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是
担子菌门门下
蕈菌目的一科。该科包括丝膜菌属、环鳞伞属、
盔孢伞属、裸伞属、滑锈伞属、丝盖伞属、白丝膜菌属、罗鳞伞属等属。大多数物种有毒或不宜食用,也有部分物种可食用。丝膜菌科是全球分布的有菌褶的
蘑菇科之一,包含超过2100个物种。
形态特征
主要特征是具有丝状保护膜保护菌褶及暗色孢印。
分布范围
在中国,丝膜菌科的物种广泛分布于各地,如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等地。
应用范围
部分物种可食用,如
球根白丝膜菌、白紫丝膜菌、阿美尼亚丝膜菌等,还有部分物种具有抗癌作用。
下级分类
球根白丝膜菌(球根蘑 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 (Alb. et Schw.) Sing. )
可食用,干品具香气。是树木的
外生菌根菌。此菌柄基部明显膨大近球形,具丝膜,却孢子印污白变浅色,故Singer建立白丝膜菌属(Leucocortinarius)。在东北
兴安岭针叶林区分布比较广泛。可收集利用。
白紫丝膜菌( Cortinarius albovilaceus (Pers. : Fr.) Fr. )
可食用,也有记载怀疑有毒,注意采食。与树木形成外生
菌根。
分布:西藏黑龙江
阿美尼亚丝膜菌( Cortinarius armeniacus (Schaeff.) Fr. )
可食用,此种在欧、美洲也记载食用。与
铁杉,松和栎等树木形成多生菌根。
蜜环丝膜菌( Cortinarius armillatus (Fr.) Fr. )
据记载可食用,味道很好。属
外生菌根菌,可能与桦、栎及杨等树木形成菌根。
分布:内蒙古西藏
布里丝膜菌(
布里丝膜菌 Cortinarius bulliardii (Pers. : Fr.) Fr. )
托柄丝膜菌(托腿丝膜菌 Cortinarius callochrous (Pers.) Fr. )
可食用,味较好。此菌自然产量较大,常常群生,稀丛生。又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掷丝膜菌( Cortinarius bolaris (Pers.) Fr. )
据记载有毒。与树木形成菌根。
牛丝膜菌( Cortinarius bovinus Fr. )
可食用,此菌往往野生量大。试验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
肉瘤180抑制率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此种为树木的
外生菌根菌。与
云杉、
冷杉属、
铁杉等树木形成
菌根。
分布:新疆西藏
白球基牛丝膜菌( Cortinarius bulbosus Fr. )
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食毒不明。
蓝丝膜菌(蓝紫丝膜菌 Cortinarius caerulescens (Schaeff.) Fr. )
可食用,味较好。属外生菌根菌,可与栗、栎、
山毛榉树等树木形成菌根。
栗色丝膜菌( Cortinarius castaneus (Bull. : Fr) Fr. )
分布:云南西藏
黄棕丝膜菌( Cortinarius cinnamomeus (L. : Fr.) Fr. )
可食用,是
云杉、松、柳等树木的外生菌根菌。此菌试验抗癌,对小白鼠
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
亮色丝膜菌( Cortinarius claricolor (L. : Fr.) Fr. )
可食用,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分布:黑龙江吉林
粘柄丝膜菌(趟子蘑、油蘑、粘腿丝膜菌 Cortinarius collinitus (Pers.) Fr. )
可食用,味较好,
东北地区林区分布广泛,产量大,通称趟子蘑,曾收集市销。此菌与
壳斗科的一些树木形成
菌根。试验抗癌,对小白鼠
肉瘤180抑制率为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
棕丝膜菌( Cortinarius cotoneus Fr. )
黄花丝膜菌( Cortinarius crocolitus Quél. Cortimarius triumphans Fr.)
树木的外生菌根菌。食、毒不明。
较高丝膜菌( Cortinarius elatior Fr. )
可食用,
东北地区林区多产,并收集销售。试验抗癌,对小白鼠
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属树木的外生
菌根菌,与松、柳等形成菌根。
雅致丝膜菌(
缘纹丝膜菌 Cortinarius elegantior Fr. )
分布:四川西藏
光黄丝膜菌(光亮丝膜菌 Cortinarius fuigens (Alb. et Schw.) Fr. )
可食用,为树木外生菌根菌,可与栎形成菌根。
分布:四川
尖顶丝膜菌( Cortinarius gentilis (Fr.) Fr. )
此种剧毒记载中毒可致死,其毒性可能属于奥来毒素(orellanine),潜伏期大约2-3天,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另外属树木的
外生菌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