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号远洋货船
1965年交付使用的万吨级远洋船
东风号远洋货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该船由江南造船制造,1965年交付使用。
摘要
东风号的总长为161.4米,船宽20.2米,船深12.4米,载重量1.3488万吨,排水量1.7182万吨,该船的船体采用了国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结构材料,主机采用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8820匹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机。装置了比较新型的废气锅炉供汽的蒸汽透平发电机组,通讯导航设备和舱室空气调节装置等。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概述
“东风”号的船型为单螺旋桨,双层纵通甲板,长楼,艏柱前倾,部巡洋舰式,具有中部机舱中部甲板室,有高裕干舷的钢质柴油机远洋货船。设计水线长152.5米,二柱间长147.2米,设计吃水8.46米,载货量10000吨,每小时航速度17.3海里,能在海上连续航行40昼夜,远航至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东风”号为载运一般货物的远洋干货船,船上设有878立方米的冷藏舱及1145立方米的液货舱,能载运少量的冷藏货及液货。同时,在货舱内设有止移板设备,必要时可以载运散运谷物。在第二、三舱设有60吨重型吊杆1根,可以吊装重物。在第一货舱设有防爆措施,可以装运一般易燃易爆物品。
至1960年底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50%。由于过分强调所用器材设备立足国内配套,“东风”轮的装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而陷于停顿。1965年6月,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试制的主机经过运转550小时的试验验收后投入使用。以后,“东风”号货轮又在国内沿海试营运两年,于1967年重载航行于大连市,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技术鉴定组验收并同意该船可航行远洋。“东风”轮建成后,可以从上海出发,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途不加燃料而直达英国伦敦,燃料消耗量\装载量等都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历史背景
重点项目
1958年,中原地区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万吨远洋船,被列为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当时,ds 把设计任务交给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设计人员仅用3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比过去5000吨货船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4以上。年末,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委托一机部所属的江南造船承造,双方于1959年1月正式签订了协议书。
江南造船厂修造过许多船,但建造中国国内自行设计的万吨船还是第一次,根据当时的设备、技术状况,困难是很多的。1959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第一道工序放样就遇到放样楼场地不够长,无法进行线型放样的难题。放样工人们经过研究,采用按比例缩小3/4的方法,解决了场地问题,并采用了线型活络多用样板,替代单用样板,既提高工效,又节省材料,结果用12天时间完成原计划15天的放样下料任务。
学习经验
在进入船体装配之前,有关技术人员参阅了数百份图纸资料,并研究学习苏联的造船经验,采用三岛建造法代替过去的双岛建造法,使万吨船底板一上船台,即可分三路同时施工,从而大大加快装配速度。当万吨船分段进入船台装配大合龙,船体车间立即派出全国先进集体严纯辉小组等分别担任前、中、后三岛的装配任务,开展劳动竞赛。工人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大胆改进装配工艺,创造了隔舱的傍板相互对准水线吊装的定位方法,使装配工效提高4倍多。
技术难题
万吨船有3根人字杆秆,每根高20余米,重20余吨。当时江南造船最大的吊运设备是40吨高架汽车起重机,高架吊车高度只有30米,实际只能吊28米,而桅杆和船台以及船体甲板加起来的高度超过30余米,因此吊装人字桅杆成了重大技术难题。经过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运用平衡木的原理,把桅杆吊到甲板上,然后在底脚处烧“马”稳住,再用卷扬机慢慢地拉直竖起来,一次吊装成功。
开工建造
正当万吨船开工建造之时,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号召全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造船安装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前完成万吨船主机轴系拉线、照光、安装任务;电气工人安装成航海仪器电罗经;坞吊工人创造了以砂箱代替楞木的下水新方法,改进了新船下水工艺。据统计:江南造船围绕万吨船生产技术关键,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设计和工艺180余件,大大促进了造船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万吨船主要结构的焊缝优质率达到98%以上,节约钢材43.5吨,船壳建造成本降低5.5%。
大船下水
大船下水需要潮水配合。有关方面测算:1959年4月26日黄浦江有大潮水。因此,工厂领导的意图是万吨船于4月26日下水,船台周期60天,比1958年建造5000吨“和平28”号的70天船台周期又缩短了10天。当时,造船工人们劳动热情高涨,他们屈指一算,4月15日也有大潮,因此要求把下水日子再提前11天,船台周期为49天。工厂领导经过慎重研究,最后正式确定:万吨船定于4月15日下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下水前的工作于4月13日提前准备完毕。
下水盛典
1959年4月15日下午,江南造船为国内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船举行下水盛典,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孺子牛和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副市长z大会上,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上海市海运局的领导以及各兄弟单位的嘉宾等参加了下水典礼。上海市海运局领导代表交通部宣布新船命名为“东风”号的决定。
建造过程
“东风”号的胜利下水,上海《解放日报》、《新闻日报》、《文汇报》以及《人民日报》等分别用头版头条醒目标题和较长篇幅作了“东风”号下水的报道,喜讯传遍全中国,全中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设备落实
“东风”号是全中国大协作的产物。船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材,是冶金部钢铁研究所与鞍山钢铁集团共同研究成功,由鞍钢生产的。船用主机是上海沪东造船厂试制的中国第一台8820匹马力的低速柴油机。船用电罗经是上海航海仪器厂试制的中国第一套电罗经。其它船用辅机、仪表仪器等配套设备的协作单位涉及全中国18个部、16个省市所属的291工厂和院校,这些协作单位为“东风”号提供了2600多项器材和设备,其中包括40余项新试制的船用产品。“东风”号下水后进行设备安装阶段,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50%。至此,由于配套设备的影响,设备安装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而陷于停顿。
施工设计
1962年8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交通部、三机部等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就“东风”号试制的设计、设备配套等问题作了研讨。会议决定适当降低原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配套设备以国产为主,适当采用少量的国外产品。经国家科委审查决定,立即着手修改技术设计,成立技术鉴定工作组、设备配套工作组和8820匹马力柴油机技术工作组。
安装施工
1963年2月,技术设计的修改工作全部完成;1964年7月,施工设计已基本完成,配套设备已大部分落实,安装施工继续进行。1965年6月,沪东造船厂制造的8820匹马力船用低速柴油主机运到江南造船。该机重达400余吨,当时江南造船厂还不具备整机吊装的条件,经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多次研究,最后定出拆装方案,采用将柴油主机分成三大件,在吊杆船前舱压载水,将主机稍加横倾的吊装方法,完成了主机的吊装任务。
系泊试验
1956年8月,“东风”号的机舱辅机和设备进行系泊试验,获得成功;10月,8820匹柴油机以及所属辅机和设备码头试验提交完毕,各种压缩式制冷机以及附属辅机设备也结束了系泊试验,提交验收。10月5~15日,“东风”号在长江口进行轻载试航、技术鉴定工作组成员随船试验,多次进行技术检查和分析,认为从轻载试航的技术状态来看,“东风”号已具备重载试航的条件。同年12月14日,“东风”号离开上海港在长江口调整导航仪器试验;15日离长江口北上;16日下午到达青岛市。在青岛载货9806吨、油684吨、淡水1184吨,吃水平均为8.46米,排水量为17082吨,符合重载试航要求。在国家验收委员会成员的主持下,“东风”号于20日离开青岛出海进行各种试验,至28日,各项试验结束,返回上海港卸货。试航途中,两次遇到9级强风,但仍全部完成国家鉴定大纲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船速达到17.3海里/时,超过了原设计16.65海里/时的要求。技术鉴定工作组经过认真细致的鉴定后,认为“东风”号的设计和建造是成功的,主要性能及质量是优良的,可以交付使用。
竣工交船
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竣工交船。翌年,经国家船舶检验局检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人物
许学彦院士出生在郑陆桥北夏墅村,父亲是当时少有的大学——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的毕业生。
后来,“七七事件”发生,日寇打到了常州,许院士和三个弟弟一路辗转逃往内地,最后在后方有名的贵阳国立十四中读完了高中。升学时,他填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浙江大学机械系等四所学校,并且全部录取了重庆交通大学也就是当时迁至内地的上海交大,许院士父亲的母校。从此以后,许院士把精力都倾注在造船上。
20世纪50年代末,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20世纪70年代又主持设计了著名的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测量船”。设计‘东风号’正是大跃进时期,为了按照要求压缩时间,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下厂设计又遇上大热天,他住在船队旁的草棚里画施工图。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都是手算。
社会影响
“东风”号建成后,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情祝贺。1966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外宾到“东风”号参观,对“东风”号予以热情赞扬。美国黑人领袖罗伯特·威廉参观后激动地说;“这艘中原地区自己造的船,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物质成就,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一位非洲朋友赞叹道:“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工人面前,无论多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东风”号在航运中,许多想念祖国的海外侨胞都把它当作是祖国的领土。每当船到一个港口,当地的侨胞纷纷来船上与祖国亲人相见。“东风”号的建造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给造船工业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摘要
概述
历史背景
重点项目
学习经验
技术难题
开工建造
大船下水
下水盛典
建造过程
设备落实
施工设计
安装施工
系泊试验
竣工交船
科研人物
社会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