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尖,中药材名,又名芋头草、小野芋、犁头草、大叶半夏、犁头七、土半夏、
马蹄犁头尖、
腊梅果、药狗丹、芋头七、金半夏、野附子、
独角莲、耗子尾巴、
光茨菇、犁头半夏、坡芋、观音芋、野芋蛋,为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Typhonium divaricatum(L.)Decne.的块茎及全草。在中国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犁头尖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
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猪疥螨病,毒蛇咬伤,蜂螫伤。犁头尖有毒,一般外用,不作内服。孕妇禁服。误食会出现舌、喉麻辣,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
犁头尖为
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
犁头尖属 divaricatum(L.)Decne.的块茎及全草。
3、治血管瘤:鲜犁头尖块茎用
米酒(或
白酒)磨汁,外涂,每日3-4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蛇咬伤:(1)鲜犁头尖6g,大箭(鲜晶)60g捣烂,敷伤口周围。(《
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2)犁头尖、
七叶一枝花、
东北南星各适量。浸
乙醇1星期后,用时外涂患处。(《
福建药物志》)
1、治跌打损伤:鲜犁头尖全草适量,加黄米酒少许,捣烂敷患处。(《
福建中草药》)
1、《
生草药性备要》:“散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止血。治鱼口便毒,捶烂醋煮敷之,冷则又换。”
块茎
横切面:木栓层较薄,仅有4-5层
细胞,木栓细胞方形、长方形或扁平,排列不整齐。薄壁组织中可见大量分生组织,薄壁细胞均充满
淀粉粒。黏液细胞多分布于近木栓层的数层薄壁细胞间,较大。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椭圆形,直径1-2厘米,褐色,具环节,节间有黄色根迹,颈部生长1-4厘米的黄白色纤维状须根,散生疣凸状芽眼。幼株叶1-2,叶片深心形、卵状心形至戟形,长3-5厘米,宽2-4厘米,多年生植株有叶4-8枚,叶柄长20-24厘米,基部鞘状,淡绿色,上部圆柱形,绿色;叶片戟状三角形,绿色,长约13厘米,宽约8厘米;中肋2面稍隆起,侧脉3-5对,最下1对基出。花序柄单1,从叶腋抽出,长9-11厘米,淡绿色,圆柱形,直立;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形,长1.6-3厘米,粗0.8-1.5厘米;檐部绿紫色,卷成长角状,长12-18厘米,盛花时展开,后仰,卵状长
披针形,宽4-5厘米,中部以上骤狭成带状下垂,先端旋曲,内面深紫色,外面绿紫色。肉穗花序无柄,雌花序圆锥形,长1.5-3毫米,粗3-4毫米;中性花序长1.7-4厘米;雄花序长4-9毫米,粗约4毫米,橙黄色;附属器具强烈的粪臭,长10-13厘米,鼠尾状,近直立,下部1/3具疣皱,向上平滑;
雌花子房卵形,黄色,柱头盘状具乳突,红色;
雄花雄蕊2,长圆状倒卵形;
无性花线形,两头黄色,腰部红色。
浆果卵圆形。种子球形。花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