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切利园,(英语Bletchley Park),又称X电台(英语StationX),是一座位于英格兰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布莱切利镇内的宅第。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莱切利园曾经是
女王陛下政府进行密码解读的主要地方,
轴心国的密码与密码文件,如恩尼格玛密码机等,一般都会送到那里进行解码。
内容简介
帮助盟军
自恩尼格玛密码机被破解后,布莱切利园所收集到的军事情报一概被代号为ULTRA;尽管现今有部份人对这
些情报的功用提出质疑,但普遍认为,ULTRA除帮助了盟军外,还提早结束战争。
布莱切利园已为一所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
文化影响
有关布莱切利园的事迹在1999年结集成一辑名叫《X电台》的纪录片。纪录片播出后,再度使布莱切利园引起广泛的注意。布莱切利园的事迹亦曾被写成小说,至2001年更搬上了电影银幕。
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曾有一套名叫《小屋33号》的
情景喜剧,故事设定在布莱切利园发生。
历史介绍
早期历史
根据末日审判书在1086年的纪录,布莱切利园所处的土地原属于伊顿庄园的一部份。在1711年,布朗·韦利斯(Browne Willis)曾在该地兴建了一所宅第,但托马斯·夏理逊(Thomas Harrison)在1793年置得该地产权后,宅第即被拆卸重建。经过多年以后,该地房产在1877年再易手予塞缪尔·列斯库姆·锡咸(Samuel Lipscombe Seckham),而布莱切利园一名也是自那时开始出现的。在1883年6月4日,担任金融家兼自由党下院议员的赫伯特·塞缪尔·里昂爵士(Sir Herbert Samuel Leon,1850年—1926年)购入了上址,并将原有在1870年代建成的农屋扩建成今日的模样。
布莱切利园是一幢揉合了维多利亚哥德式、都铎式和
荷兰巴洛克式的建筑;对于这种别具一格的设计,不少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访过那里,以及在那里工作的人士,都留下了茫然而困惑的印象。布莱切利园本身占地55英亩(22公顷),而整个庄园则共占地581英亩(235公顷)。里昂爵士与里昂爵士夫人相继在1926年和1937年逝世后,布莱切利园在1938年转售予发展商,发展商原准备将之夷为平地,以兴建大型屋苑。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海军上将休·辛克莱爵士(Admiral Sir Hugh Sinclair)却把土地买下。辛克莱爵士是
军情六处的首长,曾任海军情报科总监,也是政府密码学校的创办人。在购置布莱切利园前,他曾极力游说政府部门出资买下该房产,但是遭到了拒绝,最后辛克莱爵士自己掏了7,500镑买下布莱切利园。直到1991年布莱切利园再度面临清拆前夕,大众才知道政府并非拥有布莱切利园。
布莱切利园位于大学线(Varsity Line)沿线,大学线是一条原本连接
牛津大学和
剑桥大学的火车线。尽管今日大部份的大学线路段已经停用,但在昔日,布莱切利园正正凭借这种便利,使两所大学的解密专家都可以方便的云集那里。现时布莱切利园附近仍然有布莱切利火车站,它是
英国西岸的主要火车站,可通往伦敦。此外,布莱切利园邻近电话线以及通往伦敦的主要道路,这都是辛克莱爵士当初购买那里的主要考虑。
二战时期
就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波兰密码局曾向英国情报部门披露有关
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破解技术,而
女王陛下政府就是凭这些情报展开解读恩尼格玛密码机讯号的行动。在1939年8月15日,政府密码学校率先迁进了布莱切利园,其中学校的海军部、军事部和空军部均悉数占用了宅第的地面一层,而最顶层则被军情六处所占用。此外,宅第内又设置了电信部、电传打字机房、厨房与饭厅,以供所有职员使用。在迁入布莱切利园初期,由于预先构思好的木制小屋群尚未建成,所以工作人员都挤在宅第、马棚和旁边的农舍内生活。至于邻近的艾马斯寄宿男校校舍,则为政府密码学校的商业及外交部所征用。
在早期的时候,布莱切利园内的水塔曾被改建成无线电房,并取名为“X电台”。尽管这个名字后来被用作布莱切利园的别称,但事实上,基于
无线电房伸出很多长形的天线,所以该无线电房不久就迁离开布莱切利园,以免使整个基地引起外人怀疑。
布莱切利园在战时的工作,主要是把全国国地监听站所收集到来自
轴心国的数据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监听站收集到的初部数据会由情报员驾驶摩托车快速送到布莱切利园,而到后来,监听站更可直接以电传打字机直接传送数据。时至今日,布莱切利园最为人所知的“功绩”,就是它曾经成功解破了
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系统;但要说布莱切利园最伟大的成就,则或许是它曾破解德国的FISH高级电传打字机密码。
在布莱切利园透解密所得出的情报,一概被代号为“ULTRA”。这些情报很大程度上使盟军在
大西洋海战中成功击沉敌方多艘U-潜艇,也为
英国皇家海军在马塔角战役与北角战役奠下胜利的基石。
此外,自美国参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同意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让两国共享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有不少美国的密码学家到布莱切利园,与英方专家一同工作。当时英方专家主要负责
德国的密码,而美方专家则主要负责破解
日本所用的密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莱切利园只一次受到直接空袭。在1940年11月20日至21日,敌方在庄园上空投下了3枚炸弹。一般人认为,那3枚炸弹真正目标其实是附近的布莱切利火车站。在这3枚炸弹中,有一枚在宅第的传讯员入口对出一带爆炸,强烈的震动使旁边的小屋4号(属于学校的海军情报部)造成轻微移位。不过,由于这些小屋均建于砖块搭建的柱状物之上,所以
工程人员在把小屋移回原位的同时,室内的人仍可继续工作。
在布莱切利园以外,英政府亦曾在
肯尼亚启林迪尼(Kilindini)设立了同类的前线基地,专门破解
日本的密码。在一连串的解密行动,再加上运气,直至1945年8月,日本商船队因此共计损失了90%的船只。
密码分析
战时布莱切利园的解密工作一般都是由数学家和解密专家进行。其中,后世最为人所属悉的专家要算是艾伦·
艾伦·麦席森·图灵,图灵曾对战时的解密工作提供重大贡献。
自1943年开始,布莱切利园曾引入一套数码电子电脑,以解读
德国一套名为TUNNY的
电脑键盘密码系统。这套称为巨象的电脑由汤米·佛洛亚斯(Tommy Flowers)所设计,并由英国邮政局的邮政局研究站提供器材和承建。
在1945年1月,即解密行动达到高峰期的时候,曾有约9,000在布莱切利园工作,至于战时亦曾有多达10,000在那里工作。这些获招聘的人士一般都具备有独特的才能,比如说是国际象棋冠军、填字游戏专家、精通数国语言的人或数学界权威。当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布莱切利园当局曾以《
每日电讯报》的填字游戏作为面试测试,限令面试者要在12分钟内完成填字游戏。此外,该报社亦曾被要求举办填字游戏比赛,然后再招揽胜出者参与“一项特别的工作,为战事作出贡献”。
战后状况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布莱切利园内大部份器材与蓝图都被销毁。而尽管曾经有数以千计的人在那里参与解密工
作,但他们在战后都一直保持沉默,一直迟至1970年代,布莱切利园在战时的解密基地身份才真正为外界所揭露。在战后,布莱切利园曾为不同机构所占有,当中包括有英国电讯、
中国民用航空局和PACE(民用房地产物业顾问)。此外,直到1987年以前,政府通讯总部(GCHQ,即改组后的政府密码学校)仍在布莱切利园设有训练所。
在1991年,所有机构基本上已迁离布莱切利园,那里几近于空置状态。当时布莱切利园还随时被发展商重新发展,有夷为平地的风险。就在1992年2月10日,密尔顿凯恩斯自治市镇议会率先通过把布莱切利园划作保育地域。而3日后,即1992年2月13日,布莱切利园信托基金即告成立。信托基金设立后,布莱切利园就开始进行工程,改建成一座以解密专家与密码学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在1993年开始对外开放,至1994年7月,更获根德公爵殿下以主赞助人的身份,莅临博物馆主持正式开幕仪式。在1999年6月10日,信托基金与布莱切利园之拥有人达成协议,将该地的主要控制权交予信托基金。
布莱切利园信托基金是一个透过志愿者捐款而成立的组织,依赖公众的支持来营运。在2005年10月,美国富豪悉尼·法兰克(Sidney Frank)就曾捐出500,000
英镑予信托基金,以资助兴建一座纪念艾伦·图灵的科学中心。此外,现时博物馆还有不少热心人士专门修复战时的解密器械。
木制小屋
在战时,布莱切利园曾兴建了不少木制小屋,以作收集情报之用。这些小屋均以数字命名,而有趣的是,小屋内的工作,往往也以小屋的名称作为代号。木制小屋包括有:
小屋1号—最先于1939年兴建
小屋3号—情报用途,专门翻译和分析使用于陆军和空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系统
小屋4号—情报用途,专门分析使用于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系统
小屋6号—专门对使用于陆军和空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系统进行破译
小屋8号—专门对使用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系统进行破译
小屋10号—气象部门
小屋10号—首幢置有“炸弹”机(Bombe)的小屋
小屋10号—主要的电传打字机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