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祭》是由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的
剧情,由
张暖忻执导,
李凤绪主演,
冯远征、松涛等人参加演出,于1985年在中国公映,2018年在第八届
北京国际电影节女性力量单元展映。
该片根据
张曼菱的中篇小说《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讲述了
汉族女知青
李纯来到云南傣乡插队,与那里的群众逐渐相识、相知,彼此建立深厚情感的故事。
剧情简介
文革期间,女知识青年李纯初到傣寨,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傣乡的风俗和傣家人的生活观念与她完全不同。她不会干傣家活,衣着也很破旧,与大家格格不入。寨子里美丽又傲慢的姑娘依波为此经常嘲弄她。渐渐地她也学会了像傣家人一样地生活。她用床单裁成筒裙,又戴上漂亮的
耳环,她好像变成了
傣族姑娘。乡亲们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房东一家细致入微地关怀她,依波也同她结成了好友。在赶集时,李纯和在邻寨插队的男知青任佳相识并逐渐成为要好的朋友。一次,在举寨欢庆丰收的晚宴上,房东家的大哥喝醉了酒,和任佳打了起来。
李纯这才发觉大哥深深地爱着自己,而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傣家人,不可能接受大哥的爱。最后,她只得离开这些忠厚善良的傣族乡亲,到一个山区小学去当教师。她走后,房东家90多岁的老奶奶因为思念她而去世了,她怀着思念和内疚的心情参加了老奶奶的葬礼。又过了一些年,李纯回城上了大学,但是,任佳和寨子里的乡亲们却在一次泥石流中罹难。
角色介绍
播出信息
上映信息
2021年12月17日至20日,《青春祭》在思明电影院演武分院(
厦门大学科艺中心)与中华电影院展映。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创作源起
20世纪80年代初,
张暖忻读了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女主人公的命运使她联想到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联想到和她一样在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历程。她当即就在脑海中构想出了影片的形式、叙述方法和内涵,感到这部小说很适合她,因为它既发掘了她这一代人多年来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又提供了一种很优美而独特的形式来表现这些感受和思考。小说的平淡、散乱,看似不适合用电影形式展现,但张认为这正是它的诱人之处。
创作理念
导演
张暖忻自电影《
沙鸥》起一直在探索电影纪实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到了拍摄《青春祭》时,她进一步认识到电影不仅仅是生活的再现,还应该是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抒发,所以在片中她着重把握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在镜头的运用上更接近生活,运用自然光,尽量追求自然光效;选用非职业演员,在结构上突破戏剧式的结构,反冲突。在尽最大可能探索电影纪实性的同时,她又有意识地把电影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她对青春、对文化的思考。对于剧本的内涵,张认为虽然剧本中描写了“美”,但这不是影片的终极目的,原始的、符合人类天性的傣文明与现代的、含有虚伪成分的汉文明之间的冲突构成了
李纯的悲剧。她希望能让观众从多个角度来感受不同的东西。
演员选择
1984年,
冯远征报考
北京电影学院,在参加专业考试的初试时,他的表现引起了考官
张暖忻的注意,一考完试,张导演马上约他到《远乡》剧组试戏(《青春祭》筹拍时名字叫《远乡》)。尽管和同样参加试镜的竞争者们相比,冯没有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也无电影表演经验,但张暖忻力排异议,决定由他扮演任佳。而女主人公的扮演者
李凤绪是因为性格腼腆、内向,外形清纯又带有一些淡淡的忧郁,所以被导演张暖忻相中。
按照导演的要求,摄影师在表现自然光时,尽量利用固有光源,尝试在夜景戏中直接用火塘、蜡烛、火把进行照明,使画面中的光源既是镜头表现的对象,又是照明的工具。画面色彩去掉绿色调,虽然
云南省地处
热带,绿色是当地的主要特色,但是导演认为绿色会显得俗气,所以摄影师用各种方式淡化画面中的绿色,把单一的绿色变成不同色调,以追求一种区别于其它影片的色彩构造。根据剧本散文式的结构,摄制组确定了多变的色彩结构,选择了泥土石流的灰、送葬的红、竹楼里的橙褐、雾中的青灰、夕阳的橙红,再通过每场戏的
色调转换与环境、服装、道具的选择让这些色彩形成统一的整体。
虽然该片是实景拍摄,但为了体现角色内心的真实,美术师对环境进行了一些改造。在设计灵堂一场时,为了体现李纯的成长和她对傣家母亲的爱,体现老奶奶一生中内心的纯净,美术师将竹壁涂成淡淡的
玉米皮色,同时将极道地布喷了一层灰色,让李纯身穿黑衣跪在画面中心。在拍摄李纯和任佳在缅寺的场景时,为了表现几年的农村生活使他们变得壮实而性格成熟,美术师将所有垂缦及柱子刷了一层冷灰色,将一座寺神鼓置于前景,试图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的虚境融为一体。
片中出现数次的水井,是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在其原有位置上重新搭建的并加工制作而成的,为了达到剧情要求的真实,美术组将搭好的井台再破坏掉,从井壁的
浮雕到井台边生长出的小草等进行加工,还将十几里外的几根黑心树枕木拉来,放置于井台下。
张暖忻导演在开拍前就设想了在结尾部分需要有一首插曲,她想用一种不同以往的城市化音乐,打破当时
邓丽君对内地歌曲的影响,也打破当时革命歌曲对城市音乐的影响。负责影片音乐创作的
刘索拉便用百老汇歌曲的形式为顾城的诗《安慰》谱了曲,完成了影片的插曲《
青青的野葡萄》。
幕后花絮
• 片中的一半角色是由傣寨老乡扮演的。
•
冯远征在业余表演班学习时看了张暖忻执导的《
沙鸥》,他当时就希望自己的第一部戏能跟张导演拍,还和朋友畅谈他不但要当张导演的片子的男主角,而且男主角一定要死,因为他认为这样观众才能印象深刻。他的这些理想都在《青春祭》里实现了。
• 在拍摄期间,冯远征和
李凤绪都需要参加高考,经张导演协调,他俩在云南参加了文化课考试。
• 冯远征在拍戏的同时还在复习功课备战高考,这引起剧组的非议,
张暖忻严肃地提醒他拍戏不能三心二意,冯接受导演的意见,每天除了拍戏就是揣摩剧本,每场戏都想出多个方案供导演挑选。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以景色抒情,以潜在的内涵型刻划人物,把
傣族原始古朴的文化和现代青年的思想情愫结合起来。既强调了主观性的抒情色彩,又能为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所理解。片中所采用的手法是充分运用造型空间所带来的情绪空间的变化,使每个画面富有内涵性。该片强有力的造型结构的视觉规律为导演所掌握,连音乐的造型也是既古朴又有现代感,它不太强调旋律的完整,只是一种情绪的感觉,一种朴素的民族风味和美的交响,带给观众心理上的感应。(
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
韩尚义评)
该片把虚与实、梦幻与现实、主观虚灵性与客观实在性辩证性统一在一起,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似的,始终弥漫着主人公的也是导演的如梦似幻的主观感受。这种幽远的“虚灵”韵味的获得,是影片编导别具匠心地追求流畅的个人表现的结果,是独辟蹊径地采用了避实就虚,化实为虚,,若实若虚的艺术手法所结出来的一种别有风味的艺术果实。(《
文艺报》编审、作家何孔
周评)
负面评价
该片因为想概括的问题太杂,又理得不够顺,有失落了整体之嫌。如果影片把涉足的思考领域收缩一下,从不同层次开掘其意义,似能达到更佳的深度上的“多义”效果。本来作为一部“表现派”影片,如能始终以人物情感贯穿全片,诗的主旋律时时以重复再现加以推进,当会更为感人。但是,由于导演偏爱古朴美丽的大自然和傣家奇异多姿的风俗,而忽略了某些镜头中人的心理含义,使得贯穿影片的主旋律时有淹没在其它美妙而游离的变调中,留下了美中不足。
该片出于“诗电影”表现形式的需要,为了追求诗的形态和意境,在影片后半部分,由纪实性手法发展为非纪实性的主观艺术抒发,如灵堂、葬礼两场戏中,编导用意是通过“效果间离”造成一种审美气氛,使观众进入审美高潮,但是由于没有情绪发展作铺垫,镜头组接又太跳,使观众刚“入乎其中”又被迫“出乎其外”,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这几场戏的艺术魅力。(《
电影新作》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