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昆(原名郑延禄,1945年~2020年11月24日),笔名郑源,男,
河北省大城人,快板、相声演员。2020年11月24日在
天津市去世,享年76岁。
1960年考入
河西区戏曲训练队专职学习快板和相声,接受了严格的启蒙教育和基本功训练。从此走上快板与相声的表演、创作道路。
1975年在河西区文化馆主抓
曲艺培训、辅导、创作。作为天津市河西文化馆创研室主任的他,积极主动创作排练反映校园生活,未成年人教育,八荣八耻等内容的曲艺作品。培养了大批的少儿曲艺骨干,为曲艺事业挖掘培养了人才。
1988年创作的快板《春风绕校园》获得市中小学文艺汇演
一等奖。
1992年参加全国曲艺新人选拔赛,有张万年先生演唱的御板书《赛花灯》,荣获优秀作品奖,此作品曾收入1992年由
马三立先生亲笔题写书名的《郑文昆曲艺作品选集》当中。
2006年8月21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金博士杯全国少儿
曲艺电视大赛中,指导的代表
天津市选送的选手荣获一银奖、一铜奖的好成绩,参赛选手的作品也是郑文昆同志参与创作和改编的。
为
中国曲艺家协会快板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群众文化学会会员、
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理事、天津市相声研究会会员、
河西区文化馆创研室主任。
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
曲艺研究员,同年“
国际劳动节”前夕,由市、区
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
天津市百名职工艺术家”及“河西区十名职工艺术家”评选中,荣天津市职工曲艺家。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郑文昆先生传承了王派快板的“黑红板”“半说半唱”及“掂、连、逛、搓、掐”,“闪、赶、垛、切、扔”十字箴言的艺术表演魅力。中国曲艺界评价他为传承和发展快板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受到同行和观众的广泛认可。
快板《赛花灯》创作于1980年,1981年发表于《天津演唱》第二期,荣获1982年
天津市职工汇演最佳作品奖,收于1992年由
马三立先生亲笔题写书名的《郑文昆曲艺作品选集》当中。
快板《红柳楼》由郑文昆、
郑屹创作于1997年,荣获天津市法制教育大赛
一等奖,2003年参加全国快板快书电视大赛,荣获一等奖,2003年参加全国老年文艺调演荣获金奖,2004年参加全国“
群星奖”荣获金奖。
小品《步步高》获1989年市第六届“津民曲荟”一等奖。《回娘家》获1990年市电视台、电台优秀作品选播奖。《钓鱼》和《破涕为笑》荣获1991年市电视台、电台优秀作品选播奖。《喜洋洋》1990年
天津市社区服务杯小品大赛获
二等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