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牛耳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牛耳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牛耳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金河林业局牛耳河林场施业区内,整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3′50″~122°31′28″,北纬51°23′57″~51°35′09″。总面积17525.14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10718.34公顷,湿地率61.16%。
内蒙古牛耳河国家湿地公园与上游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结构完整的牛耳河河流湿地保护系统,为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湿地公园区域内地貌可以分为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3种类型,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由东向西可划分为浅丘、丘陵低山和中山,西侧有多波状丘陵。在低山或中山部分,地势较平缓,15°以内的缓坡占到80%以上。阳坡比较陡峭,阴坡比较平缓。湿地公园范围内属剥蚀台原区,以块状中低山、褶皱中低山冲积平原和低河漫滩为主。地势比较平缓,坡度为0°-21°,坡向南、西、北,坡位中、下。
气候特点
湿地公园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
水文
湿地公园内主要水体为牛耳河及其上游河段昆纳河。牛耳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是激流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主脉北段西坡三望山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河长约115公里,一般河宽80~100米,水深0.6米,流速2米/秒,流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自东向西横贯整个湿地公园,公园内流程约80公里。
资源情况
湿地资源
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为10718.34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1.16%。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为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两个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四个湿地型。
植物
湿地公园植物区系成分以东西伯利亚植物区成分为主体,同时,还含有蒙古植物区成分、东北植物区成分及华北植物区成分,具有植物区系成分混杂的特点。据调查及相关资料统计,湿地公园内共有植物95科274属549种。
动物
湿地公园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按照动物地理区划,湿地公园的动物属古北界,为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动物。据调查及相关资料统计牛耳河中国湿地公园有动物32目70科261种。
开发建设
湿地公园根据上级单位和总体工作的要求,共设立4个股,设立5处保护管理站,分别为萨河桥保护管理站、牛耳河大桥管理站(科研监测中心)、吉亚保护管理站、旭光保护管理站、阿山管理站协同配合湿地公园管理处的工作,共同维护和建设湿地公园。园区大门处建有办公楼一座、宣教中心一座。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划的理论与原则,结合牛耳河湿地资源分布特点,金河林业局将牛耳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湿地保育区总面积9332.6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53.25%,主要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须的保护管理活动。恢复重建区总面积5756.03公顷,通过植被恢复、牛轭湖水系连通等恢复工程,逐步恢复湿地公园周边山体裸露区域,并连通现有的河流水系与牛轭湖,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湿地宣教展示区总面积541.23公顷,通过建设宣教展示区,为进入湿地公园的科考人员提供更便利的科研条件,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合理利用区总面积1860.41公顷,主要建设项目有牛耳河风景园、生态露营地、野外拓展基地等。管理服务区总面积4.73公顷,包括公园的管理机构、服务接待以及医疗设施。
生态价值
湿地公园项目的实施是对牛耳河流域内汗马自然保护区范围以外的湿地资源以及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与汗马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结构完整的牛耳河河流湿地保护系统,将为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进一步提高牛耳河流域区域乃至整个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线路
湿地公园内交通便捷,牙林铁路、X324县道从湿地公园穿过。
火车站:牙林铁路牛耳河站
公路:X324县道牛耳河镇或牛耳河林场牛耳河中国湿地公园(导航地址)。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特点
水文
资源情况
湿地资源
植物
动物
开发建设
生态价值
交通线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