嵌空,处处有泉沁溢,其清冽似白露。”正是这一股股山泉水,为严谷山注入了一脉灵气,滋养出如此静谧幽深的小气候环境,成就了一处知名的避暑胜地。古时盛夏之际,常有富商大户携家眷前往谷中避暑休养,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之久。
严谷山的景致灿若繁星,令人目不暇接,“严谷甘泉”只是其中一处亮点。严谷山属
溶洞,溶洞特征极为明显,已发现的知名溶洞有灵真洞、
观音洞、龙洞、千人洞、蟾宫洞等五处,洞内
钟乳石遍地,奇石怪状,或如兽形,或如僧人,或如器具物什,变幻万千,莫可名状……部分溶洞之间有密道相连,曲折回旋,深不可测,也有溶洞位于悬崖峭壁处,常人难以攀爬进入,是飞鹰、蝙蝠和
野山羊的乐园。
观赏石
严谷山最夺人眼球的,便是漫山遍野、妙趣横生的天然观赏石。除了花轿石、飞来石之外,诸如琴台石、琴室石、小贤峰、香炉峰、虎啸岩、藏剑石、盘龙石、系马石、曝经石、珍珠帘、一线天等石景观,俯首可拾,美不胜收。像“五云洞天”内的琴台石,其貌似琴案,平整如砥,相传昔时曾有隐士在此抚琴长歌。藏剑石,则是天然石缝交错,形成一个剑形石条,犹如“利剑”隐于宝匣之内。
清代县人詹绍治《游严谷山记》载:“由蹊径入山门,一石壁形如削,中有剑形”。曝经石,据说因石面平滑宽阔,刻有《
金刚经》经文而得名,现在藤蔓遍地,草木丛生,曝经石已恍然不可寻。在我县域内,严谷山属石刻铭刻最多之地,大小多达三十余处,只可惜经年久远,暴露野外,许多铭文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识。
龙山十景
正因为严谷山景观秀丽,历代文人采精萃,遴选出洗心幽亭、悬崖仙迹、
桂林市喷馥、竹坞藏烟、蟾洞留月、龙潭吐波、华盖栖霞、炉峰拱秀、双岭流泉、千岩积雪等“龙山十景”,赋诗弄文,为严谷山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据统计,仅载入《
常山县志》(嘉庆版)的严谷山诗文,就达60余篇,这其中,既有绝句、律诗,也有古体诗(长文)、游记。明代史产的《严谷山》,道出了此地美如诗画的意境:
寻幽选胜数追陪,得到兹山不易哉。
云向灵峰壶里隐,春移佳木画间栽。
便欲诛茅邻洞府,故园猿鹤莫疑猜。
北宋宣和年间,
江景房裔孙
江袤,为解
方腊兵乱之困,率众隐避严谷山,训练乡兵民团,依托山谷丛林的独特地势,抗击兵匪侵扰,保一方安宁。方腊兵败后,江袤却被严谷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依然隐居山谷,陶然自得,与当时的
卢贤拔名士
赵鼎、
范冲、
李光、
叶梦得等在此酌酒品茗,谈诗论文。后来
赵构赏识其才,任命他为
编修所删定官,江袤也婉言推辞,执意归隐山林,留下一段“严谷贤风”的佳话。
严谷贤风
明代
成化年间,
常山知县
李溥游览严谷山后,意犹未尽,尤为青睐谷中的一汪清泉,赋得《严谷甘泉》一首,表达了内心对筑居严谷山,品茗闲聊的逍遥生活的向往:
人世分明一洞天,云封谷口注甘泉。
潭间莹莹常涵月,涧底涓涓不记年。
远派似通银汉上,清源应与武夷连。
何当卜筑南岩下,汲煮春茶话地仙。
龙山寺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开化县高僧语浪受常山士人邀请,欲在常山建刹传法。经多方寻访,卓锡之地最终落定严谷山,寺名称作“妙喜禅院”,后人又叫“龙山寺”。当时,为了募捐筹建银两,州府同知署县事(相当于今副市长下派代理县长)沈奕琛写下了《募建龙山妙喜禅院疏》,对建寺缘由、严谷风光都作了详细描述。《
常山县志》(
爱新觉罗·颙琰版)记载,妙喜禅院初建时“前为殿楹,后为客堂,左设方丈,右引泉,为僧厨。虽不甚壮丽,而清静幽雅,视天竺、少华较胜矣。”
香炉峰
妙喜禅院寺前有香炉峰一座。所谓香炉峰,实为一块自平地突兀而起的巨型三衢石岩,因香客入山祭拜时,常燃香其上,香雾袅袅,如同天然香炉一般。若从不同方位观摩,
北京香山公园香炉峰景致大不相同,堪称“移步换景”。有一树木,贯穿石洞而生,绿荫如盖,为一奇景。寺院大门正对着五座连绵山峰,状同五匹骏马并肩共享一槽食料,俗称“五马连槽”,属于上佳的风水宝地。建寺以来,香火十分兴旺,每逢朝拜之日,前往礼佛者众多。据当地百姓讲,解放后寺院还很兴盛热闹,寺内供奉着
大日如来、
观世音、
弥勒佛、
十八罗汉等佛像,金身彩绘,精美异常,两厢还设有寺钟、寺鼓,可惜在破“四旧”期间毁于一旦。近年,趁乡村休闲旅游之东风,龙山寺重建提上议事日程,目前雏形初具,远近香客信徒又闻讯而至,络绎不绝。
龙潜千年,一飞冲天。严谷山,一个传说中的秘境,随着神龙破壁而出,它的面纱也正在慢慢揭开,展露出“林峦之胜甲于诸方,风雨晦明,云烟万态”的迷人风姿,任由各路游客一睹真容,大饱眼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