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嘴鸥属共有三个物种,是体型大小似燕鸥样的水鸟。特征为下嘴长于上嘴,嘴端侧扁呈薄刀形。
大嘴𫛭橙红色或前端黑色,顶冠色深,上体
褐色或黑色,下体、次级飞羽横纹、尾上覆羽及尾均白。亚成鸟褐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两翼甚长;尾较短,凹形;脚非常短小,具微蹼,爪小而尖利。两性相似,雌体稍小。
出现于大型河流、湖泊、沼泽、
海湾、河口、
潟湖、泥滩、
海滩、贝壳海岸,荒岛和海滨等湿润地区。最常见于
淡水区,特别是在繁殖季节。繁殖群落在岛屿或沙砾上,筑巢在沙石、盐沼垫和疏浚废弃物上。
性群居。在黄昏和夜间活动,飞行敏捷和快速,但并不很强健,在水面飞行中双脚悬于水上,以刀状下嘴“耕犁”水面觅取食物。鸟儿在水面上飞得很低,随着鱼喙打开,下颌骨在水中掠过,以此方式觅食。当遇到一条鱼时,它向下移动下颌骨,然后抬起上颌骨并用头部的动作将其扣住。聚小群觅食,经常与燕鸥混群。叫声粗大如咆哮,求偶时鸣声轻柔。具独特捕鱼技巧,飞行快而低,下嘴伸入水面。
繁殖季节主要在3-5月。集群营巢,有时多达40对聚集到一起繁殖,通常与燕鸥和其他鸟类一起繁殖。巢松散地分布在沙地的凹陷处,每窝产3-5枚卵,卵浅黄色或白色,有
褐色斑点和条纹。两性
亲鸟轮流孵卵,更多地倾向于在一天中较冷的时候孵卵,中午高温时交替频繁,并且经常在一天中较热的时候远离巢穴去觅食。据说孵化的成鸟常常用腹部半浸在潮湿的水口遮盖
鸟卵以保持适当的温度。曾经观察到一只印度剪嘴鸥在巢中抬起自己的一条腿并浸到旁边的小河里降温。雏鸟留巢性,体被绒羽,两性亲鸟均育雏。孵化需要21-26天,而羽化的时间通常需要28天左右。因为雄鸟的平均体型更大,所以它们需要31天的时间才能离巢。雌鸟平均在3岁左右达到性成熟。发现的最小的繁殖雌鸟是11个月大。雄鸟往往在4岁左右达到性成熟。
印度剪嘴鸥曾经广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河流以及
缅甸和
澜沧江-湄公河的河流系统中。
老挝,
柬埔寨和
越南的记录主要来自19世纪。该物种主要分布在
印度和
巴基斯坦境内,估计约为6,000-10,000只。它们受到
栖息地丧失、退化、碎片化、污染和人类干扰的威胁。
黑剪嘴鸥曾一度被大肆捕杀,几乎灭绝。
尼日尔河沿岸的栖息地使这些鸟类很容易受到人类的干扰,包括施工、娱乐水活动、捕鱼、捕蟹、取土和疏浚。此外,与许多鸟类一样,黑剪嘴鸥也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杀虫剂的存在会导致卵壳变薄,而其他污染物也会导致卵壳变薄。
尼日尔共和国也存在石油污染和较高的金属污染问题。
非洲剪嘴鸥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上游地区的大坝建设已经淹没了一些地区并减少了下游流量,破坏了适宜的
栖息地。农业开垦也造成了许多河流的淤积,提高了河流水面并淹没了鸟类繁殖的岛屿。在一些地区,人们采集鸥卵,捕获成鸟作为食物,牛和增加的船只交通造成的干扰可能是严重的问题。水体污染、过度捕捞和引进
捕食性鱼类可能减少了食物供应。大规模喷洒
滴滴涕和一般水污染可能导致鱼类污染物的毒性生物累积,造成鸟类食物链的毒性而导致非洲剪嘴鸥数量下降。
印度剪嘴鸥(Rynchops albicollis),1838年由Swainson命名。体长40-43厘米,是大中型似燕鸥类水鸟。两性相似,雌体稍小。具橙红色的
大嘴𫛭,直长而尖,下嘴比上嘴长得多,嘴端侧扁呈薄刀形。顶冠色深,上体黑褐色、石板灰色或浅褐色。下体白色或近白色,后颈、次级飞羽横纹、尾上覆羽及尾均白。亚成鸟
褐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两翼特别尖长。尾较短,凹形;脚非常短小,具微蹼,爪小而尖利。
黑剪嘴鸥(Rynchops niger),1758年由
卡尔?冯?林奈命名。体长40-50厘米,翼展107-127厘米,体重212-447克。体羽颜色和形状方面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上体黑色,下体和前额白色。尾巴很短,上面布有白点。有一张亮红色或
橙色、尖端为黑色的
鸟喙,下喙比上喙长2-3厘米,
捕食时紧贴水面飞行,将下喙叉入水中分水从而将食物送入嘴中。脚亮红橙色,有蹼。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瞳孔和猫的瞳孔相似的鸟类,这一结构有助于保护眼睛。
非洲剪嘴鸥(Rynchops flavirostris),1816年由Vieillot命名。体长36-42厘米,体重111-204克,平均翼展106厘米、
雄性61-70毫米、
雌性51-62毫米。是大型燕鸥类,体型小于同属的印度剪嘴鸥和
黑剪嘴鸥。下喙长于上喙,
捕食时紧贴水面飞行,将下喙叉入水中分水从而将食物送入嘴中。上体自下眼眶以上至头顶和背部、双翼和尾巴是醒目的黑色,下体包括脸颊、胸腹部至臀部白色。 虹膜黑色,脚桔红色,
鸟喙桔红色,喙尖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