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彦,1977年出生于
上海市原
南市区(今
黄浦区)童年时代喜欢玩耍‘蛇虫百脚’,邻居都说她不像个女孩子。龚彦母亲当时在中国画院任教,但却并没有把家教的重心放在培养龚彦对艺术的认知上,龚彦对绘画也没有多大的感官兴趣。
人物生平
龚彦7岁时的一次经历彻底改变了这位顽皮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让这个只对鼻涕虫感兴趣的女孩有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刚刚搬进新房子,我突然对音乐有了很强烈的求知欲,而在以前的临时房很难让人对音乐有什么认识,但是住在新房子隔壁的是个音乐学院的老师,每天会从她家里传出美妙音符。一天我忍不住走到她门口去听,也许是发出了一些声音,让主人察觉了,我正靠在门上等待下一曲的开始,她却猛地一开门,我一下摔倒在地上,我以为会挨骂,但是她慈祥地对我微笑。于是,她成了我的钢琴老师,就此我开始接触艺术。”
母亲的影响到了龚彦读初中时才表露出,她开始以绘画作为业余的修炼课程。这时,她已经摒弃了又苦又累的钢琴学习。素描等基础课程一开始给龚彦的视觉冲击非常直接和深远,不久之后,一味地画同样的东西使她丧失了信心和耐心。但是,当她开始接触色彩构成时,一种心血来潮油然而生,“我当时感觉到,绘画将会伴随我一生。”虽然这有点像姑娘被突如其来的爱情冲昏头脑的感觉,但是龚彦从那一天开始执著地热爱上了绘画。
龚彦顺利地从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附中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理所当然地选择了
国画作为主攻方向:“母亲是搞国画的,但是她却没有给我任何选择的压力,只是我自认为对国画的认识实在是肤浅,所以毅然地选择了这一专业——最枯燥、最有标准的专业。 ”在大学里,龚彦刻苦学习,但发觉中国的艺术教授过于有板有眼,“严谨但不活泼,自己所有的个性都被磨光和压制。但是 我觉得这是自己热爱的事业,所以老师说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我一直觉得那总是正确的。所以在学校我是个很听话的好学生,并且想在读完本科后读研,毕业后做一个大学绘画教师。”说起当年的梦想,龚彦有些忍不住笑,也许是想到当年的天真,也许是怀念当年对于老师们崇拜的那种感觉。
看到并了解到更多国外的绘画艺术教学模式以及艺术家的生存状况之后,龚彦发觉她对自己热爱的事业还知之甚少。
2000年,她决定飞赴法国巴黎——全世界艺术家的集散地,进入法国高等国立美术学院攻读硕士。之后,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给龚彦带来了许多苦恼:双方艺术理解有着巨大的差别,自己的艺术成就似乎被否定(看到身边很多人被完全否定更为心酸),对于自己国家的优秀作品居然不能作一个小小的归类和汇总。龚彦说道:“这种被否定的感觉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如果处理得好,将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只有独自悲伤以至于被淘汰。”龚彦显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退,她继续海绵式地拾遗补缺,在良好 的
中国画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色彩艳丽的长处,探索现代视觉造型奥妙。
艺术成就
2002年,她在
法兰西学院素描比赛获奖,获奖作品也曾参加了同年的
上海市双年展。
2004年,她的一幅作品被
法国PERNODRICARD公司收藏。
2004年6月底,久负盛名的法国凡·高
中国艺术节,在PONTOISE市凡·高故居AUVERS-SUR-OISE(奥威尔 )古城堡开幕,凡·高艺术节是“中法文化交流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上海籍的旅法装置、现代艺术家龚彦在该艺术节期间举办个人艺术展。这位上海姑娘充满活力且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一亮相就引起了法国圈内外人士的关注。来到法国时,还是一个满怀憧憬、带着年少时童话梦想的龚彦踏上远赴
巴黎的征程时,她并没有更多地考虑今后会发生 什么。不通语言、不识风情、不合混杂,一切都没有标准、没有稳定、完全否决。但是一本画夹、一叠画纸、一套画笔,承载 着她所有的梦想。而现在,这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女子已经是载誉而归的新星。带着欣喜和激动,她向我们述说自己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此次龚彦办个展的作品主题为“通话时间即将结束”,主要体现了
上海市和巴黎两个不同时空给艺术家带来的种种思绪和稍纵即逝的灵光闪现。她对一件名为《远方》的作品这样说道:“每次用电话卡给家人打电话,当电话中响起‘您的通话时 间还剩一分钟’时,我脑海里刹时空白。此时此刻,太多的话要表述,太多的情感要抒发,我想抓住这最后的时间,但是,从 何说起,选择什么先说……数秒钟之间,茫然一片,只剩那份对远方牵挂的心在电话这端默默颤动……于是,我把平日点滴的 心绪留在一个个信封上,等时间在某个恰当的时机继续放飞……这些'躺'在透明信封中的生活小速写 不仅是寄给在9000公里外的另一个我,也是寄给所有曾经同路的过客……”
龚彦所创作的作品中还有一件名为《声音的风景》,这是一组用中国青花薄瓷烧成的CD。龚彦这么解释:“如果说声音是瞬间的,那么艺术家希望把远古的回音在今日播放,把逝去的记忆停留在当下。”龚彦充满现代气息、别具风格的艺术 作品在这次展览中与古色古香、神秘莫测的奥威尔古城堡形成了美妙的结合。
艺术评论家们认为龚彦的作品保留了中国艺术的许多优秀传统,同时又非常注重吸收其他国家的艺术精华以及现代新潮的表现手法。
相关专访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我们这里谈博物馆,与从gallery 这个概念出来的美术馆有区别,博物馆主要还是强调收藏,而不只是说在这个空间里做展览,展览完就算了。您怎么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命名和它的定位?
龚彦(以下简称“龚”):这个名字很像现在很多人喜欢的算命,并不是父母真的喜欢叫这个名字,算个八卦,这个可能不错,就叫这个名字吧。所以对它的个性和未来不一定有一个很明确的反映。可能我们很快就进入博物馆这条线路里面,但是从我们内心来说,更希望它叫“艺术中心”,就是会更轻松自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加入。博物馆对我们来说是有硬伤的,比如说,我们没有藏品。博物馆最基本的必须有藏品,博物嘛!但是因为馆是新馆,慢慢地在建立收藏。我们一年大约有四千万的运营基金,一年里面能募集到这点也不错啦!最初的时候,我们馆是不明朗的,展览都没做呢!
艺:这个资金规模也还不错。
龚:这是两个馆(
上海美术馆和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起筹到的。这个基金也是两个馆一块用,而且主要用于收藏。财政拨款有一部分,但是很少很少。我们目前财政预算主要是用来满足人员预算等硬性收入,而专项基金则主要用来满足展览的需要,我们第一年由于有双年展的大型活动,由于这个专项活动的预算支持,我们第一年的差额比较小,大约几百万,这个也可以通过基金运作弥补,当然之后会有运营压力。
艺:博物馆现在的架构是怎样的?理事会、艺委会、基金会的情况能不能介绍一下?
龚:就是三位一体。我们努力的方向是,理事会办馆,政府是支持或者是托底,学术委员会进行学术判断,一个专业的团队来管理运营。你很难说我们是百分之百的公立,因为我们只是依托政府,这样对学术建设是最好的。现在我们馆的性质还是不明的,没有法人。这跟
上海美术馆是不一样的,它的前身是上海美术馆,用的是上海美术馆的法人。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属于文广局下面的。我们现在要单独去批一个什么证啊,没有。有的时候,会碰到很多不便利,不过也蛮好,逼着我们去寻找第三条路。我们这么大一个体量,完全往民营发展是不可能的。资金和体量要同时考虑。现在是先有体量,再考虑运营。所以,政府托底、理事会办馆是最好的方式。到时候也会有大量的社会基金,也会有免税的资格,因为我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会有配套的政策返还给企业。国内基金会所有的优惠都能享受到。
艺:这种方式会不会促使国内形成一种专业美术馆的机制?这是一个西方相对成熟的美术馆办理模式,我们又必须和国内的体制相结合。您提到的现实的情况下,目前对美术馆建设最关键的是什么?
龚:最关键的不一定是体制,因为这个不是想要就有。我们也要先迈出一步,还是要建立一个自己的核心价值。比如,我们为什么愿意在一个性质不明的团队里工作,大家的认知得落实,其实是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这是第一步,有了第一步才能找其他东西去配套,比如政府,特别是社会的资金。上次在民营美术馆论坛,我听到很多是抱怨说:我需要政策。这个真的很难,而且这个呼吁已经若干年了,跟不上。哪怕现在国外文化机制非常的完善,文化方面的财政预算也一直在缩减。经济不好,首先缩减的就是文化教育这一块。在中国,当代艺术刚起步,属于青春期,建立核心价值是最重要的。我们相对民营美术馆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起码不用太为生计去考虑。
艺:目前馆藏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龚:很少,跟经费有关。虽然我们筹到了这个金额,但是使用方法我们还没有确定下来。目前在二十件之内吧,主要是双年展的收藏。
艺:艺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哪些?
龚:第一届我们希望是十一个人,我们希望有一个更有效的配备。十一人里,三位是我们馆里面的人,因为要明确告诉别人馆的定位,包括政府需要什么。其他的除了策展人、艺术史专家,我们还加入了建筑师,这在以前的艺委会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直以来,空间和视觉是隔离的。对空间的认识是展览成功的一半因素。以前我们看到双年展当中有些什么问题啊,表面看上去是一种野性,如果你的野性和空间能形成一种很好的结合,就可以很好地呈现,不然你只看到野性,看到求多求全。建筑这块是缺失的,这不仅是我们双年展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内整个艺术圈、
美术教育知识结构上的问题,所以
张永和也加入了我们的艺委会。同时,我们也强调
亚洲性。说
上海市,大家都觉得是国际性的,总觉得跟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和亚洲就更没有关系了。这次我们也考虑加入一些
印度的学者。这个还在确认当中。还有
栗宪庭、
丁乙,丁乙做艺术家的代表,Tate Modern 的馆长作为博物馆的代表。Tate Modern 跟我们的地理位置特别相像,江边,发电厂。Chris 是
比利时人,也是艺术家,他更能了解艺术家需要什么,再和他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以前通常是以行政化的方式管理博物馆,互相之间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引发误会或者是暴力的解决方法都不太好。
艺:那么对于美术馆的团队建设有什么计划?人员构成及其背景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龚:我们目前的人员主要还是以筹建办阶段的人员留用为主,主要是国内的相关专业背景人员为主。当然接下来我们会试图再引进一些有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员,会考虑有海外背景的人士,但是需要有国内的工作经历,这样能够接地气。至于团队,我觉得六十人左右的规模比较合适,既能够满足运营的需要,也可以避免过多的人事问题。目前在团队建设中,我们的专业学术人员力量相对较强,运营和经营团队则需要较大的加强。
艺:您是从艺术家的身份转到杂志主编,又转到馆长,给我们的感觉是您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不太一样的东西,怎么看待您最新的这份事业呢?
龚:我觉得人的背景就像你小时候觉得身上有一块很难看的胎记,你很想摆脱它。出国后,可以重新看到你自己,我从小都想走出那个树荫。我不要我的影子。至于新的工作,我觉得美术馆建设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一种核心价值,目前很多人都愿意把美术馆做成一个可言说的东西,有个说法,对上、对下、对公众、对媒体,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把美术馆建设成一个可感知的东西,这是美术馆唯一的出路,最早美术馆就是一个“好奇盒”,一个可以自己把玩的东西,我更希望能够回到那个状态,一种贴近生活的可感知的状态,美术馆就是一种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