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赫歇耳望远镜
威廉·赫歇耳望远镜
威廉·赫歇耳望远镜或WHT的构想开始于1960年代末期,当英澳望远镜开始设计之时,英国的天文社会认为北半球也须要有相同威力的望远镜。计划开始于1974年,但是因为预算快速的增加,在1979年时已经濒临被废气的边缘。从新设计在实质上去除了价格的包袱,加上荷兰投资了20%的资金,使计划在1981年得以继续进行,这一年也是威廉·赫歇耳发现天王星的200周年,因此这架望远镜被命名为威廉赫歇尔望远镜,以示尊荣。这架望远镜属于牛顿望远镜集团之一。
基本资料
组织:牛顿望远镜集团
位置:Roque de los Muchachos Observatory、拉帕尔玛岛、加那利群岛
波长:可见 / 红外
建筑:1987年6月1日完成
光学:卡塞格林-纳兹米反射
口径: 4.2m
集光面积:13.8M2
架台:经纬仪
工作性能
结构体在1983年开始建筑,望远镜在1985年运抵拉帕马,并于1987年开光。这架望远镜的架台是经纬仪,镜片的解析力在理论上可以达到0.2角秒以下,但是拉帕马当地的视宁度通常只有1角秒,因此望远镜的极限也只能如此了。作为一架竞争型行的研究望远镜,对WHT是过度沉重的负担,它接受与容纳了比一般望远镜多三倍的工作量。著名的发现包括在银心膨胀气体的炙热气泡、暗示超重黑洞的存在、第一个观测到伽玛射线暴的可见光源;最近的则是发现沃尔夫·拉叶星有着已知最快速的恒星风。
相关背景
威廉·赫歇耳,1738年11月15日生于德国汉诺威。他出身音乐世家,青年时代成为当地颇有声望的音乐家。不过,他的业余爱好却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1774年,他和妹妹一起做了一架放大40倍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他们坚持观测星象。
1781年3月13日,黄昏时分,赫歇耳利用演出前的短暂空闲进行星空观测。望远镜对准了大熊座的西南方向,银河系西岸的双子座,他发现在点点群星中,有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奇怪的圆轮状的星体。
赫歇耳换上放大倍数更高的目镜,发现这颗星星比它周围的那些群星距离地球要近许多。它不是恒星。因为除了太阳,恒星离我们都很遥远。连续几天,赫歇耳追踪观察这颗星星,发现这颗星不断变换位置。赫歇耳最初以为这是一颗慧星,后来确定这是一颗行星,它距离太阳比土星远1倍。这颗星就是天王星。全欧洲的报纸都以头版头条位置报道赫歇耳的发现,刊登他的画像,甚至连那架发现新行星的望远镜和赫歇耳的音乐指挥棒也被画成漫画。英王乔治三世召见赫歇耳,参观他自制的望远镜,并颁赏给他。
赫歇耳观测天象50多年,总共数了117600颗星星。他最先算出太阳以每秒17.5千米的速度运行。他还发现了太阳红外线,开创了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彩色光度学。他研究了双星聚星星团,推导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同样适用银河系的结论,他还指出恒星间的年龄是不同的。这个观点直到1950年才被确证。威廉·赫歇耳于1822年去世。作为家境宽裕,出身音乐世家的国际名人,他的死比伽利略·伽利雷约翰尼斯·开普勒排场得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资料
工作性能
相关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