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祥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张增祥,男,1963年3月生于河北省。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至今。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所党委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博士生导师,再生资源遥感应用技术研究室主任。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9.09-1983.07,北京大学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毕业,理学学士
1983.09-1985.12,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理学硕士
科研工作经历
198512-201204,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工作
研究生培养
已完成培养和协助培养硕士9名、博士21名和博士后1名,正在培养的硕士生2名和博士生8名。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研究,科研工作涉及国家科技攻关、“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和部委合作项目等30余项。在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土地覆盖、土地退化、城市扩展、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海岸带资源环境监测等遥感应用领域,持续开展全数字信息提取与集成方法、数据库更新技术、资源环境综合分析等研究,负责组织并完成了时间序列的中国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壤侵蚀数据库、城市扩展数据库和1:25万比例尺土地覆盖数据库、生态环境综合背景数据库、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纠正遥感影像库等的建设和更新。这些数据库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资源环境的时空特点,已经成为相关领域规划、管理和研究等重要的科学数据基础。
科研项目情况
1996-200年,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研究”的第一课题。
1999-2001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合作项目。
1999-2002年,国土环境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理论技术预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首批启动的18个院级知识创新重大项目之一。
2002-2006年,土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定量提取与评价技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34“生态安全相关要素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之一。
2007-2009年,中国土地覆盖遥感监测与制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组成部分。
2007-2010年,水土保持调节功能时空数据集成与分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生态恢复重建的综合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发”第4课题“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化的空地一体化监测评估技术研发”组成部分。
2007-2011年,耕地资源和耕地产粮能力监测与预警,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项目的第一课题。
2010-2014年,中国LUCC时空过程与驱动机制分析,973项目“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相关第一课题第二专题。
获奖及荣誉
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院、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和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以及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1992年10月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1993年“中国科学院(京区)杰出青年”和1993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获得者,1997年12月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2001年8月获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称号,是同时获得的 “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的主要成员。
代表论著
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土壤侵蚀、城市扩展、土地覆盖以及自然灾害等遥感应用领域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220余篇,主编和参加了《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西藏日喀则地区土地资源》、《西藏自治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中国城市扩展遥感监测》、《中国土地覆盖遥感监测》、《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和《中国土地覆盖遥感监测图集》等多部专著的撰写。
《西藏自治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宇航出版社,1998年01月,张增祥等著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04月,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张树文李秀彬等著
《中国城市扩展遥感监测》,星球地图出版社,2006年09月,张增祥等著
中国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星球地图出版社,2010年05月,张增祥等著
《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2012年08月,张增祥、赵晓丽、汪萧等编制
《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星球地图出版社,2012年09月,张增祥、赵晓丽、汪萧等著
参考资料
张增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4-04-1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经历
研究生培养
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情况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