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洞正西100米处有一“仙人石”,长宽各百米,上有仙人脚印,仙马蹄印。 1967年焦家庄在村东北修一容量为9万立方的小型水库,需用石头护坡。
内容简介
据当代作家
田茂泉介绍说:焦家庄建村在清
康熙之前,焦家庄原名于家泉(因村西有甘泉常流而得名)。传说有两位不速之客由外地至此,并有大队人马随后,为首者是焦氏二兄弟,名日
焦龙、焦虎。他们依据自己的姓改村名为焦家庄。
清代康熙年间,焦家庄村属棋山保;民国初年,属颜庄区;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制,焦家庄仍属颜庄区;1946年改为棋山乡;1947年下半年李学玉被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50年,棋山乡改名为学玉乡;1955年,本村归属郑王庄乡;1958年10月,郑王庄乡改为郑王庄人民公社;1959年2月并入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为办事处,焦家庄属颜庄办事处棋山乡;1985年10月撤处并乡属里辛乡;1995年10月,里辛撤乡建镇2012年11月撤镇改街道办事处。属里辛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焦姓人家之前有大部分
于姓人家,焦姓人家被灭后,渐有李、陈、吴、刘、任、卢姓氏入村。据资料记载,陈姓由莱芜陈盘龙、
吴姓由墨埠、
任姓由任家洼迁入。解放初期焦家庄村仅40多口人,到1958年80多口,至1970年达到顶峰330多口。至今又降至200多口人。
焦家庄的土壤村南村北各不相同。沙地在南岭,自古盛产花生。
河北省面褐土可种小麦、玉米。解放初至70年代,由于生产设备落后,土质虽好,但粮食产量并不高。那时以种谷子、
番薯、大豆为主,人民的温饱得不到解决,眼看着土地没饭吃,以地瓜为主食,地瓜叶为副食。
焦家庄的植被除南岭野生
酸枣、
荆棘之外,大部分为人工植被。
河南省除山楂园、苹果园外,大部分是
大叶杨、
小叶杨、杂交杨、柳树等,槐、榆、、核桃、梧桐树间而有之。村内绿树成荫,果木相间。
焦家庄自然资源较丰富。建国前有可利用土地300来亩,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荒山荒滩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土地得到充分利用。1972年焦家庄30多名劳力准备移河造田,奋战了两个冬春,后来颜庄人民公社抽调兄弟单位的精干力量助战,终于打开南岭,移河成功。1976年全公社人民帮助焦家庄村整地造田,奋战一个冬春,使一块块平地,一层层梯田,展现在人们面前。排水沟、机耕路笔直纵横,从此焦家庄村再没有一块碎小陡坡地片了。
1978年
改革开放以后,在黄崖头下打了一眼直径25米的大机井,并架上了渡槽,水足粮丰。每年能卖给国家余粮14000多斤。
1983年一场洪水冲垮了河堤,部分良田被毁,又是人民公社组织了力量重修河堤。从此,河水再也没有泛滥。后来随着治理棋山,里辛镇又重新修堤,使河堤更加万无一失。
焦家庄人口虽少,但文化生活相当丰富:解放初,常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评书、杂技)。20世纪60年代初,本村评书爱好者陈龙叶自制
渔鼓,常趁农闲季节义务表演评书。文化大革命期间,本村老艺人李兴运组织青年文艺爱好者办起了
庄户剧团,并四处演出,特别火爆。
20世纪60年代初,本村集体办起了粉坊、香油坊,生意十分红火。焦家庄粉皮、
粉条是远近出名的,至今粉坊、香油坊依然不衰。
焦家庄人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反抗精神。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在郑王庄安据点,常常出入本村。村民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与日本鬼子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1947年7月,
莱芜战役打响后,本村有三人参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民工推着木车,冒着硝烟支前。焦家庄村1945年1月建立党支部,在反对国民党还乡团迫害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焦家庄人对教育事业非常关心。虽然本村小学1975年才建立(之前都是在棋山观上学),村里没有校舍,但村民们主动让出房子五间作教室。1978年在村东盖起了石头到顶的黑瓦房12间,并开辟了一亩多地的操场,学校办得红红火火。1981年春天,村小学合并到棋山观东岭,村里花8万元钱在棋山观东岭盖起了高标准校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焦家庄村村民渐渐摆脱了贫穷,村里在公路边划了宅基地,村民纷纷盖起了红瓦房,村里架上了高压线。从此,本村抽水、照明、
加工业都用上了电。
1993年1月,莱芜地级市建立以后,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劳力,又在村南老河道上,刨开土沙下挖十几米至沙石底,修了一条长150米的地下水道,人称地下拦河道。从此焦家庄村人安上电机,用取之不尽的清水浇开了幸福花,日子一天比一天强。
2002年,焦家庄人从村南岭根至岭顶,展开了在里辛镇党委组织下,治山治水的战斗,沙山岭上挖上了条条水平沟、果树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片美丽的花果山。
人文自然
焦家庄地质属
花岗石系地貌。地貌南陡北缓,南部为沙石山岭,北部属红粘土,地力肥沃。南北部由棋山河相隔。村庄坐落于河北岸,河宽处有百米,清水潺潺,鱼翔浅底。夏季两岸翠柳成荫。河南岭沟处有山泉,河北黄土崖下清泉常流,自古以来焦家庄人因饮甘泉而自豪。
焦家庄东邻棋山,南岭上建有佛洞,东西长约百米,宽约50米,分南北两石窟。北窟分东西两处,中间有一大殿(“文化大革命”中毁掉),大殿内有壁画,所画人物、神鬼栩栩如生。院内有石人石鼓。佛洞正西100米处有一“仙人石”,长宽各百米,上有仙人脚印,仙马蹄印。仙人脚印有大有小(小脚尖脚),仙马蹄印有深有浅。所传故事极具神奇色彩。
焦氏传说
据说,焦龙、焦虎安家后不种地不植桑,而是在棋山南大顶的“尖山子”安营扎寨,占山为王.一年,有一贼寇抢夺了皇姑,从“尖山子”西坡路过,被威震一方的焦氏二兄弟劫持,杀掉贼寇,留下皇姑当了压寨夫人。因触犯皇家律条,满门抄斩,从此焦家庄不再有
焦姓人家。1967年焦家庄在村东北修一容量为9万立方的小型水库,需用石头护坡。社员们扒坡取石,于村西北发现一特大青石坟墓,形如“油篓”,人称“
油篓坟”。内有两具尸骨粗壮高大。坟中有一方砖,用
朱砂写有文榜,内容与上文相同。坟内有铁索链两副。村西有一土崖,崖下有战壕,至今清晰可见。战壕距“油篓坟”百余米,早年村民挖土曾挖出
铜剑,并有大量尸骨,据考证,此乃官兵围困焦氏二兄弟时留下的古战壕。
距村五百米(村南岭顶)有一巨石,长宽各百米,像一口倒扣的大锅。巨石为一天然整体,无一裂缝。在巨石上面布满了人的脚印,有成年人的大脚印,也有儿童的小脚印,还有些是古代女人的尖脚印。马蹄印也清晰可见。据说这是棋山柯烂中的仙人们对弈完毕来此一游留下的。.传说当时有一仙姑正做针线,见来众仙,便前往迎接,不料,仙马见来者是红装,惊慌而逃。仙姑恐丢马失理,腾空翻身轻落马背,仙马横空一通电光,直奔西南仙人们昂首远眺高呼:“等一等……”霎时间,天空乌云滚滚,狂风大作,仙人乘风腾云,消失在西南天边。仙人石上只留下了颗颗印痕。
佛洞
佛洞分南北石窟。南石窟在院
南岩石崖上,有东西两处。西处有两个
佛龛。其一面北,高1.1米,宽0.83米,进深1.35米,佛台高0.2米。其二面东,高l米,宽0.9米,进深0.38米。原分别置观音菩萨和白衣奶奶
塑像。东石1个,面北,原置观音菩萨像。
北石窟有东西两个石龛。东石龛北面有佛台,内东墙有一小龛。龛门外上方刻有水槽。水槽上阴刻着“大小”两个楷书小字。原供何佛不详,后供蚕姑神。,西石龛北墙处佛台高0.5米。东墙有一小袭。佛台沿上有“尸之八经”字样。北墙上刻有“观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壬十二月三十日毕”字样,楷书阴刻。西石龛门外左侧有两处石刻。第一处高1米,宽0.6米,为“圣宋八军守门,
大观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字样。第二处高0.5米,宽0.3米,有“土石匠潘巡,口口”等字样,均为行楷,阴刻。东西石龛之间原有三间大殿,院东西南三面均有庙房,今建筑全无(“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院内有石鼓、石佛像,石鼓较大,而石佛的头早已不知去向,右膀被敲去,在被敲掉的痕迹中间有一圆形光滑的洞穴。据说:建庙不久,半夜三更、夜深入静时,院内便传出咚咚击鼓声,使看庙人不能入眠,惊恐不安。而后,请一老道来探查,老道讲:此乃佛洞一大景观也,如此灵气长存。从此,夜半鼓声无人惊恐,以至变惊为喜,来庙进香者摩肩接踵。消息传开,一南方人得知此事,感到蹊跷,遂化装进院窥探,查明夜半响鼓非神灵而秘密在于石佛。是夜南方人便潜入院内,取下古佛头颅,无宝,又敲击石佛古膀,一颗耀眼明珠喷薄而出,金光闪闪,照亮了整个院落,上空出现了五彩云霞。贼人盗走珠宝,只留下石鼓和一个破损的石佛。从此,夜半鼓声不复再响。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录
吴文广
二、历任村支书
1948年-1949年 任佃先
1950年-1953年 任同先
1954年-1958年 任孝先
1958年-1959年 任清悟
1960年-1965年 任清涛
1966年-1970年 陈诗瑞
1971年-1977年 陈兴叶
1978年-1980年 任庚先
1981年-1983年 刘训文
1984年-1993年 吴兆才
1994年-1995年 任维才
1996年-1998年 吴兆才
1998年-1999年 陈兴叶
1999年-2000年 卢孝书
2001年-2001年 任绪宝
2002年春- 任维才
三、历任村主任
1945年-1948年 卢学汉
1946年-1947年 任明公
1947年春-1947年冬 任清潭
1947年-1948年 吴守重
1998年-2000年 吴召友
2000年-2002年 吴兆源
2002年- 任靖圣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任发先 (化名张明) 空军某部飞行大队政委(师级)
卢诗珩 南京粉末冶金厂党委书记(县级)
卢诗林 曾任莱芜市劳动局纪检书记,已退休
特产展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