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汉生
邱汉生
邱汉生(1912年—1992年),男,海门区,中国思想史家,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他在历史学、经学、文学、哲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尤其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研究尤深。他的学术研究注重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联系,强调从社会历史的矛盾运动中去动态地把握各个时代的思潮及流派。
人物经历
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国文系。194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上海市教育局中等教育处副处长。1954年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历史编辑室副主任。后又兼任中国科学院(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饶师范科学校朱子学研究室及《朱子学刊》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著作
中国思想通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57-1960年出版。
宋明理学史》(上、下卷,合著),人民出版社,1984、1987年出版。
《四书集注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李贽》,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学术研究
邱汉生于历史学、经学、文学、哲学无不探究,而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研究尤深。1949年前后,他与侯外庐杜国庠赵纪彬合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三、四卷,是侯外庐学派的创建人之一。侯外庐学派是当代中国史学界、哲学界建树颇大而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该学派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注重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联系,强调从社会历史的矛盾运动中去动态地把握各个时代的思潮及流派,而这,在邱汉生的学术研究中表现得颇为突出。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汉末党与清议思想”章,他从社会政治的风云变幻来探寻从东汉末叶的清议至魏晋之际的清淡的嬗变的深层原因,指出清议是以品评人物、褒贬是非为主要内容,是适应东汉末叶反官宦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豪族地主阶级集团的“公”论的结晶。伴随着豪族宗族和门生故吏遭到宦官集团的禁锢即政治上的党锢,思想上也有了清议的禁锢。禁锢的清议,不得不开始转向,另求出路,其结果是清议转为清谈。从是非臧否到口不臧否人物,从空洞无物的纲常名教到纲常名教的否定,这种由清议到清谈的转变,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玄学清谈的精神实质,传统上学者们大都认为清谈是老庄道家思想在后代的发挥与发展,而邱汉生则不于此种见解,注重从社会史的矛盾运动的总背景来把握时代思潮,他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嵇康的心声二元论及其诡辩思想”一章指出,清谈思想所以发生的社会物质基础,以及当时政治斗争的具体波澜,早给它规定了独特的性格与相貌,远不是老庄思想所能包蕴的。汉末黄巾农民起义摧毁了汉王朝的统治,部曲豪族的游畜迁移,与两汉的县乡亭制度相反,必然使得安固形态下绅礼仪渐形破产,必然要对博士意识下的古典章句之师法,给予恶梦的打击,代之而兴的意识形态便是清谈玄虚,名士风流便以玉代端委,以容止代礼仪。而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各集团、阶层间的离异同合的纷纭复杂的关系,折射到思想观念上遂有清谈名士们对才性、有无和名教与自然的离合同异的论难诡辩。魏晋玄学是以社会历史为依托,并非游离于时代之外的无根之说。《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在“王安石的新学、变法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与“李贽战斗的性格及其革命性的思想”等章中,都注重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联系,从社会史去把握思想史。尤其是他与侯外庐合撰的论李贽思想的论文,其集资料之丰富,论述李姓思想之精到、之深刻,甚为学者所叹服。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邱汉生设计和主持了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宋明理学史》的撰写工作。积众人之力,费时六年,终于写成这部洋洋134万字的思想史巨著。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进行了广泛的搜罗,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宋、元、明时期理学的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的历史全程,在理论上剖析了理学的主要概念范畴,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理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历史作用,对绵延了700余年的理学思想体系作了总清算。邱汉生除了设计和主持了《宋明理学史》的撰写工作外,他自己还亲自撰写了绪论及周敦颐朱熹、明初朱学等章,创见颇多。如在绪论中指出,“性与天道”是宋明理学家讨论的中心哲学问题。性指人性,但是理学家也讲物性;天道即理或天理。性与天道问题本是孔门高弟子贡所不可得而闻的高深的哲理,而在理学家那里却成了经常探讨的问题,理学的诸多重要范畴大都是围绕着“性与天道”而提出的。“性与天道”之所以能够成为理学的中心议题,是因为理学是在经学、佛学、道教结合的基础上孕育而来。如果没有隋唐佛学的发展及佛学对哲学问题的探索,是不会出现宋明理学言心言性的情况的;如果没有道教的长期发展及其思想的影响,是不会出现宋明理学论究太极、先天的情况的。再如在“明初朱学统治的确定”章中,邱汉生对《性理大全》、《四书大全》和《五经大全》这三部《大全》的修过程、思想内容及在理学发展史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明初这三部大全的编辑和颁布,标志着理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朱学的成书编集在《大全》之中,朱学的理学思想被奉为“一道德而同风俗”的理论指导,八股取士,代圣贤立言,必须以《大全》为依据。《大全》的颁行,其意义犹之刘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著作
学术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