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是中国各地普遍发生的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在沿江、沿海以及气候潮湿、冷凉的地区易于流行。该病害对大白菜的危害尤为显著,当其流行时,大白菜的株发病率可达80%~90%,导致产量减少30%~50%,并且病株不易储存。
病症表现
十字花科蔬菜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受到霜霉病的危害,主要影响叶片,同时也可能危害留种株的茎、花梗和果荚。成株期叶片发病通常始于下部或外部叶片,最初表现为淡绿色小斑,随后病斑变为黄色并呈现多角形,这是由于其扩张受到叶脉限制所致。在潮湿环境下,叶背面会出现白色至灰白色的稀疏霉层。当病斑转为褐色时,整片叶子会变黄并逐渐干枯。对于大白菜而言,包心期之后,病株的叶片会自外向内逐层干枯,严重情况下仅剩内心叶球。花轴受害后会肿胀弯曲,被称为“龙头病”,花器受害后会长时间不凋落,花瓣变得肥厚、绿色且叶状,无法正常结实。种荚受害后会缩小,颜色变淡,结实能力降低,潮湿条件下,花轴、花器、种荚表面会产生密集的白色至灰白色霉层。
病原物
霜霉病的病原物为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ies),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属。菌丝无隔膜,能产生吸器,吸器形状多样,包括囊状、球状或分叉状。无性繁殖时,通过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产生孢囊梗,基部单一不分枝,顶端二叉分枝4~8次,分枝处常有分隔,分枝顶端的小梗细长且尖锐,略微弯曲,每个小梗尖端附着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呈椭圆形,无色,单胞,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卵孢子,多数在发病后期的病组织内形成,留种株在畸形花梗皮层内形成的卵孢子数量最多。卵孢子呈黄至黄褐色,球形,具有厚壁,外表平滑或略有皱纹,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病菌菌丝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度为20~24℃,产生孢子囊的最佳温度为8~12℃,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7~13℃,侵入寄主的最优温度为16℃。
病害循环
在中国北方地区,卵孢子是春季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在没有冬季十字花科作物生长的地区,病菌以卵孢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的病残体内越冬。卵孢子只需经历两个月的休眠,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即可萌发侵染。卵孢子和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孢子或孢子囊萌发后可通过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植物。发病部位不断产生新的孢子囊,从而进行再次侵染,使得病害逐渐扩散。植株生长后期,病组织内的菌丝会分化成颈卵器和雄器,两者结合后发育成卵孢子。
发病因素
霜霉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措施。其中,气候条件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病害的出现和流行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湿度越高,病害越严重。最佳的温度范围为16~20℃,昼夜温差较大或天气变化频繁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田间的湿度越大,即使降雨量较少,病害的发展速度也会加快。此外,十字花科蔬菜的连续种植会使土壤中的病菌数量增加,导致病害发生更早且更为严重。如果秋季播种过早,作物的生育期提前,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危害程度都会加重。基肥不足、追肥不及时的情况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进而降低其抗病能力。品种的抗性也是影响病害的因素之一。结球白菜的形态与其抗病性存在一定关联,通常疏心直筒型品种较为抗病,而圆球型和中心型品种则更容易感染病害。同时,抗病毒病的植株往往也具备一定的抗霜霉病的能力,反之亦然,即感染了病毒病的植株也更容易感染霜霉病。因此,在病毒病流行的时期,霜霉病也容易大规模爆发。
防治方法
针对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采取的是以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具体措施包括:
利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抗病品种,如青杂系列、曾白系列和丰抗系列等杂交种(杂交一代)已被广泛使用。
合理轮作,适时播种: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有助于减轻早期病害的发生。秋白菜不应过早播种,特别是在常发病区域或干旱年份,应适当延迟播种。播种密度不宜过高,应及时进行间苗。
加强肥料和水分管理:施足基肥,适量添加磷、钾肥,合理追肥。
药剂防治:定期检查田间情况,重点关注早播地块和低洼地带,一旦发现病害中心,应及时喷洒农药,防止病害扩散。常用的药剂包括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每公顷用药液750~1500升,根据不同生育期调整用药量,前期用量较小,后期用量应增加。这些药剂及其浓度同样适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白锈病的防治。
参考资料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百度文库.2024-10-26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百度文库.2024-10-26
目录
概述
病症表现
病原物
病害循环
发病因素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