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爪龙类
兽脚亚目虚骨龙类的演化支
恐爪龙类,或恐爪龙下目(Deinonychosauria)是兽脚亚目虚骨龙类的演化支,存活于晚侏罗纪白垩纪。恐爪龙类是群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因为它们的第二脚趾类似弹簧刀而著名。在2010年代前,这个演化支通常分为两科:驰龙科伤齿龙科。但随后数个研究发现伤齿龙属科比·布莱恩特起驰龙科更接近鸟类,使得恐爪龙下目成为驰龙科的同义词而遭废弃。化石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包括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南美和南极洲,化石化的牙齿证实它们可能也栖息在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恐爪龙下目是群二足恐龙,以后肢行走、跑动。大部分兽脚亚目的后肢以三脚趾接触地面;而足迹化石显示,当恐爪龙类行走时,大部分恐爪龙类的第二脚趾向上后缩,只有第三、第四脚趾接处地面、承担身体重量。因此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是二趾型动物。第二脚趾具有大型、弯曲、镰刀状趾爪。真驰龙类的体型较大,它们的第二趾爪也更大、更为扁平。第一趾爪已演化成小型后趾,朝向身体内侧;而现代鸟类的后趾已朝向身体后方。
趾爪功能
恐爪龙类的最著名特征,是后脚第二脚趾有大型、大幅弯曲的镰刀状趾爪,当它们行走、跑动时,第二脚趾往上后缩、不接处地面。真驰龙类的跖骨变短,这是对应大型趾爪的演化特征。自从发现恐爪龙类化石后,关于第二趾爪的功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最初理论认为第二趾爪是类似刀片的砍伤用武器,恐爪龙类能使用强壮的第二趾爪来挖开猎物的身体;而恐爪龙的大腿较短,可能有大型肌肉、腱膜,可作出强壮动作,将趾爪刺入、划开猎物的身体。近年研究认为第二趾爪的外部包覆角质,边缘并不锐利,很难刺穿、划开猎物的身体。另一种理论是,第二趾爪可协助攀爬树干、大型猎物的身体。菲利普·曼宁(Phillip Manning)曾以现代鸟类与哺乳纲作为对照组,研究恐爪龙类的第二趾爪弯曲程度。根据研究结果,趾爪的弯曲程度,与该动物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趾爪大幅弯曲的动物,通常擅于攀爬;趾爪较笔直的动物,通常是在地面生存、活动的动物。研究认为恐爪龙类的第二趾爪弯曲程度,弯曲程度属于攀爬动物的范围。
另一项恐爪龙类趾爪研究,也认为第二趾爪无法作出有效的刺穿、划开猎物身体的动作,并提出第二趾爪有固定猎物功能的理论。这些研究比对不同恐爪龙类、现代鸟类的脚掌结构、趾爪形状。研究发现,许多掠食性现代鸟类也有大型第二趾爪,当它们猎食小型猎物时,会使用脚掌、趾爪将猎物固定在地面上,用体重施压于猎物,再用鸟喙吞食这些猎物。不只是掠食性鸟类,其他掠食动物猎食时,也会用趾爪紧握、固定小型猎物。研究发现恐爪龙的脚掌、脚趾应有大型腱膜,第一趾(后趾)偏向后方,这些特征很符合固定猎物功能的特征。研究推测,当恐爪龙等进阶型物种猎食时,可能会用第二趾爪攻击、固定猎物到地面上,然后头低下撕咬、吞食猎物,而尾巴具有平衡身体的功能。它们的牙齿后侧才有大型、钩状边缘,比较适合拔出猎物的肉体,而非撕裂。前肢有大型指爪。以上特征也支持固定猎物功能的理论。
某些原始驰龙科的第二趾爪,还没有演化成后期恐爪龙类的大型、镰刀状趾爪。它们的脚趾关节允许作出更灵活的动作,而后期恐爪龙类的第二脚趾趾能作出向上后缩、向下的动作。这有可能是它们以更小型动物为食,因此不用演化出大型趾爪、强壮脚掌以固定猎物。
发现足迹
2021年6月29日,中原地区古生物学家宣称,他们在贵州省赤水白垩纪夹关组地层中发现了一批兽脚类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兽脚类足迹是在贵州省的首次发现,其造迹者是著名的恐爪龙类恐龙。
分类
驰龙科是个高度多样化的演化支,包含某些著名的白垩纪掠食动物,例如:恐爪龙伶盗龙犹他盗龙属、以及名称来源的驰龙,此外还有小型、可滑翔飞行的物种,例如小盗龙驰龙科演化出不同演化支:长口鼻部的半鸟亚科、体型小的小盗龙类、体型较修长的伶盗龙亚科、以及体型健壮的驰龙亚科。驰龙科与伤齿龙科的差异在于,头颅骨与颌部关节等特征、第二趾爪较大、尾巴结构较不灵活。有理论认为,驰龙科的第二趾爪较大、大腿较短,显示它们有不同于伤齿龙科的生态位,它们可能是伏击式略食动物。某些驰龙类的足迹化石呈平行排列,显示它们可能以小群体集体行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趾爪功能
发现足迹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