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图,是指反映
中原地区及东亚国家古代疆域的地图,对于研究当时的地理、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地图发展历史悠久,大致经历了原始地图、传统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原始地图是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简单地图,尚未脱离图画和神话传说。
晋朝时期的
裴秀提出了“制图六体”的理论,随后进入传统制图阶段。明朝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引入了新的
地图投影和经纬测量技术。清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和三角测量,推动了中国地图学的新发展。
“舆”意为疆域,“舆地图”即疆域图。
刘彻时期,《舆地图》开始出现在史籍记载中,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关于国家地域的概念。这一概念对后世的自然地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代舆地沿革图》是由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
杨守敬主持编纂的,于光绪四年至
宣统三年(1878—1911年)分别在上海、湖北两地递次刊行。题名《
历代舆地图》,图集共分358卷,45个图组,分装为34册。首为《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70幅,概略表示历朝各代境域大势,实际就是总图。其余各册自
春秋战国迄明代,按朝代先后顺序,依次列为春秋列国图、战国疆域图、赢秦郡县图、
西汉地理图、续汉郡国图、三国疆域图、
晋朝地理图、东晋疆域图、二赵疆域图、四燕疆域图、三秦疆域图、五凉疆域图、
后蜀夏疆域图、
刘宋州郡图、
南齐州郡图、萧梁疆域图、陈疆域图、
北魏地形志图、北齐疆域图、
西魏疆域图、
北周疆域图、隋地理志图、唐地理志图、
后梁并十国图、
后唐并七国图、后晋并七国图、
后汉并六国图、
后周并七国图、宋地理志图、辽地理志图、金地理志图、元地理志图、明地理志图。每一个朝代按同一
比例尺绘制成一幅大图,平均分割为数十方块,以一块为一幅(页),由北而南,由东至西,表现了各州(路、省等)及相邻区域,一州(路、省等)往往分见于数幅,详细展示了各朝代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山河大势等地理要素。其中
隋朝以前各幅地图多附有序、表或札记等。
《杨子器跋舆地图》是一幅明代疆域政区地图,反映了明代
中原地区的政治地理状况。该图采用中国传统制图方法,详细描绘了当时的行政建制和地理特征。地图内容丰富,科学性较强,同时也是一件艺术珍品。它的绘法和内容对后世地图绘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日本京都栗棘庵保存有一幅宋代拓本《舆地图》,该图展示了宋代的行政区划和地理特征。图中包含的信息显示,它可能是
南宋赵禥年间的作品。这张地图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文化交流的见证。
《山海舆地图》,又名《
坤舆全图》,1584年由
利玛窦制作并印行,介绍天下有五大洲:亚细亚、欧罗巴、利未亚、亚墨利加、墨瓦腊泥加,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明朝宫廷艺人在1608年摹绘了12份,现存版本被
南京博物院收藏。该图使用了三种主要颜色区分不同区域,并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