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决定天下的关键在于对天下大势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天下的安定或混乱。他认为,如果已经掌握了有利的形势却仍然导致了混乱,那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形势的缘故。他指出,形势有时可行有时不可行,这取决于遇到的变化和时机,因此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如果不这样做,形势可能会失去控制并且难以挽回。作者通过分析
项羽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认为项羽虽然具备夺取天下的条件,但由于未能把握住形势,最终未能成功。
作者还探讨了项羽在推翻
秦国统治后的政治决策,特别是关于义帝的问题。他认为,项羽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担心如何处理义帝这个角色。作者认为,义帝的存在对于项羽来说是一种威胁,因为他的势力足以支配其他诸侯,但如果他成为义帝的臣属,那么他就无法继续支配其他诸侯。这种矛盾的局面最终导致了义帝被杀害以及项羽的失败。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
范增的角色,认为他是
项羽的重要顾问。尽管范增曾建议项羽杀死
刘邦,但项羽并未采纳这一意见。然而,在建立义帝的问题上,作者认为范增并没有真正理解天下大势,因为他建议恢复楚国的宗室地位,而这实际上不利于项羽巩固自己的权力。作者引用了
张良的观点,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建立新的政权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