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
认知理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在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应用于心理学,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表现
从哲学层面上讲,人类的行为是个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关系,而相应从心理活动层面上来讲:所谓“个体自身”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因为这是心理活动层面最稳定而对人类及其个体仅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而“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反映”,从心理活动层面上来讲也就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心理过程。由此,行为从心理活动层面上讲也就是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其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而由于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与反应的结果是形成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理活动层面上说:行为动机实际上是属于心理现象中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既有稳定性、又有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因而动机实际上几乎又可以表现于任何一种心理现象中。
心理过程是大脑及其相联系的人体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相结合形成的行为动机这一心理状态中,心理过程的反应会受个体的心理特征影响,就如有时有些个体就会按自己的个性需要与立场反感、排斥甚至曲解既有的历史与现实。由此,个体受独特心理特征影响的认识、意识和感情三大心理过程会在行为中共同起作用,只是其中的某种心理过程在对相应行为的激发启动上随机随遇而具有优生性,而其它相应的心理过程在行为启动后的作用上,又会表现出随生共存的统一谐调性。
心理咨询对认定个体心理正常者的正常行为判断有一个:“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统一谐调一致的关系”标准,这一就心理正常者的行为标准实际蕴含了:正常人的心理特征所反映出的认识过程、感情过程和意识过程,应具有谐调统一性这一心理学观点。但就“在行为动机这一心理状态中,认识过程、感情过程和意识过程,对行为的启导作用是随遇随机的”这一观点,又涉及到心理学界长期探讨的理论问题:在各种心理过程中,决定人们行为动机的根源何在?有没有一个在任何时空情况下对任何行为都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或者说是主导性的心理过程?
首先从认识主导行为观点来说。以阿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动机认知理论通过无数的认知影响行为的现实,倾向于认为:以认知变量为主导的直接和间接经验的学习,对人们行为具有决定性力量。以亚尔马·沙赫特为代表的情绪认知实验结果旁证了这一观点,沙赫特对参与实验者注射能诱发情绪的生理要素盐酸肾上腺素后,又辅之以不同的外在认知干预,而被试在喜、怒、忧等情绪感受类别上,果然顺应接受了主试者暗示的外来认知干预,由此沙赫特认为情绪本身实质上是认知的结果。但即使如此,动机认知理论的解释力还是不够的,比如人类受其年龄的影响有青春期与更年期等等,相应的这些情绪变化都是先天成长发育期间决定的而不是习得的结果;还有人们都会因郁闷、懊恼、紧张等等,不由自主地会有情绪发泄、自找乐子等等遣散精神压力的需求。而就这些情绪冲动的来源,又并不都是后天认知及其学习的结果。
其次以感情主导行为观点来说。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通过对面部表情及其情绪体验的神经反馈通路的研究,认为情绪及其表情是人类机体进化演化的结果,具有基础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是生理成熟的自然显露。按此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个体情绪情感会顽固地与其理智认知相背离,甚至由此会造成个体表里不一的怪癖行为等。而且情绪动机分化理论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个体有时感情不能接受某事物情况下,会由此采取:遗忘相关事物、否定否认相关事实、为躲避现实而耽于幻想等等的防御机制。但即使如此,情绪动机分化理论的解释力度亦是不够的,比如心理防御机制也有愈自卑而愈加努力的补偿机制、将被压抑的欲望融入创造性活动的升华机制等等,这些都是个体以意志过程为主导而不以感情过程为主导,力图解决现实问题的心理过程。
最后从意识过程主导行为观点来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认为是情绪以外的意识过程才主导了情绪的变化。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人们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会有情绪,所以人们悲伤是由哭泣引起、恐惧是由战栗引起,情绪只是内在需求不能满足而导致的生理唤醒的结果。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为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变化、妇女的产后抑郁症、成人更年期心理综合症等提供了解释。但由意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同样亦不是具有绝对性、决定性的。就意识的能动性来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动机—挫折理论,虽重点肯定了坚强的意志对解脱解决受挫折心理的积极作用,但亦不得不认为个体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认知对个体摆脱挫折反应,也是具有与意志相同的积极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各个动机理论形成与发展介绍可知:行为早晚总是会受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意识过程的共同影响,若单就以上某理论由此而过于肯定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或意识过程对行为的独立作用,是失之偏颇的。不过,若肯定以上观点正确部分还是可知:行为实际上既可先因认识过程而诱发启导,亦能先由感情过程或者意识过程而诱发启导。所以,综合以上观点只能认为:不存在在任何时空下对所有行为动机都具有主导决定作用的心理过程,而行为动机中由某种心理过程对行为的诱发启导作用又只能是随机随遇的。而动机内各心理活动过程统一谐调性的根基只能在于:任何行为都是要经历认识过程、感情过程和意识过程为达成谐调一致而引发的作用。
动机与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例如,正常人体需要一个稳定的内在环境,保持正常的体温,维持细胞内水与盐分的适当平衡等。当这些平衡发生变异或者破坏时,人体内的一些调节机制会自动地进行校正。但这样的行为还不算是动机,只有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动机与目标
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个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进而成为行为的动力,并推动行为。如学校对于要上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诱因,在成人的引导下使孩子对学校有了认识,进而产生了入学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孩子行为的原动力。
动机理论演化
精神分析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们行为的原因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精神分析学所述本我是指人类遗传的、与生俱来的、源于肉体需要的原始的本能,弗洛伊德所述的“自我”(ego),内涵不太相同于其他心理学派中所阐述的自我(self)概念,其他心理学派将自我(self)大都理解为自我意识,是个体认识和体验到的自己,而弗洛伊德的自我(ego)则专指人们对行为实现的各种可能性的认知或现实事物对基本欲望的吸引力与抑制力。超我概念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是指人格结构中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其中自我理想是自我人生中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实际上相当于个体为自己所设的思想与行为的价值标准。精神分析学人格结构理论若通俗地说也就是:本我作为人们的先天本性,其回答人们的行为是否必须的问题;自我作为人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损失且又达到目的的心理机能,它回答人们的行为能否达到目标或目标能否满足需要的问题;而超我作为社会道德化和个人价值化的自我,它则回答人们的行为是否应该的问题。
精神分析学认为:本我、自我与超我相互之间或是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冲突的结果便产生“焦虑”。如果这种“焦虑”通过人们意志过程的帮助得以及时的免除,则就会产生有意识行为;但如果这种“焦虑”不能得以及时解决,则就会由潜意识导致无意识行为
心理冲突元素中的本我对行为的作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因而是非道德、无价值意识、盲目的,其对行为产生作用的唯一出路是通过自我;超我的主要职能是为自我对伊德进行稽查和压抑提供依据与力量,指导自我去限止本我的冲动,是一种道德化、价值化了的自我。
自我对行为的作用只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它尽可能地迎合本我的需要,而又不违背超我的要求。但是,自我又往往很难既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而又同时符合现实原则。这时自我就发展出由无意识行为组成的“自我防御机制”等行为方式,以求解除自我所受到的压力,使机体免受损害。
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是最早出现的行为动力理论。本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是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最早提出本能概念的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查尔斯·达尔文(C.Daywin)。而在动机心理研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则是贾科莫、麦克杜格尔(W.McDougall)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其中麦克杜格尔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本能论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的学习和理性因素。实际上,本能在人类的动机行为尤其是社会动机行为中不起主要作用。虽然本能对自然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是自然动机的源泉,但由于自然动机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纯粹的自然动机几乎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无一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或社会动机的调节,所以,本能论只具有从理论上对自然动机进行解释的意义,而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例如,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吃饭行为已不纯粹是一种本能行为,人们一般是定时定点在食堂就餐,而不是饿了就吃。在很多情况下,吃饭行为并不是由躯体的饥饿感引起的。因此,我们说本能论者没有把握住人类行为的社会本质。用本能这种不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动机来解释人类广泛的复杂的社会行为,必然会犯生物决定论的错误。
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由斯坦利·霍尔最早提出,由伍德沃斯提出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而让驱力理论得以大力推广的是赫尔(C.L.Hull)。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
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它提出了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2,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
诱因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能用驱力降低的动机理论来解释所有的行为,外部刺激(诱因)在唤起行为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该用刺激和有机体的特定的生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动机。例如,吃饱了的动物在看到另一个动物在吃食,将会重新吃食物,这时的动机是由刺激引起的,人类经常追求刺激,而不是力图消除紧张使机体恢复平衡。诱因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指导行为。诱因论关注外界诱因(目标刺激、奖惩等)在行为激起中的作用,如何引导行为的发生,与驱力论相对应。诱因论主要包括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行为主义者的有关研究,特别是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人有理想、有抱负,他的动机不仅支配行为指向近期的目标,而且能指向远期的目标。因此,空间上邻近的目标,不一定具有最大的激发作用。动机的社会意义与动机的力量也有直接的关系。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七个等级构成:
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认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七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只有低级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而且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后,高级的需要才显出激励的作用。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
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
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动机归因理论认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积极的归因是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自我功效论: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动机分类
动机的联合与冲突
1、动机的联合
按照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小不同可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强度最大的是主导动机。它对其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1)主导动机有凝聚作用,将相关动机联合起来,指向最终目标;同时主导动机还决定个体实现具体目标的先后顺序。
2)主导动机具有维持作用,将相关动机的行为目标维持在一定的目标上,阻止个体行为指向其他目标。非主导动机的影响力较小,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非主导动机可以增强或削弱这种动机联合的强度。
2、动机的冲突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这些动机就会产生冲突。
1)双趋冲突: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
2)双避冲突: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
3)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又必须作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
3、行为与动机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有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每一个行为的引发,都是需要通过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行为和动机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也是在此过程之中才能够让我们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如果没有动机,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着行为的表象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肯尼·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③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绩动机呈正相关。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绩动机。⑥个性因素影响成绩动机。⑦群体的成绩动机的强弱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有关。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其它动机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照动机的起源分)
(二)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按照动机影响范围、持续作用时间分)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按照动机的正确性和社会价值分)
(四)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按照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不同分)
(五)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按照动机的起因不同分)
(六)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按照动机对象的性质分)
动机的作用
动机的功能
动机具有三方面功能:(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2)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3)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疲劳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迈尔(Maier RF)根前人实验的结果提出一种“疲劳动机理论”,该理论将人们可用于某项工作进行的潜在的精力体力称之为储存的工作能量,迈尔认为人体的总能量相对时空内是一个常量,每个人每天都在根椐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水平对这个总能量进行分配,把它们用于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由于各人或某一个人所具有的动机强度的差异,因此而对个体所包含与储存的潜在能量在相关行为上进行分配的比例是不同的。个体的某种动机强度高时,其在相应行为上能量分配就多些;个体的某种动机强度低时,其在相应行为上的能量分配就少些。
根据疲劳动机理论可制右图:该图描述了个体的总能量、分配于某项工作的能量,它们与完成该项工作的动机水平的关系。图中大圆圈代表个体储存的总能量,小圆圈代表分配给特殊工作的能量,它们的大小代表了分配该工作的能量值。图示表明:任何个人,分配给某种活动的能量值都要依赖于个体对该项活动的动机水平。A图和B图代表了两个总能量相同的个人(假定为@、\u0026)他们由于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强度不同,分配给该活动的能量值也不同。C图和D图描述了@、\u0026两人完成任务后的状况。图中小圆圈和阴影部分代表能量已经消耗。
该图说明:@、\u0026两人在完成任务时虽然都消耗了自己分配能量的百分之五十,体验到了相同的疲劳程度,但@实际消耗的能量相当于&实际消耗能量的两倍。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疲劳动机理论对行为的解释不是全面的,它只适用于动机与目标相统一的意志行为,而对于潜意识行为和娱乐消遣行为解释度是不够的。比如娱乐消遣行为不仅是不愿接受目的目标意识支配与监督,而且往往在行为中越进行越表现出“不知疲倦、沉溺其中”的特点;而潜意识由于自我对行为动机都不明确,如何接受目的目标意识支配过程自我都难以明白清楚,由此也就更谈不上动机强度决定行为强度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无论是潜意识或者娱乐消遣意识,往往会对人们趋向于整体长远目标的工作生活行为起压抑或牵制作用,但也是能将这类潜意识或娱乐消遣意识与意志行为中的整体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比如我们可以在行军或劳作中唱一些激昂的歌曲或者将潜意识中的无端的郁闷迁怒于敌人,这也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所谓的认同与升华防御机制。
动机与效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得森定律)是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森(J.D Dodson)经实验研究归纳出的一种法则,用来解释心理压力、工作难度与作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激动水平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水平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水平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水平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水平下的工作效率最佳(见右图)。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The Yerks_Dodson Law)表明,学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激动水平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激动水平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激动水平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激动水平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社会性动机的力量
人的动机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性质的动机,可以对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具有强度不同的推动力量。行动的方式、行动的坚持性和行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动机性质的制约。
有一个实验研究了不同动机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学前儿童活泼好动,要他们长时间地站着不动是很困难的。但实验者安排了一种游戏的情景,儿童所扮演的角色要求他长时间地保持不动的站立姿势。这时情形就明显不同。比之成人单纯地提出要求,游戏情境中保持站立的时间要长3—4倍。这里,除了游戏带来的情绪方面的有利因素以外,儿童的活动动机显然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努依连柯的实验)
在活动动机中,社会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社会性动机所产生的力量可能如此之大,以致会超过和压制人的生物学本能。比如一些社会活动家,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抑制进食的自然需要,长期绝食达十几天之久。
在实验室里,也见到类似结果。有人报导,要求三组成人被试(大学生)用右手食指拉起久布氏测力计上悬挂的重达3.4公斤的砝码。对第一组被试不说明任何理由;对第二组被试,要求他们表现自己的最高能力;对第三组被试,则告之这种活动与一种社会性的重要任务有直接关系(拉砝码的动作同电力输送到工厂、住宅的效果有关)。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活动动机之下,社会性最丰富的动机能表现出最大的力量。(费约的实验)
战争是一种要求高度意志力的社会现象。在战争行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动机的性质同它对行动的推动力量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投身正义战争的士兵,为崇高的动机所推动,具有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的精神,善于克服千难万险,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在从事非正义战争的军队里,士兵为打仗而打仗,或仅为金钱或其它个人动机而战,他们在艰险和危难面前,容易胆怯、动摇,表现出意志薄弱。革命战争的领导者之所以高度重视战前动员的作用,不义战争的策动者之所以常常对自己的士兵作欺骗宣传,力图把他们的战争意图说得冠冕堂皇,其心理学依据就是人的不同性质的动机对行动具有不同的激励作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动机的表现
动机与需要
动机与目标
动机理论演化
精神分析学理论
本能理论
驱力理论
唤醒理论
诱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认知理论
动机分类
动机的联合与冲突
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
其它动机分类
动机的作用
动机的功能
疲劳动机理论
动机与效率
社会性动机的力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