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男,1954年生于
南京市,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周宪的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
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周宪的文化现代性研究和视觉文学研究在国内学界有较大影响。曾获省部级科研一、
二等奖。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高等院校优秀博士论文。主持(过)社科基金重点、年度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
周宪曾多次出国访问讲学,到多所国外知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发言。周宪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法国阿尔都瓦大学(2009-10),担任
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前往美国
洛克菲勒基金会项目
意大利伯拉吉奥中心驻所研究(2000)、担任
崇实大学外国人教授(1994-95)。
周宪主持了多项重要课题,包括2017年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美学经典及其中国传播接受比较
语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21;2012年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攻关课题“当代中国转型期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19;2006年的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从现代到后现代”,项目编号:06AZW001;以及2001年的“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文化现代性研究”,项目编号:200007。
周宪的著作包括《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
20世纪西方美学》,《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等。此外,他还出版了多部专著,如《
文化间的理论旅行》,
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第三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美学是什么?》(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版;《从文学规训到文化批判》,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
高教社2014年版;《走向创造的境界》,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文化研究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审美现代性批判》,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性的张力》,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宪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如《王广义的中国波普艺术图像学》,《
学术月刊》2018年第1期;《视觉建构、视觉表征与视觉性》,《
文学评论》2017年第3期;《小说修辞如何关乎伦理?》,《读书》2017年第4期;《从“沉浸式”到“浏览式”的阅读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换种方式说“艺术边界”》,《
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审美回归之路》,《
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文学研究与研究文学的不同范式》,《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3期;《从舞台到街角:舞蹈现代性的思考》,《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时代碎微化及其反思》,《
学术月刊》2014年第12期;《关于跨文化研究中的理解与解释》,《
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5期;《艺术现代建构的文化逻辑》,《
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紧张》,《
文艺研究》2014年第5期;《从形象看视觉文化》,《
江海学刊》2014年第4期;《从异面看同相:关于艺术和科学》,《学术界》2014年第3期;《在知识和政治之间》,《读书》2014年第2期;《当代设计观念的哲学反思》,《装饰》2013年第6期;《福柯话语理论批判》,《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剪不断理还乱的艺术边界》,《
学术月刊》2012年第11期;《当代视觉文化与公民的视觉建构》,《文艺研究》2012年第11期;《经典的编码和解码》,《
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文学理论范式:现代和后现代的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易卜生和蒙克的中国镜像》,《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1期;《美学的危机或复兴?》,《
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布莱希特的中国镜像》,《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关于解释和过度解释》,《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跨文化研究:方法与观念》,《学术研究》2011年第10期;《身体表征:从美到极端》,《
文汇报》2011年11月7日;《意识形态:从“自然化”到“陌生化”》,《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速度政治与空间体验》,《文化研究》第10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
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传媒文化:做什么和怎么做?》,《
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从同一性逻辑到差异性逻辑》,《
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重心迁移:从作者到读者》,《文艺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