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棠(?—1911),字澍甘,湖南桂阳人,其父
陈士杰是
曾国藩重要幕僚。陈兆棠累官至潮州
知府,因嗜好杀戮,被称为“屠伯”,后在广东革命党人攻克潮州时,被处决。
因科举屡次不中,陈兆棠买官而入仕途。在
云阳县县令的任上,陈兆棠治理颇有成效,还修建了大量的书院,颇受百姓爱戴。在担任大邑县县令任上,他因治匪有功,被知府调到崇庆州治匪,但因嗜杀,而渐令百姓畏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兆棠组建“两广棠字全军”进行剿匪,从一个文官完全转变为武官,之后,他在嗜杀上变本加厉。在担任
潮州市知府时,他在一天之内诛杀了三百人。
宣统三年(1911年),民军攻入潮州,潮州
知府陈兆棠被百姓抓获,处决时,身中19枪而死。
陈兆棠的父亲是
曾国藩幕僚陈士杰,曾担任过山东巡抚,陈士杰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请来了晚清大儒王运作为儿子的老师。多年后,陈兆棠和兄弟陈兆文又被带到了翰林院进修,当时人称“一家兄弟两翰林”。但他虽十分好学,可却始终无法科举得中,于是,最后他就直接买了个五品官准备赴任。
正当他买到了
兴文县县令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只好放弃官职为母守孝。待守孝满后,准备去盐局上任,父亲又去世了,他又奔赴家中守孝。守孝满后,陈兆棠立马又买了
云阳县的县令。
在担任大邑县令的任上,因当时大邑县盗风严重,陈兆棠一到便严肃整顿,短短一个月他就将土匪头子抓获,并就地正法。剿匪后,陈兆棠又办起了
平云书院,不久,他因治匪有功,被
知府调到崇庆州治匪。
上任崇庆州后,陈兆棠便着手训练官兵,很快就抓到了大量的匪徒,但陈兆棠对抓到的匪徒,不管罪恶大小,一律杀掉,一年就杀死了三百多个人,此时,百姓渐渐开始害怕陈兆棠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寇盗纷起,陈兆棠招募了一千五百人组成“两广棠字全军”前往治理,因征讨有功,后又奉命稽查
广东省全省,此时陈兆棠的士兵已有一万之多,他也从一个文官完全转变成了武官。在广东剿匪时,他要求乡间的贵族豪绅帮忙抓匪徒,抓到后送到他面前,无论罪恶大小,全部处死。三年时间,陈兆棠就残杀了三千多名“匪徒”,各地百姓民怨沸腾,但陈兆棠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将反抗之人全部列入了匪徒名单。他在担任惠州
知府时,一个月就残杀了一千多名无辜百姓,连他的恩师
王闿运都对他进行训斥,可他仍旧没有悔改,在担任
潮州市知府时,又在一天之内诛杀了三百人。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广东革命党人在全省范围内举行起义。11月15日凌晨,民军攻入潮州,潮州知府陈兆棠据府署抵抗,府衙的镇海楼也在火中塌。之后,陈兆棠在逃跑时,被百姓抓获,将他绑在竹梯上,梯顶挂着一幅标语“处决民贼陈兆棠以谢天下”,最后,他身中19枪才死,死前留下十二字遗言“不死于君,不死于国,死于因果”。
人性往往不是非善即恶,人性是极其复杂的,陈兆棠的一生就恰巧验证了这一句话,他是名门之后,却残忍至极,他治匪有功,却滥杀无辜;他捐钱兴办书院,却奴役百姓,杀人如麻,到最后,百姓怨恨他的暴行,全城百姓共同抓捕他。(文联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