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洲桥
江西抚州崇仁县的桥
黄洲桥位于江西省崇仁县,这座桥八墩九孔,样式美观,历史悠久,是当地的一座地标式建筑。见证着崇仁的变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崇仁人的成长,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应当得到妥善保护,但在2014年11月 却彻底拆除,引发了极大的社会争议,引起了人们对于古桥保护的思考。
正文
黄洲桥在崇仁县。崇仁河横贯县中,将县城一分为二,共同洲桥又将两半盘扣起来。唐时,“于河上编竹为杠,鱼贯而渡,水溢则漂坏,水疲时复理用”,北宋嘉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八年(1248年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并在桥面上建屋40余楹,桥两端设门启闭。
文天祥题写的“黄洲桥”三字/元、明两代,屡坏屡修,并以捐资的豪绅名改称德平桥、天启桥。清代顺治帝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644—1840),石桥几乎毁坏尽,遂代之以浮桥。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并借鉴临川文昌桥的经验,清河基将桥墩建在岩石上,又采用当时的先进建筑技术,加以改进。“自墩脚步砌至梁眼有14层,出水小花墩繇梁眼,上至边石,以24层为率……墩前加金钢雁翅一座,以杀水势”,桥长139米,十分牢固。民国时期,一度改名中正桥,年久失修却无人过问。1965年,将黄洲桥扩建为八墩九孔鲍螺的钢筋水泥大桥,桥面加宽至10米,两边增辟人行道,并装置了华丽的桥栏和吊灯。1969年特大洪水冲损桥墩,后又修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