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农场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的农场
海丰农场,因行政区域的改变而有两个含义,原指上海海丰农场,今指处江苏省大丰区境内东部黄海边的海丰农场,占地25万亩,合166.5平方公里。
农场简介
东北濒临黄海,西与上海农场、大丰区毗邻,南与大丰区接壤,南北长22.6公里,东西宽13.9公里。全场现有耕地12万亩,水域4万亩,居民点、道路及其他用地1.5万亩。
历史前沿
海丰农场建于1973年3月,原是上海市劳改局所属上海农场的一部分。即元华分场(含现在的新华管区)、下明分场、隆丰和安丰镇两地区、盐场以及未围南盐场草荡。从1973年3月~1975年3月,上海农场将上述地域分三次划给海丰县,土地总面积为182275亩。其中,元华分场、下明分场、隆丰和安丰两地区构成了海丰的老垦区,土地面积为114015亩。1975年,上海市在盐城市地区配合下,从老垦区向东围黄海滩涂24.2万亩。其中2.2万多亩划给江苏大丰区,4.6万亩划给上海农场,其余17余万亩归属海丰,构成了海丰农场的新垦区。1980年,将下明分场划给上海农场,老垦区面积减少4万亩。至1990年,海丰农场新老垦区共有土地36.06万亩。
地理环境
海丰农场土地因海水多年浸渍,氯化物盐类的含量较高。新垦区多为复式盐土,老垦区多为中盐土和轻盐土,少部分为脱盐土。高盐量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建场以来采用开河排水、引淡水洗盐和种植绿肥等办法改良盐土,减轻盐害。于五六十年代开垦的老垦区,建成了部分排灌系统。海丰县建场后,在老垦区又增开了引水河和排水河,疏浚和拓宽了部分河道;在新垦区开垦农田2.8万亩,开拓了引水河和排水河,建成了新垦区排灌水系。到1987年,海丰农场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备,对排水洗盐和引淡色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状况
种植业
海丰农场的作物有水稻、棉花、黄豆、大麦、油菜和田菁等。水稻连年种植,到1985年,平均亩产徘徊在118.5公斤到245.5公斤之间。1990年平均亩产提高到637公斤;棉花连年种植,1981年前,平均亩产18~55公斤。1988~1990年,平均每亩72公斤。1985年开始,扩大种植大麦、黄豆和油菜。种植大麦1044亩,1990年扩大到13502亩。亩产从44公斤增长到217公斤;1984年种植黄豆1111亩,1990年扩大到13370亩,亩产从35.5公斤增长到56公斤;1984年种植油菜1337亩,1990年扩大到3124亩,亩产从27.5公斤增长到106公斤。全场农业机械总动力11280千瓦,1988年起改变了经营承包种植,从农场职工承包种植,发展为当地农民承包种植。
养殖业
海丰农场畜牧以养猪为主,1990年,饲养量3224头,上市量2218头,水产现拥有养殖水面22805亩,其中精养鱼塘775亩,半精养鱼塘650亩,对虾塘4080亩,1990年,生产家鱼537吨,对虾276.16吨。对虾按销售合同交上海外贸出口。全年出口原值604万元。
工业
海丰农场工业,建场初期,只有一些为农业生产、职工生活和基本建设服务的加工业。到1987年,有场办工厂12个,部门办工厂8个,队办工厂9个,职工500余人。生产门类有建筑材料加工、机械、日用五金、服装、手钩、纺织、皮塑橡胶、食品饮料、化纤长毛绒玩具等。1988年开始,有海新饮料厂、胜利机械厂、海佳童鞋厂、海丰蜜饯厂、海丰织带厂、海丰针织厂、海艺标准件厂、海丰塑料厂等单位同市郊农场联营,将设备和人员迁往市郊。
基础设施
海丰农场先后开办13所小学,4所初中,1所完全中学,还开办了职工学校,电大辅导站,函授辅导站和宝钢技校等。教师由场内自己选拔、委托培训,学生入学率80%,总场有职工医院,分场有分医院或卫生所,基层有医务室。电影院4座,35毫米放映机4台,座机1台。图书馆1个,图书室68个,藏书10万余册。电视转播站1座。1973~1990年,国家拨款(总投资)累计3.4亿元。
职工构成
海丰农场职工大部分来自上海市的初高中毕业生,到1980年,农场共有职工33649人,是年年底,知青和郊县来的职工全部迁到郊县农场,留下二三千人都是从市区、当地和外地调入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及其家属子女。1982年,从新疆农垦系统转到海丰农场上海支疆青年9715人,1987年起,部分新疆上海知识青年转移到郊县农场。1990年全场有职工7284人。
参考资料
..2024-03-06
..2024-03-06
..2024-03-06
目录
概述
农场简介
历史前沿
地理环境
经济状况
种植业
养殖业
工业
基础设施
职工构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