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科
朱清科
朱清科,男,出生于1956年10月,宁夏固原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及复合农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
人物简历
教育背景
1978年2月~1982年1月:北京林学院水土保持学院读大学,获农学学士
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
1999年8月至2001年4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
1982年1月~1999年8月: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兼任防护林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水土保持教研室主任。
2001年4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学科群负责人。
2004年10月至2011年11月曾兼任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
2004年10,兼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005年,兼任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
2006年,兼任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
教学工作
本科生
本科生主讲课程:《水土保持原理》、《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计算》、《水土保持研究法》、《人文地理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
研究生
研究生讲授课程:《水土保持原理》、《流域管理信息系统》、《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农林复合系统栽培与经营》、《数字流域》、《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高级自然地理学》
科研课题
已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攻关专题、省部级重点课题、国际合作等项目39项,其中主持“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等各类课题20余项,主要包括“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黄土高原南部台过渡区(淳化)高产型粮果林发展研究”、“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及功能持续提高技术研究与示范”、“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八五”、“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主持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困难立地工程造林技术研究”研究,参与完成了多项省部级项目及中奥、中澳、GEF等国际合作项目。现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课题“黄土及华北石质山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黄土丘陵严重侵蚀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专利8项。
方案编写
(1)参加完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调研、起草、修改工作(国务院已正式发布)。
(2)参加完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林业专题调研报告的调研、撰写等工作。
(3)参加完成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科技支撑实施方案”、“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撑”和“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科技支撑实施方案”等重大科技工程方案的编写工作。
(4)参加完成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96-007) “项目中期自评估报告”、“项目验收自评估报告”及其附件起草撰写等工作。
(5)参加完成了2116项目“林业生态工程构建及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项目可性行论证报告”的起草撰写和修改工作。
(6)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科技园区规划”、“2001年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指南”等农业科技计划方案的编写与修改工作。
(7)参加完成了“森林植被生态效益定位监测站网建设与研究项目可性行研究报告”、“中国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设情况”的起草撰写等工作。
(8)参加编写“十五”林业生态工程攻关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9)参加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起草和统稿工作。
(10)参加国家林业局《“十一五”林业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起草和统稿工作。
(11)参加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技发展顶层设计工作。
(12)参加国家林业局“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3)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4)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5)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学术著作
1.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朱清科、张岩、赵磊磊、秦伟、刘中奇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 《晋西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毕华兴、云雷、朱清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
3. 《10000个科学难题 农业科学卷》(吴常信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数据集》,朱金兆、朱清科、张建军、毕华兴、魏天兴、张学培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11月
5. 《陕西省水土保持志》(陕西省地方志编委员会编),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6. 《20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胡跃高主编),济南市:山东教育教育社,2004年6月,副主编
7. 《黄土区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经营技术》(朱清科、朱金兆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8. 《世界农业科技现状与趋势》(邓楠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11月,编委
9. 《21世纪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邓楠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11月,执行编委
10.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林业项目成果汇编》(江泽慧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4月,编委。
11. 《科技风景线》,(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5月,参编。
12. 参编《黄土高原治山技术研究》(朱金兆、松冈广雄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3月,编委。
13. 《黄土高原沟壑区综合治理及其效益研究》(王佑民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出版(参编)
14. 《北方经济林栽培》(霍转业、赵百选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6月,副主编。
15. 《黄土高原沟壑区综合治理开发技术与研究》(王正秋主编),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技术专利
1. 获发明专利:“豆科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
2. 获发明专利:“林木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
3. 获发明专利:“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
4. 获发明专利:“由数码照片估计植被盖度的方法”
5. 获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数码照片估算植被盖度技术的脚架”
6. 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土壤样本分层采样装置及套头”
7. 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原状土抽样装置”
8. 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植被盖度估算软件[简称:VCAP] 1.0
获奖
1. “北方防护林经营理论、技术与应用”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2.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证书号:2012-2-011-R4。2012年获延安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证书号:2011-特-85-R4
3. 参与主持的“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9年获得“全国野外工作先进集体”
4. “黄土区基于水平衡的水土保持林草覆被及林分结构设计技术”2007年获首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 “黄土高原与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6. “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1998年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7. “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及功能持续提高技术研究与示范”,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奖(第二完成人)。
8. 应用Fuzzy中心逐步修改聚类法,对陕南山区封山育林立地条件类型评定,水土保持通报,(5),1990年获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首届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完成)
9. 淳化泥河沟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优势分析,1996年获陕西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
10. 博士论文“黄土区高效农林复合系统结构与调控技术研究”获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11. 获“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农、医、信息领域“优秀撰稿人”
12. 获“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农、医、信息领域“突出贡献奖”
13. 获第十届宝钢优秀教师奖
14. 获政府特殊津贴
15. 获北京市“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标兵”称号
16. 获北京林业大学“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
17. 获国家林业局“科技服务林改先进个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历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社会兼职
教学工作
本科生
研究生
科研课题
方案编写
学术著作
技术专利
获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