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忠
刘常忠
刘常忠,男,出生于1978年,江西人。自1996年起从事攀岩运动,曾获全国冠军20余次。他曾是中国攀岩队成员(2001年至2007年),并持有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刘常忠不仅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还首次完成了阳朔大榕树三号线5.13C难度线路。他是第一批国家级定线员及攀岩裁判之一。2008年,他创办了“刘常忠攀岩学校”,培养出多名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夺冠的学生。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刘常忠于1978年出生于江西省。他在南方工业学校(位于赣州市)地质专业接受教育,该校是一所国家部属的重点中专院校,提供就业保障。1996年,刘常忠在中专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始接触攀岩,受到丁承亮教练的影响,尽管最初对此项运动并不了解,但他还是加入了攀岩队,希望借此机会参加全国比赛并增强体质。
攀岩生涯
1995年
刘常忠的攀岩生涯始于1995年,当时他还在南方工业学校读书。在他的教练丁承亮的带领下,他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尽管许多队友陆续退出,但他坚持了下来。1996年,他在河南省辉县举行的“百泉镇杯”全国攀岩锦标赛中一举成名,获得了亚军。由于全程赤脚攀登,他被攀岩界称为“赤脚大仙”。
1996年
1996年,刘常忠在“郎酒杯”全国邀请赛中获得亚军。
1999年
1999年,刘常忠在全国锦标赛复赛中使用倒攀技巧完成了“汪家湾”的动作,最终获得第七名。毕业后,他放弃了原本的工作安排,转而在上海发展攀岩事业。同年,他代表上海恒毅攀岩馆参加了全国精英赛,并赢得了个人全国冠军。
2000年
2000年,刘常忠的状态有所下滑,在全国锦标赛中仅获得第八名。随后,他离开了上海市,寻求更多的训练机会。
2001年
2001年,刘常忠在全国多个比赛中取得了四个冠军,但在全国锦标赛复赛中因违规被取消资格。
2002年
2002年,刘常忠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在全国锦标赛中夺得冠军。此外,他还成为了首位完成阳朔大榕树三号线5.13C难度的攀岩者。尽管中国地质大学有意招收他,但他选择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2003年
2003年,刘常忠成功卫冕全国锦标赛冠军,并在亚洲锦标赛中获得第三名,被誉为“中国攀岩第一人”。
2004年
2004年,刘常忠在全国锦标赛中获得第三名。
2005年
2005年,刘常忠在多项国际赛事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包括上海市世界杯第八名和泰国首届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第二名。
2006年
2006年,刘常忠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获得了多个重要赛事的冠军,并成为国内第一位获得代言赞助的攀岩选手。然而,他也遭遇了一些挑战,包括在连续几场比赛中的失利以及手臂受伤。
2007年
2007年,刘常忠重返国家队,并在全国锦标赛中再次夺冠。尽管如此,他的状态并不稳定,一直受到伤病困扰。
2008年
2008年,刘常忠减少了参赛次数,专注于定线工作,并获得了国家级定线员资格。同年,他成立了“刘常忠攀岩学校”,并在杭州市开设了自己的攀岩馆。
2009年
2009年,刘常忠在杭州开设了他的第一家攀岩馆,并举办了全国青少年暑期攀岩训练营,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
2010年
2010年,刘常忠在苏州市开设了他的第二家攀岩馆,并继续举办全国青少年暑期攀岩训练营,发掘了一批具有潜力的小选手。
2011年
2011年,刘常忠撰写了《刘常忠教攀岩》一书,成为中国第一本攀岩教材。他还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暑期攀岩训练营中发现了多位未来之星。
教育背景
刘常忠曾在上海体育学院深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成就与荣誉
刘常忠在其攀岩生涯中共获得超过20次全国冠军。他的成就还包括在2002年首次完成阳朔大榕树三号线5.13C难度线路,以及在2005年上海市世界杯中获得第八名,创造了中国难度攀岩的历史性突破。他还是中国难度攀岩纪录的保持者。
自述
刘常忠自1996年接触攀岩以来,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尽管攀岩当时是一项鲜为人知的冷门项目,缺乏场地支持和社会认可,但他凭借对攀岩的热情和执着,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他认为,每一次走近大自然,都会感受到它的独特之美,而攀岩的过程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探索和坚持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攀岩运动员、裁判、定线员和赛事组织者,刘常忠始终致力于推动攀岩运动的发展,并将其视为自己的一种财富。他自豪地表示,攀岩选择了他,让他能够成为这项运动的代言人,向世人展现攀岩的魅力和内涵。
参考资料
苏州刘常忠攀岩馆(独墅湖店).苏州刘常忠攀岩馆(独墅湖店).2024-09-04
优秀毕业生—攀岩学校校长刘常忠.优秀毕业生—攀岩学校校长刘常忠.2024-09-04
苏州刘常忠攀岩俱乐部.培训网.2024-09-0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攀岩生涯
1995年
1996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教育背景
成就与荣誉
自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