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八号卫星是首颗专门用于航天育种研究的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于2006年9日15时再我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主要用于航天育种试验和研究。
实践八号卫星是首颗专门用于航天育种研究的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2006年9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后,装载种子的卫星返回舱于2006年9月24日在四川遂宁成功回收,卫星仪器舱还进行了为期3天的空间科学留轨试验。
实践八号卫星是农业科研卫星,上装载了粮、棉、油、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类2000余份约215公斤农作物种子和菌种,搭载数量和种类是我国自1987年开展航天育种研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种子回收后,农业部将组织农业科研单位进行育种筛选,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异新品种,并进行推广。
卫星上还装载了用于探测空间环境辐射、微重力和
地磁场等空间环境要素的多项装置,将开展空间环境要素诱变育种的对比研究,获得的数据还将用于探索地面装置模拟空间环境因素的途径,研究各种空间环境因素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理。此外,
卫星还将进行其他多项搭载科学试验。这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今后一段时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对卫星进行跟踪、测控和轨道控制,并按计划实施回收。
种子在太空飞行时,在空间环境诱变作用下会产生变异,人们把有益变异加以选择利用,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这就是航天育种。我国的航天育种项目是由农业部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提出,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国防科工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着眼于提高我国的育种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自1987年以来,我国诱变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和新种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部门统计,近4年来,由航天育种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种已经累计推广850万亩,增产粮食3.4亿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5亿元。1987年8月5日,一批水稻和
青椒等农作物种子搭乘我国第9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首次实现太空之旅。
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实践八号”
卫星成功发射前,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特别是“十五”期间,航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小麦、棉花、番茄、青椒和芝麻等作物上诱变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和新种质,其中目前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有20多个,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的罕见突变材料。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研究员解京昌介绍说,实验涉及基础物理、
流体物理、燃烧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实验设备不回收,数据将通过下传和记录方式获得。“实践八号”由推进舱、返回舱和留轨舱三段组成,其中返回舱在太空飞行一段时间后,将返回地面。而留轨舱相当于一个中型卫星,无利用计划,因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将其发展为一个微重力实验平台。
曾担任多颗
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的
唐伯昶介绍,包括“实践八号”在内的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实现了七大技术飞跃:一是姿态控制精度的提高,使卫星姿态更稳;二是采用对流换热技术,使卫星内部温度控制误差仅为正负0.2
摄氏度;三是采用了与
神舟飞船一样的测控系统,天地通信更可靠顺畅;四是程序控制更先进,能够让卫星在太空中准确顺畅地进行各种动作;五是装载能力由过去的3吨左右提升到近4吨;六是采用锂电池作为主电源,持续供电的飞行能力由15天增至近一个月;七是轨道控制和返回指令更精确,回收落点误差大大缩小。
实践八号
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
唐伯昶透露,中国
返回式卫星将面向国内外“空间微重力实验”用户提供商业服务,全面迈向卫星商业应用市场。
“如果国内外用户提出需求,我们将有能力在3年内完成卫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并有能力连续发射。”唐伯昶说,很多尖端空间实验设备对卫星姿态、温度控制等提出了近乎苛刻的技术要求,我国返回式卫星则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