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
网络用语
鸡娃(拼音:jī wá),网络用语,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鼓励孩子学习、拼搏,并为其安排大量的学习活动和课外培训的教育行为,同时也指受此类教育的孩子,既是名词,也扩展出了动词的用法。
鸡娃容易造成孩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2021年12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鸡娃”。
释义
鸡娃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鼓励孩子学习、拼搏,并为其安排大量的学习活动和课外培训的教育行为,同时也指受此类教育的孩子,既是名词,也扩展出了动词的用法。
词语来源
“打鸡血”源于曾经流传的“鸡血疗法”。因缺少科学依据,该疗法早已销声匿迹,但“打鸡血”一词却一直流传,多用于调侃、讽刺某些人精神亢奋,有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由于升学竞争激烈,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逼迫孩子大量补习,“努力拼搏”。这种近乎疯狂的养育方式被调侃为是在“给孩子打鸡血”,简称“鸡娃”。
产生背景
最初,鸡娃是与“小升初”“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相伴而行:孩子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便被家长带着辗转于多个奥数培训班,只为小升初时凭借厚厚的获奖证书拿到好中学的入门券。之后教育行政部门发出“禁奥令”,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禁止将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从逻辑上推算,没有了奥数竞赛、没有了竞赛成绩与升学的挂钩,“鸡娃”就应该消失了。但事实是,“鸡娃”一直存在,而且势头并没有减弱。
表面上看,社会竞争的加剧,上升通道的堰塞,不拼命努力怎么实现出人头地,是学霸父母们的口头禅。拼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躺平等于阶层下滑,是城市父母藏在心底的恐惧。实际上,这份担心,既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生理规律,也无视了智商或许不遗传,但焦虑一定传导的心理规律。
影响
过度完美主义
小时候被当作工具对待,所以孩子会希望自己如机器般完美,认为自己没有资格不做到最好。一旦做不好,孩子的整个世界便会崩塌,从而产生严重心理压力。
极度不自信
从小在高压环境下生活,孩子认为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久而久之,孩子便对失败产生深深恐惧,无法对失败正确归因,回避困难和问题,自卑懦弱,甚至出现学习焦虑、考试焦虑。
缺乏兴趣与内驱力
孩子被逼迫学习,无法发挥自身潜力、展现天赋。
脾气暴躁
出现叛逆行为,以表示内心的反抗。
发展现状
2021年3月,中国教育报公众号就“校外培训机构”话题开展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400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有92%给孩子报了校外培训班,而仅有12%的家长表示是因为孩子自己感兴趣才报的。
应对措施
教育部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堵住非正规的升学渠道等。
2019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根治这种现象,国家已经开始行动。
相关事件
南通市杨某望女成凤,给12岁的女儿佳佳定下"考进全国前三或者前五的大学"目标,甚至强迫佳佳学习大学英语、做四六级试卷。2021年4月,“江苏南通一位母亲因使用暴力强迫孩子学习被法院撤销了监护权”这一事件使得“鸡娃”式教育再次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现象。4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撤销杨某和佳佳生父的监护人资格,指定佳佳的外婆朱某为监护人。
社会评价
对于当下一边倾注全部时间和心力于“鸡娃”、一边又为“鸡娃”造成的教育“内卷”所苦的中国家长而言,不只需要暂时停下狂乱的脚步,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对名校和精英教育一厢情愿,被裹挟投身于愈演愈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之中,并思考两个可能久未思考甚至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什么是优质的生活?以及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当然,要弄清这两个问题需要智慧。正如德雷谢维奇指出的,很多人只会说“要”,比如“要钱”“要豪宅”,却不会说“我想要”。因为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前提,是要先弄明白“我是谁”。而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自我意识中找到力量和安全感,这才是每一个人终极一生需要探索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具难度的挑战。(南方农村报评)
所谓的“鸡娃”现象,一方面与现有考试招生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另一方面,对“鸡娃”的炒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炒作背后有不同的利益主体,比如一些父母会把自己孩子成为‘鸡娃’的过程渲染出来,以及一些机构希望在这种潮流或者‘鸡娃’泡沫中找到自己的利益点和存在感,这都导致‘鸡娃’越来越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评)
相关词汇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释义
词语来源
产生背景
影响
过度完美主义
极度不自信
缺乏兴趣与内驱力
脾气暴躁
发展现状
应对措施
相关事件
社会评价
相关词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