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生,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
复旦大学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中心秘书长(2008-),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0-2011)。
人物简介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斯坦福大学,2014-2015),
上海市曙光学者,晨光学者。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3-),国家司法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基地副主任(2013-),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3-),复旦大学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中心秘书长(2008-),《复旦法律评论》(创刊号)执行主编(2013-)。曾任
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0-2011)。
先后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项目与青年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6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在《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
中外法学》、“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等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1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代表性著作有:《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理解“刑事和解”》(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传统刑事责任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即版)。
获奖情况
获得第十二届
上海市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2014),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2014,排名第二);第十一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2012);第二届上海市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
广东省公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3,排名第二);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三等奖,2007);《中外法学》(2000-2007)优秀论文奖(2008,排名第二)等学术荣誉。入选
复旦大学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14)。
首批入选
上海市“晨光计划”(2007),首批入选中国法学创新网“新秀100”(2009),首批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2011),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2013)。
研究领域
刑法方法论,刑事和解,刑事习惯法
教育背景
2001 中山大学法学院 法学硕士
2005-20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博士后研究
2014-2015
斯坦福大学法学院 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职业经历
2007-2012 复旦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2012- 复旦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2010-2011
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13-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2013- 国家司法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基地副主任
2013- 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3- 《复旦法律评论》创刊号执行主编
2013- 《
复旦学报》、《
交大法学》等匿名审稿人
2008- 复旦大学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中心秘书长
个人专著
1.《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2.《理解“刑事和解”》,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传统刑事责任理论的反思与重构——以“刑事和解”为切入点的展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即版。
主要论文
CLSCI
1.《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责任理论》,《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刑法解释的另一种路径:以“合类型性”为中心》,《
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
3.“The Customary Law in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 Law: A Real and Powerful Role”, Vol.1,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Hart Publishing , Oxford, 2013.
4.《合分之道: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阶层关系》,《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
5.《司法观的“交战”:传统刑事司法对恢复性司法》,《中外法学》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6.《刑法上之“类推禁止”如何可能?——一个方法论上的悬疑》,《中外法学》2006年第4期。
7.《当代刑法实践中的习惯法——一种真实而有力的存在》,《
中外法学》2005年第1期。
8.《刑法视域中“类型化”方法的初步考察》,《中外法学》2002年第4期。
9.《“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安排与司法践行》,《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0.《作为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的习惯法——刑法视域下习惯法“违法性”判断机能之开辟》,《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
11.《作为间接法源的习惯法——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立法机能之开辟》,《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12.《系统论视野中的有组织犯罪》,《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
13.《法治国视野中的卧底侦查》,《
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14.《犯罪构成与刑事诉讼之证明:犯罪构成程序机能的初步拓展》,《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1期。
15.《刑事和解与传统诉讼体制之关系》,《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16.《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以“类型”建构为观察视角》,《
法商研究》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摘引。
17.《刑事制定法视域中的习惯法——一种被压制的知识形态》,《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18.《合流与分化——民、刑领域习惯法演进的比较观察》,《
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4期。
19.《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20.《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以正当性为基点的考察》,《
法学评论》2002年第6 期。
其余CSSCI
21.《犯罪观的“交锋”:刑事和解与传统犯罪理论》,《
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2.《刑法视域中“理性预期”的初步考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3.《刑法学上“类型观”的生成与展开:以构成要件理论的发展为脉络》,《复旦学报》2010年第5期。
24.《理性思辨、实证考察与举证分配——死刑遏制力的疑问及其澄清》,《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秋季卷。
25.《刑事政策与刑法的目的论解释》,《法学论坛》2013年第6期。
26.《报应、预防与恢复:刑事责任目标的反思与重构》,《
刑事法评论》第30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
27.《“类型”作为刑法上之独立思维形式——兼及概念思维的反思与定位》,载《刑事法评论》第2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犯罪论结构的另一种叙事——消极性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刑事法评论》第13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刑事和解:批评意见与初步回应》,《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1.《事后承诺与阻却犯罪成立》,《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4期。
32.《刑法体系化的三种思路——兼论“类型”的体系形成功能》,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33.《刑事解纷方式的历史轮回——以“刑事和解”为观察脉络》,载《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4.《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根基》,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12期。
35.《再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载《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36.《习惯法的刑事司法适用:举证与审查》,《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37.《再论经济犯罪的概念》,载《学术交流》2003年第10期。
38.《黑客现象及其法文化意蕴》,载《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基于类型思维的刑法解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1)
《刑法学》
《刑法学专题》
《法律诊所与模拟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