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台镇
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下辖镇
小二台镇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东北部,距离县城10公里,总面积201.5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小二台村。小二台镇东邻白庙滩乡,南连崇礼区驿马图乡,西与油篓沟镇相邻,北与郝家营乡接壤。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小二台镇境域分属张北县二区和九区。2013年,由小二台乡改为小二台镇,镇人民政府驻小二台村桂升路61号。截至2020年,小二台镇下辖21个行政村,人口5787人。2018年,小二台镇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概况
小二台镇位于河北张北县城东北部10公里处,镇政府驻小二台村。面积201.5平方千米,人口1.58万。行政区划总面积有党支部24个,其中农村支部18个,党员787名。现有耕地81299亩,其中水浇地10000亩,林地71623亩,草地104759 亩。该乡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境内风能、旅游等资源丰富,撤乡设镇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通过了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的审批。全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小二台镇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新建小二台公社,1984年改乡,2013年7月11日上午,小二台乡举行撤乡设镇揭牌仪式。县领导孙雨、张贵祥、史崇森、徐元斌、单有高、乔发、侯生莉,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郝朝斌出席仪式,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企业界人士,小二台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及部分群众代表参加揭牌仪式。
行政区划
小二台镇辖小二台、西壕堑、新房营、西滩、三脑包、小西梁、化稍营、黑山堡、孔读弄、大西梁、后河子、黄羊洼、七里河、南泥河、武家洼、马牙石、塞寒坝、羊盘洼、德胜、韭菜沟、柳条坝21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
小二台行政村辖:小二台、脑包底、闫油坊三个自然村,是镇政府驻地。
小二台(xiao er tai)村,是小二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县级公路“后洗线”横穿全村,东至黑山堡,西至德胜村,南至武家洼,北至黄羊洼,全村196户,人口527人,男280人,女247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23平方公里,有耕地1935亩,林地1116亩,草地3034亩,以种植蔬菜为主导产业。现全行政村已发展大白萝卜、大白菜种植1600多亩。
据查,早在清代光绪年间此地就已建村,因此地地势平坦、水肥草美又紧邻水源,所以当时蒙古族在此设立了放牧点。蒙古人设立的放牧点称作“台”,当时蒙人已经设立了“二台”放牧点(今二台镇),所以此地就称为“小二台”。因修建水库,1960年整村搬迁到现址。
西壕堑行政村辖:西壕堑、杜家村、河西村、沙沟村、围子村、上石虎洼、宣马群七个自然村。
西壕堑(Xi hao qian)村,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0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101户,人口300人,男160人,女14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87平方公里,有耕地1095亩。林地413.9亩,草地707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400亩。
光绪年间,汉人和蒙古族划分界线时,在此地挖了一条壕堑渠。壕堑南部归汉人,北部归蒙人。为了有证据,当时他们还在壕堑渠中埋了很多的草木灰,后来以壕堑中的草木灰为界,划分汉、蒙土地。因此地位于这条渠的西部而得名“西壕堑”。沙沟村(Sha gou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0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35户,人口115人,男60人,女55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053平方公里,有耕地491亩,林地291.6亩,草地271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300多亩。
杜家村(Du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0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27户,人口86人,男46人,女40人,汉族84人,蒙古族2人。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286亩,林地316亩,草地202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80亩。
据查,原来此地是一片荒地,无人居住。后来,山西晋中市遭遇灾荒,便有一部分难民逃荒至此,见此地芳草如茵、碧水潺潺,是一块生活的好地方,于是他们便在此安家定居下来。其中有位姓杜的人带领大家开荒种地,建立了村庄。人们为纪念他就把该村取名为“杜家村”。
河西村(He xi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1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25户,人口74人,男40人,女34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57平方公里,有耕地358亩,林地125亩,草地175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200亩。
在河西村和宣府马群之间有条河,这条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水至南向北流市,分别流经后河子、元山子和河西村,最后汇入东洋河。就是这条河流,把该村分到了河的西面,所以该村就取名“河西村”。
该村的西南处有一条河,这条河流经后河子、元山子,最后经此村向北流去。由于河水长年累月的从此村经过,从上游冲下来很多沙子,汇集到本村的西部,沙子越积越多,最后形成一条沙沟,因此该村取名“沙沟村”。
上石虎洼(Shang shi hu wa)村,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1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23户,人口78人,男40人,女38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53平方公里,有耕地236亩,林地162亩,草地184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30亩。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此地连年征战。在一次战争中,有两只老虎从蒙古地下来,路过此地,恰好被士兵们发现,其中一只公虎顺利逃走,而另一只母虎,被士兵打伤一条腿,不能走路,住在了村口,最后在村口化作一只石虎。因此该村取名“石虎洼”。至今,在村口“石虎”仍然依稀可见。
围子村(Wei zi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0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31户,人口93人,男48人,女45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53平方公里,有耕地376亩,林地233亩,草地219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100亩。
光绪年间,此地极不太平,村里的人为了防止强盗、山贼来村打劫,就在村子周围,建起了高高的围墙,把村子全都围住,于是该村就取名“围子村”。
宣马群(Xuan ma qun)村,位于小二台镇南部11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37户,人口102人,男52人,女50人,汉族96人,蒙古族6人。
村居面积0.067平方公里,有耕地402.6亩,林地242.6亩,草地240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甜菜种植50亩、马铃薯种植100亩。
在清光绪年间宣化区府有专门为官府养马的地方,后来养的马越来越多,宣化当地的草料已不能满足马厂的需要,于是就派人四处寻找草原,其中有一部分人来到此地,见此地草原辽阔又接近水源,就在村子东南处大水泉梁的地方住下,建立了养马的厂房,并用梁下的泉水饮马。后来,此地人越聚越多形成了村庄,取名宣化马厂,后改名“宣马群”。新房营行政村辖:新房营、赵家村、李家村、姚家村四个自然村。
新房营(Xin fang ying),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南15公里处,南靠崇礼区,属丘陵地带,全村216户,人口662人,男362人,女300人,汉族660人,蒙古族2人。
村居面积0.32平方公里,有耕地2967亩,林地1400亩,草地5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
据查,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有八户人家来此地谋生,他们开荒种地、放牧养羊,后来都盖起了新房,于是此地就取名“新房营”,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赵家村(Zhao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正南14公里处,地处坝头山区,是小二台乡的最南边。全村35户,人口88人,男53人,女35人,汉族87人,蒙族1人。
村居面积0.07平方公里,有耕地690亩,林地130亩,草地3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
约在二十世纪50年代,崇礼区有一部分人来到此地谋生,其中有一户姓赵的人家带领大家在这里建立了村庄,取名为“赵家村”。
李家村(Li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13公里处,地处坝头,属山区。全村25户,费城76人队,男42人,女34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476亩,草地15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马铃薯。
据查,此地原来是一片荒地,光绪年间从化稍营村搬迁来几户姓李的人家,他们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逐渐就形成村庄,取名“李家村”。
姚家村(Yao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15公里处,地处丘陵地带。全村55户,人口166人,男86人,女8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8平方公里,有耕地1110亩,林地205亩,草地1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马铃薯种植210亩。
清朝末年,有位叫姚广玉的人来到此地,见此地紧靠坝头,风光秀丽,风水好,便在此地安家定居。后来,姚家人丁兴旺,就形成村庄,取名“姚家村”。西滩行政村辖:西滩、黑脑包、后村三个自然村。
西滩(Xi tan)村,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东南10公里处,属丘陵地带,全村128户,人口416人,男223人,女193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2平方公里,有耕地1796亩,林地3504亩,草地8700亩。
清代同治年间,有左姓岳姓几户人家便来到赛汗坝村西边的滩地开荒以维持生活。后发现此地前有草滩,后有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宜定居,便搬到此处安家。开始姓左的人较多,村庄叫左家村,因村庄位于赛汗坝西边的滩地里便更名为“西滩村”。
黑脑包(Hei nao bao),位于小二台镇东南11公里处,属丘陵地带,全村41户,人口146人,男74人,女72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24平方公里,有耕地746亩,林地750亩,草地30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甜菜、马铃薯种植300亩。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随着蒙古族人的逐渐后移,晋中市的一些人大量流入塞外坝上,其中一部分人来到此处看到此处地势平坦、水草丰茂,便在此处安家定居,因村后有一座山,形似一个大脑包而得名“黑脑包”村。
后村(Hou cun),位于小二台镇东南12公里处,属丘陵地带,全村28户,人口86人,男46人,女4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3平方公里,有耕地345亩,林地600亩,草地30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马铃薯种植140亩。
因村庄建在西滩村后而得名三脑包行政村辖:大西坡、小西坡、韩家村、杨家村、羊肉房五个自然村。
小西坡(Xiao xi po)村,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南13.5公里处,属山区。全村31户,人口99人,男61人,女38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7平方公里,有耕地514亩,林地238亩,草地6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马铃薯种植90亩。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一部分人来此谋生,后形成村庄。因此地西边60米处有一座山峰,当时人们称其为“小西山”,于是该村就取名“小西坡”。
大西坡(Da xi po)村,位于小二台镇正南13公里处,属山区。全村39户,人口120人,男65人,女55人,汉族119人,蒙古族1人。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502亩,林地182亩,草地2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豌豆种植200亩。
清道光年间有姓薛的人家从涿鹿县搬迁至此,见此地风水较好,适宜居住,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后形成村庄。因此地西边有一座山峰,当时人们称其为“大西山”,于是该村就取名“大西坡”。
韩家村(Han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正南12.5公里处,属山区。全村30户,人口91人,男41人,女5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492亩,林地312亩,草地7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
据查,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保定市遭遇灾祸,有一部分人搬迁至此,后形成村庄。因来此地定居的人姓韩的居多,当时人们称其为“韩家村”,一直沿用至今。
羊肉房(Yang rou fang)村,位于小二台镇南13公里处,属山区。全村57户,人口189人,男97人,女92人,汉族188人,蒙古族1人。
村居面积0.08平方公里,有耕地801亩,林地466亩,草地7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马铃薯种植150亩,旱地小白菜种植50亩。
据本村80多岁老人张祥说,最初建村时有姓杨的俩兄弟在此居住,取名“杨二房”,后来人们叫成了“羊肉房”。
杨家村(Yang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南13公里处,属山区。全村60户,人口247人,男125人,女122人,汉族246人,蒙族1人。
村居面积0.1平方公里,有耕地981亩,林地309亩,草地8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马铃薯种植120亩。
清嘉庆年间蔚县发生旱灾,人们四处流浪,其中有一部分姓杨的人来到此地,看到草原辽阔、土地肥沃便安家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杨家村”小西梁行政村辖:小西梁、南天门两个自然村。
小西梁(Xiao xi liang),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较为平坦。全村75户,人口223人,男120人,女103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5平方公里,有耕地1000亩,林地700亩,草地5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蔬菜种植80亩。
据查,清代年间什巴台是当地的商贸集散地,也是一条从内蒙到张家口市的商贸通道,当时什巴台非常出名,该村在什巴台正西位置,又依西山而建,取名“小西梁”。
南天门(Nan tian men)村,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5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30户,人口85人,男45人,女4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1平方公里,有耕地300亩,林地250亩,草地1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蔬菜种植50亩。
清朝年间,张家口南的南天门村有一人经商,途经此地,看到此地水草丰美、风光秀丽便在此长住。后渐成村庄,取名为“南天门”村。化稍营行政村辖:化稍营、唐家营、白家营、罗全洼、什巴台、郝家营六个自然村。
化稍营(Hua shao ying),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98户,有人口410人,男220人,女190人,全是汉族
村居面积0.26平方公里,有耕地2250亩,林地850亩,草地15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阳芋亚麻甜菜豆类等作物。
据本村90岁老人周维说,在1871年,阳原县发生旱灾,人们四处迁移,其中一个名叫王元的人从阳原县化稍营村迁到此地,建立村庄。因怀念故土,还将此村叫做化稍营村。
唐家营(Tang jia ying),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45户,有人口188人,男98人,女9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8平方公里,有耕地1299亩,林地800亩,草地1000亩,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莜麦阳芋亚麻豆类等农作物。
据查,在1918年,有一位叫唐毛驴的人精心饲养了一头公驴,到该地谋生,在这里开了一个马站,专门为附近养畜户服务,日久便形成一个村庄,起名为“唐家营”。
白家营(Bai jia ying),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共28户,有人口113人,男63人,女50人,全是汉族
村居面积0.05平方公里,有耕地504亩,林地280亩,草地8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阳芋亚麻甜菜豆类等农作物。
化稍营90岁老人周维说,原来有一个名叫白生祥的人,从蒙古地来此地,建立了名叫白老九的村庄,后来人们又改为白家营。
罗全洼(Luo quan wa),隶属化稍营行政村,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19户,有人口67人,男37人,女30人,全是汉族。
村居面积0.04平方公里,有耕地421亩,林地105亩,草地5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土豆、亚麻、甜菜、豆类等作物。
据90岁老人周维说,在1920年,有一位名叫米真的人从宣化深井迁到此处,给这里起名为米家营,后来人们又改为罗全洼。
什巴台(Shi ba tai),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32户,有人口149人,男79人,女70人,皆为汉族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712亩,林地560亩,草地15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甜菜等作物。
据查,此地原为蒙古族所居。蒙古人的住处称作“台”,从蒙古牧区排到这里正好是第十八台,当时此地十分兴旺,是内蒙古自治区通往坝下的一条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民国3年(1914年)曾设邮寄代办所,为张北县邮设之始。民国程紫登曾有诗曰:“平铺旷野四边开,此地名为十八台。三五人家三五里,电杆一道向东来”。后来蒙人迁走,汉族逐渐来此居住,改名为“什巴台”。
郝家营(Hao jia ying),位于小二台镇西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共54户,有人口198人,男108人,女90人,全是汉族。
村居面积0.1平方公里,有耕地1320亩,林地142亩,草地80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以种植莜麦阳芋亚麻甜菜豆类等农作物为主。
1915年,宣化深井地闹饥荒,人们四处寻找生存之地,一位名叫郝德林的人,来到此地,看见水草丰茂,风景秀美,便在此地安家定居。日久,落户人家渐多形成村庄取名“郝家营”
德胜行政村辖:马鞍架、叶家村、李元村、王家村、徐家村、德胜六个自然村。
叶家营村(Ye jia ying cun),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小二台镇西1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48户,人口150人,男78人,女72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05平方公里,有耕地562亩,林地158亩,草地931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甜菜、等作物。
该村原为原始草原,经常有狼从此经过,人们称其为“狼道”。后来草原退化。几户姓叶的人家最先来到此地,他们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形成村庄,就取名为“叶家村”。
德胜(De sheng)村,位于小二台镇西1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378户,人口1087人,男547人,女540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55平方公里,有耕地3768亩。林地4759.5亩,草地7728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甜菜等作物。
该村原叫“陈家村”,因当时陈家是有钱大户,全村人都为他打长工维持生活而得名。后来,有一位村民外出自谋生计,大约在1985年此人带了很多钱重返陈家村,据说是在北京德胜门处做买卖发了财,给了乡邻很多接济,于是人们就把村名改为“德胜”。
李元村(Li yuan cun),位于小二台镇西南3.5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58户,人口172人,男83人,女89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08平方公里,有耕地648亩,林地1276.5亩,草地1620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甜菜等作物。
清末建村,此地原为蒙古族住所,后蒙人迁走,有汉人来此谋生。最先是李元几户人家看到此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便来此定居,后来形成村庄取名“李元村”。
马鞍架(Ma an jia)村,位于小二台镇西1.3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47户,人口156人,男80人,女76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817亩,林地478亩,草地1022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甜菜等作物。
该村原为原始草原,经常有狼从此经过,人们称其为“狼道”。后来草原退化,逐渐有人来此居住。清朝末年,只有几户姓马的人家,后形成村庄,村民们所建房屋为马鞍架式,所以就取名为“马鞍架”。
王家村(Wang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西南4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60户,人口172人,男86人,女86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06平方公里,有耕地984亩,林地1090亩,草地1672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甜菜、等作物。
此地原为蒙古族的居所,被称作“乌兰脑包”。后来草原退化蒙人迁走,汉人开始来此居住,清光绪年间,王发生由崇礼区黄土窑迁来此地,开荒种地,形成村庄后就取名“王家村”。
徐家村(Xu jia cun),位于小二台镇西1.5公里处,地势平坦。全村63户,人口208人,男100人,女108人,全部为汉族
村居面积0.07平方公里,有耕地1006亩,林地1218.5亩,草地1158亩,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甜菜等作物。
清光绪年间建村,该村以姓徐的人家居多,所以人们就称其为“徐家村”。
经济建设
近年来,全镇共实施项目28个,完成合同引资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60万元。包括一品豪苑休闲度假中心、七里河休闲度假中心等旅游项目,德胜新民居建设、投资汇江商务楼、万民欣荣商业楼等城建项目,利民肉羊养殖场、永禄利蔬菜合作社蔬菜恒温库、德胜产业园区等农业项目。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的大力发展,提升我乡整体水平,增强发展的后劲。2010年末,全乡完成社会总产值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8元。尤其是德胜新民居建设,被县委评为2010年度新民居建设工作先进乡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土地规范运作优秀示范村(全市仅有2个)和2010年度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全市3个)荣誉称号。
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和劳务收入为主,特色支柱产业为蔬菜、甜菜、马铃薯、畜牧业和旅游业。种植业形成了“三个”万亩基地(马铃薯、蔬菜、甜菜),同时,积极培树了永禄利蔬菜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协会、白菜间种甜菜等一批典型,为农民增收再创新途径。积极培树舍饲圈养典型,建设奶牛养殖小区、肉羊养殖园区,重点引进建设优质肉牛养殖及深加工产业为主题的新型养殖牧场。依托塞那都国际生态旅游度假村区位优势,我乡积极规划区域旅游业,打造德胜旅游新村、七里河休闲度假中心、坝头风景线,并力争建成农家乐采摘园、一品豪苑休闲度假中心等一批旅游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南畜、北菜、中薯、东旅”的产业化格局。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小二台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镇实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680元,比去年增长20%。完成税收132万元,比去年增长26%,超额完成任务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71万元,比去年增长90%,超额完成任务58%。
招商引资
我镇围绕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农业产业化两大重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共实施项目10个,其中特色旅游小镇项目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4个。
旅游小镇项目:一是一品豪苑产权式酒店公寓。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4.5万平米,其中7000平米会所、38000平米公寓式酒店。一次性接待规模住宿1200人、餐饮550人,配套有大、中、小型会议室和洗浴、娱乐、康体、健身等功能。并建设生态观光园、农业采摘园、农耕体验园和其它旅游服务配套项目。将成为我县综合接待能力最强的旅游项目。今年完成投资6000万元,完成主体建设,现已开盘出售。二是塞那都水上旅游项目。投资106万元修缮了太子湖岸的湖畔人家、风情木屋,增加水上游乐项目,一个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景区已初步形成,接待游客8万多人。三是三脑包水上公园。规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生态鱼塘、休闲走廊、垂钓赛场和生态鱼馆项目。今年投资105万元完成鱼塘和大坝的建设。四是卫生院改建项目。总投资108万元将门面平房改建成三层门诊楼,已经投入使用。五是新民居配套工程。总投资6570万元,今年完成投资125万元,实施配套完善工程,现已经交房入住。六是东湖丽景休闲度假中心。总投资1.83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80万元,实施相关配套工程。
农业产业化项目:一是马铃薯、蔬菜集散中心。总投资6040万元,占地200亩。今年投资960万元,完成选址、120亩林地征占审批、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160个60吨的马铃薯储存窖建设工程,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并接受国家农业部、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检查验收。二是蔬菜大棚科技示范园区。今年投资360万元新建春秋式大棚300个,全镇达到687个,全部实施膜下滴灌,推广种植高效作物,每个大棚纯收入7000多元。三是德胜养殖园区。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300亩,今年引导15户农户入园舍饲,投资180万元建成高标准育肥羊养殖基地7000平米和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四是爱民苗圃基地。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20亩,今年投资114万元种植樟子松100万株。
此外,积极服务协调好风电、华田等县重点项目,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发展农业
我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手段,将其作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今年,种植业实现纯收入4486.3万元,养殖业实现纯收入1583.6万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一是强基础优结构,强力发展现代种植业。1.突出典型示范带动,打造德胜设施大棚科技示范区。依托扶贫攻坚开发平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德胜村建设蔬菜大棚300个,主要种植彩椒、架豆等精细、绿色、无公害蔬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趟出了新路子。同时依托河北农业大学驻小二台试验站优势打造了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栽培玛丽樱桃西红柿,迷你小黄瓜,喜春小西瓜等多种新品种。并邀请农大教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农民提供技术保障,切实增强了农业科技含量,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2.突出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在化稍营村新打机井4眼,发展膜下滴灌1100亩,形成千亩甜菜种植基地,每亩收入2200元。在黑山堡村种植夏波蒂商品薯600亩,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采用平移式喷灌进行灌溉,每亩收入5000元。3.突出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旱作特色农业。以调整种植结构为重点,在发展蔬菜种植区、设施农业种植区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甜菜规模种植区,马铃薯种植带,旱作农业种植区,饲草种植带。甜菜交售任务位居全县第二。
二是转方式优结构,全力扶持现代畜牧业。1.抓舍饲,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新建德胜养殖园区,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300亩。今年投资2200万元,完成了园区部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7000平米标准养殖圈舍建设工程,15户养殖大户入园。现养殖规模达到年出栏育肥羊4万只,育肥牛3000头,年可实现纯利润1400万元。探索出一条禁牧舍饲的有效途径。2.抓规模,促使畜牧业向产业化发展。扩大了兴盛奶牛养殖场、小西梁和西壕堑肉羊养殖场、孔读弄养鸡场等养殖场的规模,新增奶牛280头,肉羊1.8万只,鸡8000只,实现增收1972万元。3.抓防疫,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年初精选22名村级防疫员,举办牧业养殖技术培训6次,免疫牛1809头,肉羊29873只,防疫密度和挂标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
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我镇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稳步开展新农村建设。一是完成撤乡设镇工作。经过积极筹备,于6月13日撤销小二台乡设立小二台镇。二是破解新民居难题。处理了各项遗留问题,今年没发生一起因新民居工程的上访事件,住户顺利入住新民居。三是实施美丽乡村工程。依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今年投资362万元重点打造了德胜、化稍营两个行政村,实施了道路硬化、设施大棚等13个项目,已全部完工,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四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全镇改造危房103户,新修村村通5公里,砂石路17.5公里,新打机井7眼,安装路灯10盏,设置垃圾点4个,村级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五是加大村貌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四清四化”活动的开展,清运、掩埋、焚烧乱堆乱放的粪堆、砖头瓦块垃圾83吨、柴草杂物62方,清理废菜废叶2吨,拆除破旧塌残垣断壁3处,整修并粉刷井房2处,捡道路沿线26公里白色垃圾,清洗乱贴小广告48处。并成立村级卫生清洁队,建立维护环境卫生长效机制。
生态保护
我镇将“生态立镇”理念贯穿始终,结合全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一是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创园工程。投资125万元,种植金叶榆、丁香、白榆篱等16.5万株,松树137棵,在师范路路段进行增绿添彩。通道绿化。投资195万元,在后洗线油篓沟镇到小二台镇路段,种植杨属、松树、榆树共计8485棵。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630亩,补植补造28000亩。村庄绿化。德胜村、化稍营村种植杨树5100棵,松树36棵。景观提升绿化。在镇政府前,种植草坪3亩,丁香、杏树、松树、棠梨树等共2260棵。打造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一处。旅游观光节点。种植向日葵、花草带对“百里坝头风景线”和后洗线进行绿化、美化。所有栽植苗木成活率达96%,位居全县第一。二是加大禁牧管理力度。成立了禁牧护林防火联防队和督查组,配备禁牧专用车分片昼夜巡查,同时实行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重点养殖户的“三包”责任制,并同各行政村、养殖户签订责任状,有效制止了偷牧、夜牧现象的发生,保护了绿色植被。三是加大护林防火力度。落实护林防火50人,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投资25万元储备消防车、风力灭火机、2号扑火工具等防火物资。落实防火隔离带1256条。并对全年无着火、无毁林现象的村重奖6000元,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民生工程
我镇将为民办实事作为勤政为民的重要举措,2013年重点抓了三项“民生工程”,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一是抓好农村救助工程。全年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万元,发放自然灾害补助4.5万元,发放救灾煤80吨。解决了306户,445人生活困难,完成医疗救助10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8.5万元。二是抓好农村保障工程。新增新农保人员85人,累计参保10800人,参保率达到95.7%;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2%。新建幸福互助院1个,并做好低保、五保、优抚信息上传工作,做到阳光透明、公开公正。三是抓好惠农政策落实工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全镇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82.2万元,退耕还林255.9万元。确保政策落实、百姓受益。
综合治理
围绕维护稳定、平安创建、社会治安重点,抓好综合治理工作。一是信访稳定。成立了21个治保会、22个调委会、22只巡防队、21个群众工作室,为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与联系,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镇调解厅接访。我镇“三位一体”调解厅代表全县接受市政法委检查验收。全年共排查出矛盾纠纷46起,现已全部调处。接待受理信访事项23起,现已成功调解21起。改变工作方法,变上访为下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安全生产。重点将学校、供电站、医院、信用社、加油站、水库、食药品销售点等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监管整治。共计举办安全生产培训会2次,悬挂安全宣传挂图40幅。安全专项检查5次,确保公共安全领域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一年来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其他事业
一是文教卫生。协助中心小学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包括新建D级房、教师周转宿舍、餐厅等,加固C级房,建设面积为3436㎡。积极开展彩色周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实现文化共享全覆盖。邀请宣化区眼科医院和北方学院医疗卫生队开展义诊活动,此外对6个村妇女进行了免费两癌筛查。二是计划生育。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认真做好人口统计、流动、宣传等基础工作,人口出生率达到91.8%,统计求实率100%,群众满意率99%。认真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加大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圆满完成了县里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人口
2021年6月26日,张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小二台镇人口数为5787人。
参考资料
小二台行政村.张北人民政府网.2018-01-26
新房营行政村.张北县人民政府网.2018-01-26
西滩行政村.张北县人民政府网.2018-01-27
小西梁行政村.张北人民政府网.2018-02-02
化稍营行政村.张北县人民政府网.2018-02-02
目录
概述
概况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招商引资
发展农业
新农村建设
生态保护
民生工程
综合治理
其他事业
人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