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初名为“鲁甸中学”,位于县城文屏东路,占地69亩。1959年
鲁甸县与
昭通市并县,改名为“昭通第四中学”;1962年昭鲁再度分县,仍称“鲁甸中学”;1974年鲁甸二中建立,始称“鲁甸县第一中学”。2021年11月12日,该校入选第二届
云南省文明校园候选公示名单。
发展历史
刚建校时,学校仅有6名教职工(最高学历为中师),1个初中班,60名学生。经过近50年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本科47人,专科66人;高职22人,中职49人),在校生2615人(
高中19个班1465人,初中14个班1150人)形成颇具规模的二级完中,并被连续评为县市两级“文明学校”。教学设施有近期建成的综合教学大楼1幢,
建筑面积5736平方米,计35个教室及8个大型厅室,1幢综合实验楼并装备语音室、微机室等先进
多媒体教室,2幢教学楼改造的男女公寓可入住800名学生。运动场地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4个,健身房1间。该校在鲁甸教育史上创造过许多骄人业绩,考入
清华大学等全国一二类重点院校20多所的学生上千人次。现在伴随时代改革大潮,一中在一个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锐意改革,端正师德师风,显示了蓬勃生机。面对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势头,广大教职工踌躇满志,决心奋发努力,再创辉煌。
学校现状
鲁甸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6年,至今已五十一年整。五十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鲁甸县第一中学于1995年被评定为二级二等
完全中学,2002年被评定为
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田径)试点学校,2006年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现占地65亩,在县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了却了50多年来的夙愿——改建了鲁甸一中新校门。现有综合教学大楼一幢,
建筑面积5736平方米(配有
多媒体教室、体操室、图书室、阅览室各一间);有实验楼一幢,配有语音室一间、微机室一间、实验室4个;有男女生宿舍各一幢,可住800余人;有足球场一个、篮球场四个。至2007年秋季学期,已有教职工159人(研究生1人、本科81人、专科35人、高职24人、中职39人);教学班42个(
高中25个班、初中17个班),在校学生2992人。
2005年以来,学校依照外强管理,内练素质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师是第一资源,管理是第一要务,质量是第一生命”的办学方向,强化行政班子建设,重行业作风转变,以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有条有序深入进行,学文献,写心得,并展开自查自纠,从而与学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明确努力方向,有力推动了学校工作的进展。
在教职工中弘扬四种精神: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突出实效的实干精神。强化三种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服务学生意识。将“敬业乐群”定为校训,以激励广大教职工恪忠职守、进取奉献的热情和顾全大局的团队意识。学习期间,学校还拟定了“师德师风规范”10条和“行胜于言”教范准则,要求教职工认真对照检查。通过学习教育,整顿作风,从教风气为之一改,为促进一中教学管理与发展培养选就了一支业务精良,师德师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2006年,通过借鉴外地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和存在的问题,酝酿编制出了110页的《质量管理手册》,并印发到每一个教职工手中,作为自己的执教和行为规范准则。也就是鲁一中每个教职工的施教大法和纲领及一切工作的指针和依据。
在教学管理上以优化学校资源分配为核心,实现了教研组与
年级组分离;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继续实施“青蓝工程”,确立了“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以
高中教育为主体,协调平衡初中义务教育的办学方向,取得了不错的办学效果。
2005年高考上线率为29.30%;2006年高考上线率为45%;2007高考上线率为60.1%。
在保证义务教育各项要求的基础上,2005年中考全县排名第八,2006年中考全县排名第四,2007年中考全县排名第二。
以上所述是鲁一中2005年以来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概况,可以概括为“德治、法治、才治”的全方位强化过程,其中又引入不少新观念,新做法,凸显了他的创新发展的特色。全部工作又可概括为“学校管理、校本建设、校本培训”的校本建构。其作风是:高标准、严要求,身体力行,欲人为之,已先行之。因而时间短,见效快。
由于以上工作的出色表现,鲁甸一中被评为2005年禁毒先进单位,2007年高考受到了市教育局表彰。书记柏文刚在“保先”中评为县级先进共产党员;刘平苍校长被评为省级校本培训先进工作者及“四五”普法先进个人,马永健老师被评为2007年市级优秀高中教师,受到了市教育局表彰。
今天只是明天的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是鲁甸一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