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尚炬(1889.2—?),字启秀,反清革命先驱。广东兴宁人氏,早年在家乡加入
洪门,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
何子渊长子。
何尚炬,1889年2月12日,生于
广东省、
兴宁市、石马区、星窝子、顺裕庐。自幼聪慧超群,性豪爽,尚侠气。熟读经、史、子、集。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毅然放弃学业,于1904年,随洪门兄弟,石马刁田村陈甫仁(字文友,黄花岗起义烈士)远涉南洋,后往来穿梭于英荷各属、
日本、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大陆等处,联络各地的反清志士,参与推翻
清朝的革命事业。
1906年—1909年,同盟会在国内组织发动的多次起义均遭失败,很多意志薄弱的革命同志都表现消极,与组织脱离了联系,革命事业陷入了空前的低潮。但尚炬却意志坚定,一直追随
陈文友在南洋与内地之间奔走革命。
1910年冬,尚炬受
嘉应州同盟会委派,从
广州市登船,经香港,转道日本,试图与同盟会东京总部取得联系。不料,当同盟会领导人
何天炯按约定时间、地点、暗语赶赴码头接应时,
商船却并未如期进入港口,何尚炬自此失联。
讫今一百多年来,渺无音信。带尚炬一起出洋的
陈文友,亦不幸于次年暴发的广州“三·二九起义”第二天,惨遭清廷杀害,葬于黄花岗。因此,熟知何尚炬海外行踪的唯一线索被迫中断。
随着世纪老人的不断离世,尚炬留在家乡人民心目中的记忆已越来越模糊。他们只记得尚炬与文友从石马出发,坐船经
兴宁市的
宁江——
梅江——
韩江——三河坝——
潮州市——汕头海路出海,远涉南洋前,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他曾经用家乡的苗竹为构件,做了一辆颇为精致的两轮自行车,从石马“鸳鸯围”一直骑到“猪桥”才停下来,一不小心,差点连人带车滚进路旁的水沟。
另外,尚炬还为石马星窝子顺裕庐老屋砌筑“石阶子路”,即顺裕庐左侧水井至门前水塘这一段。并为下屋邻居修筑围龙屋的“花头影”,其工艺之复杂,手工之精湛,至今仍被乡亲们啧啧称道。虽经百年风雨的侵蚀,仍水洗如新,光可照壁,堪称泥水建筑的典范。
子渊长孙
何桂芳亦不负众望,小小年纪便过早挑起了家庭重担,为弟妹们的成长,断然放弃了上学深造的机会,与同养媳妇陈凤元一起留在乡下从事农耕生产,操持家务,每天风吹日晒,早出晚归,饱经磨难。育有六子四女,后裔昌盛,代诞贤良。
桂芳作为兴建光裕庐祖屋(
何子渊故居)的壮劳力、主劳力,承担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2、尚炬在广州上船后,曾在香港上岸停留,耽误了船期。后返回南洋与
陈文友等
洪门兄弟会合,并于1911年和陈文友等人一起参与
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