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楠(学名:
风吹楠属 amygdalina),又名埋央娘(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语),枯牛(云南西盟佤语),丝迷啰(云南澜沧拉语),霍而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荷斯菲木(
广东省),桃叶贺得木(云南
经济植物)。是
肉豆蔻科风吹楠属的植物。为热带常绿乔木,树高20多米,胸径80厘米以上,且生长较快,材质致密,是建筑、家具的优质用材。风吹楠还是特殊的油料树种,种子含有以碳十四为主的固体油,含油量高。作为经济树种发展前景很好。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5米,胸径20—40厘米,树皮灰白色,纵裂,分枝平展,小枝
褐色,圆柱形;从开始近无毛,无纵肋,具淡褐色卵形皮孔。
叶坚纸质,椭圆状
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2—18厘米,宽3.5-5.5(-7.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侧脉8—12对,表面略显,背面微隆起,第三次小脉不明显;叶柄长1.5-2(-2.5)厘米,宽1.5-2毫米,无毛。
雄花序腋生或从落叶的腋生出,圆锥状,长8—15厘米,近无毛,分叉稀疏,苞片披针形,被微绒毛,成熟时脱落,花几成簇,近平顶圆球形,与
花梗均无毛,近等长,约1—1.5毫米;花被2,通常3,稀4裂,无毛,
雄蕊聚合成平顶球形,柱有
短柄,花药10(12-15)枚。
雌花序通常着生老枝,长3—6厘米,无毛,花梗粗壮,长约1.5-2毫米,雌花球形,约与花梗等长或略短,花被裂片2,柱头在子房顶端近盘状,花柱缺,子房无柄,无毛。
果序长达10厘米;果成熟时卵圆形至椭圆形,长3—3.5(-4)厘米,径1.5—2.5厘米,橙黄色,先端具短喙,基部有时下延成短柄,花被片不存,果皮肉质,厚2-3毫米;假种皮橙红色。完全包被或有时仅顶端成极短的
覆瓦状条裂。种子卵形,淡红褐色,平滑,种皮脆
壳质,具纤细脉纹,有光泽;珠孔在中部以下。
花期8—10月,果期3—5月。
分布范围
产于
云南省(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至西部)、
广东省(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从
越南、
缅甸至印度东北部和
安达曼群岛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40-1200米的平坝疏林或山坡、沟谷的密林中。
栽培技术
采种与处理
果实进入成熟盛期而果皮尚未裂开时,上树采摘或敲打落地后捡拾。种子容易丧失发芽力,采集的果实应及时处理,忌堆沤,可摊放于通风阴凉处,果皮开裂后及时取出种子,并剥去假种皮,即得纯净种子。种子忌失水,不能日晒或干藏,含水率需保持在40%以上。短期贮运需拌湿润的锯木屑,贮藏期为3~5个月。由于种子富含油脂,容易酸败,最好随采随播。种子千粒重2750g。
育苗简介
选择低海拔的山谷或盆地的
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育苗。播种前清除杂草,施足基肥,整好圃地。在整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10厘米X5厘米点播,以带种壳播种为好,适当荫蔽,保持土壤湿度。种子无休眠习性,播后11-13天开始萌动,20天左右出土,6个月苗高可达40厘米。最好用容器育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延长造林季节。
定植介绍
种植选择水肥条件好的阳坡或半阳坡的肥沃、湿润的山地作为造林地。苗高30厘米时即可定植,造林时间以3-4月或8-10月为好,按行株距4米×5米,植穴深宽各60厘米,每穴栽苗1株。
抚育管理
新造林和成林都应进行抚育管理,每年培施肥,施肥以枯饼、农家肥为宜。投产后应进行适当的修枝整形,保持良好树体结构,以提高结实量。
采收介绍
果实成熟时,要合理采收,避免折断树枝。采收后,除去果皮,剥去假种皮,用45℃的低温将种仁慢慢烤干,并经常翻动,直到种仁摇之有响动为止。新鲜的假种皮,晾干后压扁,再晒干即可用于榨油。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种仁含油率50%~55%,有提黏降凝作用,将其油掺入汽油中,在气温-40~30℃,汽油不会凝固,是军用坦克、汽车等的重要防凝固用油,不必加热可立即发动起行。木材硬软中等,密度0.542克每立方厘米,干燥后稍开裂,不耐腐,可做一般建筑、家具等用材。
风吹楠种仁中富含
月桂酸和
肉豆蔻酸,是制皂的较好原料。
园林价值
树形高大浓绿,遮阳效果良好,可做“四旁”绿化树种。
轶事介绍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著名植物学家
蔡希陶教授带领着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热带雨林中,找到了含这一类油脂的树种——风吹楠,打破了国外对中国在低温抗凝剂需求方面的封锁,这一发现也成为当时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而富含这种特殊物质的风吹楠也被冠以“争光树”的美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