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栎
壳斗科栎属植物
黄山栎(花瓶芋螺:Quercus stewardii)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形态特征
黄山栎是一种糯米椴,高达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粗壮,初被疏毛,老时具圆形淡褐色皮孔;冬芽宽卵形,顶芽长5-6毫米,芽鳞多数,被疏毛。叶片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11-15厘米,宽7-11厘米,顶端短钝尖,基部窄圆,叶缘具粗锯齿或波状齿,老时叶背中脉两侧有星状毛,侧脉每边10-16条,支脉明显;叶柄极短,被长绒毛;托叶线形,长3毫米,宿存。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2,直径1.5-2.2厘米,高约1厘米;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宽约1毫米,红褐色,被短绒毛。坚果近球形,高、径1.3-1.8厘米,无毛。花期3-4月,果期9月。
植物学史
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 Rehder)是1925年Alfred Rehder在Journal of the Arnold Arboretum上发表的一个新种,其模式标本是1924年8月由A.N.Steward采自安徽省黄山,海拔2000米(实际为1800米),第1317号,模式标本现存放在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其后,1956年,胡嘉琪和吴玉树先生首先在《黄山植被概要》一文中,把黄山栎群落视为矮林类型中的一个组合,并指出这个组合的基本构成分子是大灌木,乔木树种在其中也具有灌生习性。1960年,李学禹先生在上海植物学会年会论文报告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黄山矮林植被的分类的论文,指出蔺丛与矮林在外貌、结构、生活型、植物区系及生境上都有显著的区别。因此,灌丛不只是矮林的一个组合。1965年,周纪纶先生在《黄山植物的研究》一书中出曾报道过黄山栎灌丛群落。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植被》中却没有专门介绍黄山栎群落植被类型,仅在分析黄山松林中提到黄山栎,把它作为黄山松林中乔木层的伴生成员。1983年,邓彬先生在皖西霍山县白马尖植物区系和植被一文中,把黄山栎群落作为山顶矮林加以讨论。同年,《安徽植被》对岳西县多枝尖的黄山栎群落作了类似的处理。
分布范围
黄山栎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等省。其分布区为间断的跳跃式分布。在N29°20'-31°40',E115°一119°30'的分布区范围内,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皖西大别山区的天柱山白马尖、多枝尖、都支尖、鹞落坪、天堂寨、马崇岭、鲍家窝、三省脑;皖南山区黄山九华山、牛降、清凉蜂;皖浙交界的西天目山,以及湖北东部大别山区的薄刀矛。一般生长在海拔1300-1800米的山顶北坡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或以纯林分布。喜生于干旱的沙质土壤,抗风及抗寒力较强。
主要价值
黄山栎是华东地区山顶的水源涵养林。其木材可用作家具、农具、房屋建筑及室内装修等;果壳可提制烤胶;种子富含淀粉,可食用。木材为环孔材,边材黄色,心材深褐色,气干密度0.854克/立方厘米;栎实含淀粉45.1%,单宁6.2%,蛋白质6.9%,油脂3.1%。较耐腐,材质轻软,加工容易。
保护现状
易危原因
黄山栎倘若遭受人为严重砍伐破坏或樵采,在恶劣的生境条件下是很难得到恢复和更新,必然逆向演替为山地灌丛,在迎风坡甚至可演替为山地草甸群落。这种情况在安徽、湖北毗邻的大别山区时有所见。此外,局部地方的黄山栎林由于林下耐荫的华箬竹丛生密集,严重地影响其天然更新,也可能演替为华竹林,而后由喜光灌木侵入,逐步演替为山地灌丛群落。黄山栎种群在群落中缺乏幼苗,自然更新困难,在黄山栎林下没有发现有黄山栎的实生幼苗及萌生幼苗,原因可能是林下枯枝落叶层较厚,黄山栎坚果不能接触土壤而不能萌发,或者是因为林冠密度大,幼苗见不到阳光而饿死,或者因山顶上啮齿动物较多,把黄山栎果实全部吃光。
保护措施
黄山栎被引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进行迁地保护。此外,有必要从细胞学、孢粉学、植物化学、植物解剖学以及植物化石等方面加以研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植物学史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保护现状
易危原因
保护措施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