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茶会图
文徵明画作
《惠山茶会图》是明代画家文徵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为青绿重彩,有赵孟頫的风格特点,景色简洁。画面自右向左展开,山石层叠,松柏掩映,众人或坐于泉亭之下,或列鼎煮茶,或山径信步。人物形神兼备,仪态洒脱,与周围的景色构成一个整体,既展现了暮春时节山林的幽深佳美,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雅情致。
画作内容
画面中人物共有八人,五主三仆,在一处树石之间搭有一简陋茅草井亭,有两位主人围井栏盘腿坐于井亭之中,其中一人静坐,单手撑着上身侧首观水,他旁边一人腿上展卷正在阅读。紧挨着井亭、松树下茶桌上摆放着各种精致茶具,桌边方形竹炉上置有茶壶似在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另一童子备器。另一文士似乎是刚走到此地,伫立拱手示意,似向井栏边两个文士致意问候。画面右边,亭后一条幽幽小径通向密林深处,曲径之上又有两个文士一路恰恰攀谈,徐徐漫步而来,前面一书童回首张望二人,似在为他们引路。后纸有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
创作背景
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到惠山游览,在二泉亭品茗赋诗,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记录了他们在山间聚会畅叙的情景。
艺术鉴赏
构图
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其描写的是无锡惠山一个充满闲适淡雅氛围的幽静处所。在一片松林之下,峥嵘峻峭的山石遍布其中,一棵棵松树苍翠欲滴,盎然挺立于山石之上,不见其端顶,显示出勃勃向上的生命力。
画法
此图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陀的勾、擦、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人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变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微晕,树干运赭石、膝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頫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
名家点评
清代造园师顾文彬《过云楼书画录》:“文徵明《惠山茶会图》,被服古雅,景色研丽,酷似松雪翁手笔,当为吾楼文卷第一。”
历史传承
据画中“雁湖陶氏胜叔甫珍藏”、“沈鸿印”、“顾文彬印”等印鉴可知,此卷曾由明代雁湖陶氏、明代舒城沈鸿祚、清代过云楼顾文彬所藏,后归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在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其中《惠山茶会图》在午门西雁翅楼展厅展览。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苏州市)人。生于朱见深成化六年,卒于嘉靖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桥中学才子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传世画作有《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等等。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构图
画法
名家点评
历史传承
重要展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