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祥
长春应化所所长
王利祥,男,1984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同年9月考取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王佛松院士,1989年12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分配到长春应化所工作。
1993年12月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研究员。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分别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和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从事访问研究工作。现任长春应化所所长、功能高分子研究室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联合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7年当选吉林省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科研工作
王利祥同志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光电活性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工作。在聚苯胺的合成、结构表征
和本征态加工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明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提出了聚苯胺的氧化还原结构形式与掺杂行为的关系;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聚苯胺自支撑膜。
首次在德国合成出聚苯胺/聚苯硫醚交替共聚物,被美国英国学术杂志评述为应用化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在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提出了发光中心/传输单元一体化的合成概念,并运用能量传递机制制备出系列高发光效率的PPV类聚合物,发展了提高发光效率的手段,提出了改善器件稳定性的材料改进措施。
学术成绩
王利祥同志已发表学术论文42篇,被国内外引用100余篇次,取得发明专利1项。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并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现正在承担中科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等研究项目。
主要荣誉
1996 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1997 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2 年,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
2004 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兼任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高分子学报》和《应用化学》杂志编委。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委员、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承担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25410,29992530);
科技部“973”(2002CB613401,2002CB613402, 2002CB613404)
“863”(2002AA313090 )项目
学生培养
毕业研究生 1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9人,硕士研究生 3人。
在学研究生 20 人,其中博士 12 人,硕士 8人。
研究领域
研究兴趣集中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PLED)、高分子化学荧光传感器和高分子太阳能电池
1.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重点发展单核和多核金属有机化学荧光和磷光配位化合物。目前已开发出比经典单核8-羟基喹啉铝具有更高电致荧光效率和电子迁移率的双核8-羟基啉铝配合物;发现含混合配体的单核 Cu (I)配合物具有高达59%的固态荧光量子效率,且没有明显的浓度灭效应,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在105 cd/m2 亮度下电流效率达 10.5 cd/A 的 绿光OLEDs器件。
(2)为了提高OLEDs器件性能,开展了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空穴注入和传输材料的研究。以咔唑二苯胺为基本构造单元,设计和合成了系列具有优异形态稳定性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相应器件效率和经典空穴传输材料NPB相当。这些材料优异的形态稳定性有利于长寿命OLEDs制备。
2.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1)开发出可用于制备单层PLEDs器件的双极发光高分子,包括PPV、PAF类共聚物,含三芳胺、苯基取代咔唑和恶二唑/三唑(oxadiazole/triazole)单元的聚喹啉,两次得到美国核心期刊评述。
(2)基于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的物理思想,发展出系列分子分散型高分子发光材料,其电致发光性能具有国际可比性。例如:蓝光高分子的色坐标为(CIE) (0.14, 0.20),电流效率为3.0 cd/A;绿光高分子的色坐标为(CIE)(0.31, 0.58),电流效率为8.0 cd/A;红光高分子的色坐标为(CIE)(0.14, 0.20),电流效率为1.5 cd/A。
(3)提出了单一高分子产生白光的新途径。通过在蓝光高分子中化学键合高效荧光染料,设计和合成了稳定、高效和色纯度好的白光高分子。白色PLEDs的电流效率达4.0 cd/A,色坐标为CIE (0.32, 0.36), 而且色坐标基本不随驱动电压而改变。代表性论文 1. Novel thermally stable 蓝色light-emitting polymer containing N,N,N,N-tetraphenyl-phenylenediamine units and its intramolecular 能量 transfer, Chem. Mater., 2002, 14, 4484.
2. Oxadiazole-containing material with intense blue phosphorescence emission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ppl. Phys. Lett., 2002, 81, 4.
3. Highly selective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silver(I) ion based on amplifi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conjugated polyquinoline, Macromolecules, 2002, 35, 7169.
4. Turn-On”Conjugated Polymer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氟化物 Iron, Macromolecules, 2003, 36,2584.
5. Oxadiazole-Functionalized (III) β-Diketonate Complex for Efficient 红色 Electroluminescence, Chem. Mater., 2003, 15,1935.
6. A dinuclear aluminum 8-hydroxyquinoline complex with high electron mobility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 82,1296.
7. Highly Efficient Green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Cu(I) Complex, Adv. Mater., 2004, 16, 432.
8.Novel Core-shell Structure Hole-Transporting Molecules Based on 咔唑 as Building Block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J. Mater. Chem., 2004, 14, 895.
9.A Modified Wittig Polycondensation to High-trans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PPV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4, 45, 3823.
10.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Polyfluorene chemically doped with 1,8-Naphthalimide Moieties, Appl. Phys. Lett., 2004, 85, 2172.
目录
概述
科研工作
学术成绩
主要荣誉
社会兼职
承担课题
学生培养
研究领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