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城湖紧邻九江市区西郊,涉及
柴桑区、
瑞昌市及经开区等3县(市、区)。入湖河流主要为长河和发源于湖区南部的大岷山的坡面河流,总集水面积99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8.01亿立方米。湖东隔八赛隔堤与
八里湖相邻,南毗
博阳河,北隔永安堤与长江相邻,西与
赤湖相依,包括大、小城门湖,牧湖、长港湖、雪湖、船头湖等16个湖泊。
赛城湖属于河迹洼地湖,由赛湖、长港湖、大城门湖等子湖组成,各子湖间多有低矮堤坝相隔,冬季枯水期各子湖形成独立水域。水深0.5-1.0m,夏季丰水期各子湖彼此通成形成统一大湖。湖泊形态极不规则,湖底淤泥深厚,水位17.5m,长14.0km,最大宽6.5km,平均宽4.38km。原有面积84.56平方公里,围垦后现有面积61.3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4米,平均水深2.24米。湖区属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一月平均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9.7℃,七月平均气温29.0℃,极端最高气温42.0℃。积水面积960.9平方公里,补给系数15.7。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
降水补给,入湖河流位于西南、南部,均为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其中以长河最大,长76.0km。次为蚂蚁河、乌石河和蔡桥河等。出湖河道位于湖的东北部,建有赛城湖闸。河水北排
长江,当长江水位高于湖水位时,亦可启闸引江水入湖。湖泊
渔业生产原以天然捕捞为主,60年代后,养殖生产逐步得到发展。养殖方式以围栏为主,放养种类主要是、草、鲤、鲢、等,此外还放养
抱卵蟹。
作为九江市郊的一个内湖,距著名的候鸟越冬地
鄱阳湖约20公里。近年来,来赛城湖越冬的各类候鸟超过1万只,其中更有
白鹤、
小天鹅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九江
有关部门更是成立了赛城湖越冬候鸟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站,对在当地越冬候鸟进行保护。
1957年12月,
江西省直属机关、大中院校500余名干部、知识分子响应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省人民政府“
上山下乡”的号召,与500余名解放军转业军官一道于赛城湖边创办“国营沙河—赛湖农林牧渔综合垦殖场”,隶属省农垦厅,
柴桑区代管。1960年8月,改隶省水产厅,时以所在地域“赛湖”、“城门湖”二湖首字和毗邻
九江市城区之义改名为“国营赛城湖综合垦殖场”。 1968年9月,下放九江县管理。1982年9月,改称“国营九江县赛城湖水产养殖场”(同挂“国营九江县赛城湖综合垦殖场”牌),为政企合一单位。2007年4月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
市人民政府响应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将赛城湖场所辖的陆地纳入沿江开发板块,并于2009年3月将其中12个分场划归九江开发区,成立“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赛城湖垦殖场”;水产分场、城门分场大湖共56000亩水面和赛城湖大堤继续归属
柴桑区。辖区面积6200亩,
户籍人口6102人。
赛城湖历史悠久,本名“鹤问湖”,由湖畔一座古村庄——鹤问塞而得名,“鹤问湖”被使用了一千七百多年,1958年才被“赛城湖”代替。“鹤问湖”传说颇多,其中“
陶侃葬母”最为出名,据《九江府志》记载:“鹤问湖在府城西一十五里。世传晋陶侃择地葬母至此,遇异人云:‘前有牛眠处可葬’。言毕,化鹤而去,因名。陶侃母亲湛氏是历史上少有的几位贤母之一。她和
孟母仉姓、岳母姚氏齐名,“截发延宾”、“封鮓责子”的故事传为佳话。此外,湖面风景优美,
康熙,
九江府通判(三把手)
江皋(字在眉安徽桐城人)于某年初春,率二三僚属前往鹤问湖踏青,写下《过鹤问湖》诗。诗云:鹤问湖边草乍青,马蹄冲湿雨初停。村烟过午深联屋,野水当春远上汀;雁落残沙飞欲倦,鸥眠芳渚梦难醒。渔人隔岁移家去,白昼双扉傍岸扃。1981年5月,
江西省文物普查在
柴桑区搞试点。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对赛湖村(即鹤问赛)属境七里湖滩古城遗址及附近塞口、塞墩、
玉兔山的古墓葬群作了全面调查,采集和征集到大量文物、标本,肯定了古城遗址的位置,定名为“六朝寻
阳城遗址”,并认为其曾为县、郡、州所。古城东西两面都是面积万亩以上的湖泊,东边湖明代叫陶家湖,现名七里湖(也有叫
八里湖);西边湖叫鹤问湖(即赛城湖),两湖由谧水沟通。古时只有两条早道出人,
东北地区方向至谧城;南道至
庐山脚下连接释道。运输依赖舟揖,战争凭借船舰、六朝时是介于建康与
荆州市之间的
长江水道上的重镇,为
中国兵家必争之地。此外有学者认为,
三国柴桑城,即“六朝寻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