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坡镇,
河南省禹州市东南部。隶属于
许昌市禹州市,地处禹州市东南部,东隔
颍河与根涧乡相望,南与
襄城县汾陈镇相邻,西与
小吕乡相接,北与
褚河镇毗邻。面积71.8平方千米,人口6.4万人(2006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3千米,镇区常住人口920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71600人。
下辖35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289个村民小组。范坡镇的农业经济有四大优势,即烟叶生产优势、红薯资源优势、生态农业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范坡镇的特产是
粉条。
历史沿革
政治沿革
范坡明朝时期属黄村都;
清代时期分属礼临里、川里;民国分属朱城镇、大吕镇;
1948年解放属许西县宋庄区;
1949年改属禹县第八区;
1950年属牛堂区;
1955年,范坡为中共第一区委会;
1956年,成立范坡中心乡;
1958年范坡归属褚河东风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范坡分为四个小公社,分别为范坡公社、娄庄公社、黄岗公社、宋庄公社;
1962年范坡合并四个小公社,被定为范坡区;
1968年撤范坡区,改为范坡人民公社,辖32个生产大队;
1984年范坡人民公社改为范坡乡,辖32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经禹县人民政府批准,闫庄村分为闫庄、孔娄、蜜蜂王、邵庄四个村民委员会,自此,范坡乡辖35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范坡乡正式撤乡建镇,更名为范坡镇,辖35个村民委员会。
历史
明朝,属钧州(禹州、钧平府)黄村都。
民国元年(1912年),分属禹县朱城镇、大吕镇。
1949年,划归禹县第八区。
1950年,改属禹县牛堂区。
1955年,为中共禹县第一区委会。
1956年,成立禹县范坡中心乡。
1958年,属禹县东风公社(褚河)。
1961年,分为范坡、娄庄、黄岗、宋庄4个小公社。
1962年,合并为范坡区。
1968年,改为范坡公社。
1984年,改乡。
2011年4月,撤乡建镇。
地理环境
乡镇概况
范坡镇位于东经11329’22”--11335’57”,北纬3400’29”--3405’58”。地处禹州市东南部,东与
许昌市隔
颍河相望,南邻
襄城县汾陈镇,西与
小吕乡相接,北接
褚河镇。2011年底,辖区总人口69256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9200人。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占98.80%。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3千米,总面积68.61平方千米。
人民政府驻范坡村钧阳大道096号,电话区号0374,邮政编码461676。
位置境域
范坡镇地处禹州市东南部,东隔颍河与根涧乡相望,南与襄城县汾陈乡相邻,西与小吕乡相接,北与褚河镇毗邻。区域面积71.8平方千米。
气候
范坡镇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四季气候变化经济发展 2006年,范坡乡社会总产值为7.3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为4.1亿元,农业总产值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012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2元,人均占有粮食560公斤,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8729人,全年带回工资性收入9300万元。范坡乡的农业经济有四大优势,即烟叶生产优势、红薯资源优势、生态农业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范坡乡素有“金叶之乡”的美誉,烟叶生产位居“全国第二,
河南省第一”,常年烟叶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烟叶生产实现了“品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被河南省和
许昌市定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2006年,全乡收购烟叶176万公斤,优质烟比例为46.8%,公斤均价10.81元,烟农总收入1903万元,完成烟叶
产品税418万元;“三粉
加工业”形成了“一小、一大、一中”的生产态势,全年种植红薯4—5万亩,经过深加工后,农民年总收入4000—5000万元。
水分
范坡镇境内河道属
淮河,流域面积31.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颍河沿镇境东部流过,途经朱集、郭庄、魏庄、谭陈、李楼、前柴、董庄7个村,境内长8千米。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8年,下辖32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下辖32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闫庄村分为闫庄、孔娄、蜜蜂王、邵庄4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下辖35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范坡镇辖范坡、山王、箕阿、彭庄、刘店、姚召寺、娄庄、娄东、张朋九、圈刘、
钧阳宫、翟徐闫、翟村闫、蜜蜂王、邵庄、闫庄、孔娄、张刘、岗娄、新前、岗吴、董庄、下坡、前柴、李楼、谭陈、火龙庙宋、魏庄、李庄、孔陈、朱集、郭庄、后营、曹徐、黄岗3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89个村民小组。
范坡镇辖35个行政村,91年自然村。35个村民委员会分别为:范坡村、山王村、箕阿村、彭庄村、刘店村、姚召寺村、娄庄村、娄东村、张朋九村、圈刘村、钧阳宫村、翟徐闫村、翟村闫村、蜜蜂王村、邵庄村、闫庄村、孔娄村、张刘村、岗娄村、新前村、岗吴村、董庄村、下坡村、前柴村、李楼村、谭陈村、火龙庙宋村、魏庄村、李庄村、孔陈村、朱集村、郭庄村、后营村、曹徐村、黄岗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范坡镇下辖3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范坡村钧阳大道096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范坡镇辖区总人口69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71人,城镇化率2.6%,另有流动人口236人。总人口中,男性34719人,占50.1%;女性34881人,占49.9%;14岁以下13069人,占18.9%;15~64岁49411人,占71.3%;65岁以上6820人,占9.8%。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68468人,占98.8%。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7.9%。
截至2018年末,范坡镇户籍人口7160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范坡镇财政总收入2142万元,比上年增长0.6%。从各主要税种看,增值税98万元,烟叶产品税1301万元,企业所得税53万元,营业税261万元,资源税400万元,
个人所得税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9%、4.7%、0.6%、12.9%、5.2%、2%;人均财政收入309元,比上年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7691元。
2018年,范坡镇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4个。
第一产业
农业
2011年,范坡镇农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6.2%;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5305吨,人均654
千克。其中小麦17670吨,玉米16220吨,红薯1141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0.3万吨,烟叶
种植业总收入5900万元。红薯种植“三粉加工”产业,为农民创收达1.5亿元。
范坡镇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1万头,年末存栏1.6万头;羊饲养量2.2万只,年末存栏1.4万只;家禽饲养量23.5万羽,上市家禽22万羽。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5%。2011年,建设绿化通道12条,开发山地片林和河滩片林460亩,林木覆盖率达42%。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67台。
第二产业
工业
2011年末,范坡镇形成以
渔业装备、纺织、铸造、建材、档发、
食品加工、制鞋、石墨地堪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9.1%;各类工业企业98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5家,年总产值4.8亿元,增加值达1.8亿元。
第三产业
商业
2011年,范坡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有12个村民委员会开设有集贸市场,固定商户1600多户,流动摊点520个,从业人员5880多人。
金融
2011年,范坡镇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开设了营业点,2011年末,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179万元。
文化
风俗特产
范坡镇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活折,是禹州传统的名特产品,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禹州粉条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深受人们喜爱。纯红薯
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范坡镇境内有古墓群、古寨、古民宅、古建筑等文物166处,保存完好的古代书院2所。
交通
范坡镇境内有
郑尧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6千米,双向6车道。有县乡级公路2条,总长30千米,其中古城——范坡线境内长16千米,黄榆店——黄岗线境内长14千米。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范坡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320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12所,在校生3540人,专任教师29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120人,专任教师8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范坡镇教育经费达153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15万元,财政性教育基本投资120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范坡镇有民间文艺团体16个,主要从事戏曲、
器乐、舞狮、舞龙、秧歌、
腰鼓等演出。文化大院14个。创办
河南省唯一一家农民书画协会,会员228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8人。
2011年末,范坡镇有体育场16个,老年健身场所6个。每年举办1次农民体育运动会,参加队员138人。广播体操、健身舞蹈、太极拳等体育项目普及。45.7%的农村安装有体育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8%。
2011年末,范坡镇有电视转播站1个,有4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广播电视普及率达98.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范坡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镇卫生院床位2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0.3张;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
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7人,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20人、注册护士0.0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958人次。住院手术36台次,出院病人775人次。
2011年,范坡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1.7/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0123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范坡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户,人数30人,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52户,人数2491人,支出213.4万元,比上年增长29.4%;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50人,支出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36人,支出66.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11人次;农村临时救济1400人次,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1万元。便民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912人,参加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6477人,达96%。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范坡镇有邮政网点35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0千米,投递点186个,乡村通邮率100%;年收发信件2.5万封,包裹320件。电信企业2家,固定电话用户2130户,移动电话用户3.8万户。在宋庄、黄岗、下坡、前柴、孔娄5个村建设有程控机房,移动电信基站12座,信号覆盖率100%,宽带接入用户达2230户。
2011年末,范坡镇镇区道路总长度5.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3.3万平方米。桥梁2座,总长度10米。
2011年末,范坡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均为100%。
2011年,范坡镇镇区有公园2个,总面积1.3公顷,绿地面积0.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0.2公顷,绿化覆盖率20%,人均绿地1.1平方米。
范坡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北距许禹公路7千米,西距郑平公路6千米。2006年,范坡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经过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坚持营造“生态范坡、绿色范坡”的指导思想,实施了植树造林的“六大工程”建设,栽树115万株,五条“绿色通道”和经济林绿意盎然,高标准实现了平原林网达标,并得到了省市验收组的高度评价。范坡乡还从规范公路交通安全入手,按照公路交通安全的要求,对辖区公路进行了安全标志划分和涂刷;专门组织街道、公路清洁工,每天对分包路段和辖区做到及时清扫,达到了清理一处,净化一片的良好的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社会事业
2009年,范坡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城乡环境整治活动结合起来,着力开创小城镇建设工作新局面。
为切实搞好城乡环境创建工作,范坡镇把小城镇建设创建工作摆到重要工作日程,并把街道和公路整治纳入重点治理工作范围,以创建文明街道、文明辖区、文明商户为突破口,着力搞好环境整治工作。对此,该镇成立了由房建、司法、工商等部门为成员的综合整治工作组,并抽调人员组成了以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为核心力量的服务帮扶组,按照门店“三包”要求,在范坡乡各街道、门店,进行专项门前治理。该镇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深入各门店、摊点,进行政策宣传教育,同时,对乱停、乱放、乱占的违规个人进行重点整顿和治理,着力打破门外经营的传统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