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刘索拉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开始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85年,刘索拉发表首部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小说”的开篇之作,随后又创作了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另有音乐专辑《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等。其作品《你别无选择》曾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1955年,刘索拉出生于北京,父亲是革命将领刘景范,
伯父是中国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刘志丹,母亲李建彤喜欢音乐,刘索拉的名字即取自音律。刘索拉5岁开始学习钢琴,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渡过了其小学生涯,童年时期的刘索拉在较为宽松的艺术氛围中成长,接触过了古典音乐知识,接触过中国民歌,也接触过西方
歌剧,还学过唱京戏,练过形体。
1966年,刘索拉的家庭发生变故,其母
李建彤创作的小说《刘志丹》引发巨大政治风波,导致刘景范和李建彤夫妻相继被查并遭到关押。随后,刘索拉被送往保姆处生活。因缺少父母管束,刘索拉也由此变得叛逆,常与家庭发生类似变故的伙伴一起游玩。
1977年,刘索拉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期间,刘索拉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大学毕业后,刘索拉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
1985年,刘索拉发表了处女作《你别无选择》,这部中篇小说作品被《人民文学》当做破格之作,放在1985年3月刊在开篇位置,随后迅速在中国文学圈传播开来,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小说”的开篇之作,并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刘索拉又陆续发表了中篇小说《蓝天绿海》(1985年)、《
寻找歌王》(1986年)。并于1986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刘索拉以作家、作曲家的身份,受美国新闻总署的邀请,成为国际访问学者;同年,刘索拉回到中国,成为北京作协的合同作家。不过,刘索拉作为“职业作家”的时间并不长,1987年底,刘索拉把小说《蓝天绿海》改编成
摇滚歌剧的总谱当做创作成果递交后,离开北京作协。
1988年后,刘索拉先是前往
英国,定居伦敦,而后又转赴美国学习蓝调和
爵士乐,陆续推出了《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等音乐作品。其中,《蓝调在东方》被音乐杂志Billboard作为焦点聚光唱片推出,称其为“一种新流派的酝酿”,曾入选《英美新世界音乐》排行榜前10名。《中国拼贴》则引发了先锋音乐界的关注。
1997年,刘索拉在纽约成立“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并创立了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其乐队作品混合了
民俗音乐、
艺术摇滚爵士乐及新音乐的风格,先后在1999年北京爵士音乐节,2000年北京首图音乐厅民族器乐“爵士”即兴音乐会等活动上演出。
2002年,刘索拉在北京
798艺术区开设了工作室,工作重心转向新民乐创作。2003年,刘索拉带着乐队以美国
摇滚爵士乐家和中国民乐家的联合形式在
德国新音响现代音乐节演出,引发德国媒体的关注。此后,刘索拉将乐队完全转为民乐队,于2005年编剧并参演了电影《
无穷动》,于2006年创作了大型室内
歌剧《惊梦》,以编剧、作曲、总导演及领演的身份完成了该歌剧在德国的上演。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刘索拉还以德国世界文化大厦世界顾问组成员的身份,策划了“反叛者音乐家系列音乐会”“你别无选择”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7届音乐会等,其中,“你别无选择”音乐会还发展成了德国现代室内乐团的世界巡演项目。2007年,刘索拉为电影《
十三棵泡桐》
配乐,同年,参加
丹麦环响音乐双年展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其作品《节奏的密码》由丹麦皇家音院打击乐团进行世界首演。
2009年,刘索拉集结了多年撰写的散文作品,推出散文作品集《
口红集》,重出文坛,作品话题涉及男女、音乐、时尚闲谈、游记散文等,其辛辣的观点引发读者争议。
2011年,刘索拉发表长篇小说《迷恋·咒》,该小说以音乐思维贯穿全书。此后,刘索拉在文学领域陷入沉寂,直至2022年,又推出了对话集《浪迹声涯》,同年,刘索拉创作了交响舞曲《大圣传奇》。
刘索拉早期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出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淡出文坛,转向音乐后,更多的作品是在展示音乐创作、美学观念以及东西方艺术文化碰撞的不同瞬间。
刘索拉与音乐家
瞿小松有过一段婚姻,两人是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级的同学,刘索拉的成名小说《
你别无选择》就是以他们的大学生活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不过这段婚姻最终因两人的个性不合,于1987年以失败告终。
20世纪80年代末,刘索拉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认识了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阿克巴。在经历了多年的相处后,刘索拉和阿克巴于1997年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