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访谈节目
《平安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重点栏目。该栏目深入贯彻“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讲话精神,以一个月为跨度,以新闻报道、专题片、演播室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频道、多栏目接力式参与,对全国平安建设进行总结和梳理。
法治建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把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要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以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坚持以推动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方向,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司法问题为重点,深化司法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
2013年将推进劳教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等四项重点工作,全力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矛盾突发多发,亟需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目标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和民众的需要。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二者紧密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平安是诉求、是理想;法治是现实的任务,是行动。”
“法治”一直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坚持的路径和方向。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机关,无疑肩负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实践者重任。
新中国成立之初劳教制度的设立对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但这项制度发展至今出现了不少问题。
湖南省上访妈妈唐慧和重庆市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劳教案事件让舆论再次聚焦劳教制度改革。
出现这些问题的最大争议是劳教实施过程中实施机关对劳教权的随意扩大。对缠访闹访上访人员、特别是对现行劳教决定不涉及的人进行劳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此次政法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意味着这一制度的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
在改进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会议还提出了要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即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其中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被认为是会议释放的新信号。
近几年,瓮安事件、“躲猫猫”、“钓鱼执法”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公权力对待民意所持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只有倾听民意并接受民意,才能实现民意得到尊重,公权力机关得到信任的“双赢”。
网络问政、新浪微博问政、公开征求意见……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部门开始探索保持民意的畅通表达、接受公众监督的渠道和方法。
央视栏目
《平安中国》以平安建设为宣传主题,重点宣传基层基础的平安建设和政法综治部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以生动的形式、实在的表达广泛深入地宣传全国各地的平安建设,彰显平安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 《平安中国》主题宣传活动的推出,时机适当。全面宣传各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理念和做法,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对各级政府“创建平安保增长、改善民生促和谐”的信心。同时,以一线人物、专题故事、心理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节目形态,吸引不同层面的观众理解平安建设,并为平安建设建言献策,形成对社会公众更广泛的发动,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公益活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减灾工作。“十一五”时期我国成功应对了5·12汶川地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大范围秋冬春连旱、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营造防灾减灾文化,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响应灾害防御的倡导,中国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了2012年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和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得到了国家减灾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动画学会伊春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次系列活动采用动漫文艺等创意形式普及和提高每个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防灾减灾意识,号召他们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减灾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它可以促使人类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这种以动漫带动国民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寓教娱乐方式也是我国防灾教育模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做出贡献,让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事业中来!
平安大使
2004年,积极乐观的卡通形象“乐乐熊”诞生了。它是由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所创造出的新一代卡通形象。他在电视屏幕上讲述了一个个美好动听的故事,结识了一群好朋友,通过伙伴之间的团结互助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快乐的真谛传递给了小朋友们。在短短四年中,“乐乐熊”共出演了4部百集以上的动画片,并屡获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大奖。2008年,“乐乐熊”更是走出国门,与外国小伙伴们交起了朋友。他还在2009年出演舞台剧,进一步获得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深受小朋友们青睐的“乐乐熊”于2010年开始正式参与到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中。中国地震局、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和享弘影视联合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少儿防灾动画系列片《乐乐熊之米拉历险记》将大量的地震常识以及防灾救助的方法,以大众喜爱的动画形式进行演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环生,适合向大众推广和普及地震知识,特别易于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理解。“乐乐熊”在这部影片中担起了对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担,演绎了一个面对灾难,勇于担当的小英雄形象。
2012年2月27日上午,“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国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和重庆享弘影视股份公司共同承办,是为2012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特别筹划的科普宣传活动,目的是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制定的防灾减灾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为了营建“平安中国”,实现“今天的准备,为了明天生命的延续”的目的,中国地震局特别授予卡通形象“乐乐熊”为宣传防灾减灾文化的“平安大使”,以广大民众和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传播防灾知识、普及防灾技能,培养民众面对灾难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意识,提高他们自救与互救的安全技能,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防灾减灾系列动漫科普书籍的出版和“农村书屋”捐赠活动、以漫画、flash动漫作品和微电影为展现形式体现防灾减灾内容及宣传防灾减灾文化的动漫影视创意大赛、中国第一部具有防灾文化启蒙意义和内涵的动画电影、观影主题征文和小学生实地普及防灾教育等活动。
随着自然灾难的频繁发生,“平安中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向往。本次“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拉开了中国“减灾文化”的大幕,活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号召全民参与防灾减灾事业。
作为“平安大使”的乐乐熊,参与此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形象生动的把地震知识,还有防震减灾的方法,教给广大的小朋友们。
28日,刚刚被“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授予“平安大使”称号的卡通人物“乐乐熊”就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教小朋友们演唱防灾歌谣。
“乐乐熊”一进幼儿园,就被小朋友们包围了,有的小朋友拉着“熊掌”问好,有的小朋友伸着小胳膊使劲去报“熊腰”。“乐乐熊”告诉小朋友:“别光顾玩呀,我是来教大家唱防灾歌谣的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自然有什么灾害么?”有说下大雨的,有说刮大风的,还有的说地震,小朋友们回答可踊跃了。杯子,筷子手指抠嗓子。脏物吐了一池子,快去医院吊瓶子。”
“地震只有十几秒,平房拔腿向外跑。楼房躲在小房间,厕所厨房桌子角。暖气木床衣柜边,近水远火很重要。”
食物中毒疼肚子,先喝盐水一
“防护眼镜遮住眼,纱巾蒙住头和脸,室内门窗要关严。”
一段段防灾歌谣,小朋友们很快就学会了。
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教学主任李天舒说:“防灾歌谣的形式很新颖,寓教于乐,给孩子们进行防灾的启蒙教育很有必要。”
该活动策划关介绍说:“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已经启动,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科技部、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作为主办、支持单位,高度重视对广大少年儿童的防灾减灾教育,此次活动中,将以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喜爱的形式贯穿其中,30集动画电视片《乐乐熊生存大冒险》将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陆续播出。
2012年,刚刚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平安大使”称号的“乐乐熊”将“触电”大屏幕,领衔主演中国第一部灾难动画片《今天·明天》,化身平安使者,继续探索防震减灾的秘密!与此同时,“乐乐熊”防灾系列动画片《生存大冒险》也将登陆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全国少儿频道与小朋友们见面,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的安全技能!
动画电影《今天明天》将于2012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前后在全国上映,希望小朋友们都走进影院,和乐乐熊一起点燃明天的生命之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法治建设
央视栏目
公益活动
平安大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