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镇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辖镇
五陵镇位于汤阴县县东南部,距县城二十五公里,濒临卫河,地处汤阴、内黄县浚县三县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商贾云集;全镇面积 66.7平方公里,人口5万,辖 27个行政村,耕地7.6万亩,林果种植面积1.5万亩,素有“豫北林果第一镇”之称。五陵镇所处的汤阴县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汇的山前地带,地处北纬35°45′~36°01′,东经114°13′~114°42′,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晋海铁路、北京—香港公路公路和G4、省道范林线公路、永定线公路纵贯县境。2019年5月,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协会、山东鲁花集团联合授予五陵镇“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
五陵镇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兼有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方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春季干旱风多;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少。
五陵镇境内沿卫河一带多为河沙堆积的沙丘和平原,西部与瓦岗乡交界地带有柳圈泊,东北部有任固泊延至境内;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五陵镇曾获省级“造林绿化十佳乡”“科普示范镇”和市级“六好乡镇党委”“特色农业乡镇”“科技推广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崇祯年间《汤阴县志》载,明代辖区就划入汤阴县域之内,为县的最东部。
民国元年(1912年),五陵划为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陵并入镇抚寨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伪时期,五陵划为三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政府废区设乡,为五陵镇和镇抚寨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汤阴解放,为七区。
1950年,改为五区。
1957年,撤区并乡为五陵乡(包括原五陵乡、镇抚寨乡、大宋村乡)和柳圈乡(包括小元乡、尧会乡、冯村乡、郑家屯乡)。
1958年,公社化前,五陵乡和柳圈乡又合并为1个乡,称为五陵乡;同年8月,成立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改乡。
1985年,撤乡建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陵镇地处汤阴县东南部。
地形地貌
五陵镇地处黄淮平原太行山过渡地带,境内大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海拔75米,最低点海拔54米。
水文
五陵镇境内卫河由南入境,从西向东绕镇而北入任固镇,境内河道长18千米。
自然灾害
五陵镇主要自然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98年6月21日,降雹时间约30分钟,涉及全镇27个村民委员会,受灾面积3万多亩。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五陵镇辖区总人口4656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3万人,城镇化率26.4%,另有流动人口5233人。总人口中,男性23608人,占50.7%;女性22953人,占49.3%;14岁以下8602人,占18.5%;15~64岁33998人,占73%;65岁以上3961人,占8.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回、壮等少数民族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9.75‰,人口死亡率6.08‰,人口自然增长率3.67‰。
2017年,五陵镇常住人口4.79万人。
截至2018年末,五陵镇户籍人口52107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辖有29个村。
1962年3月,将柳圈、冯村、郑家屯、辛庄、夏庄、李五屯、郸城县、大寒泉、小寒泉9个村划归瓦岗公社。
1983年12月,辖19个村民委员会。
1985年,辖24个村民委员会。
1998年,将北五陵分为4个村民委员会(北前街、北中街、北南街、北后街),辖27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五陵镇辖五陵一街、五陵二街、五陵三街、五陵四街、南小章、东小章、西小章、瓦查、翟庄、农场、佐、朱家营、麻廷寨、闫庄、小葛寨、镇抚寨、旱塔河、水塔河一街、水塔河二街、水塔河三街、屯庄、小宋、大宋、北五陵前街、北五陵中街、北五陵南街、北五陵后街27个村民委员会,设有15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五陵镇下辖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五陵三街村1号。
经济
综述
2011年,五陵镇财政总收入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1万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财政收入67.8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225元,比上年增长24.2%。
2018年,五陵镇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3个。
农业
五陵镇农业耕地面积6.9万亩,人均1.41亩。2011年,农业增加值2.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8.2%。粮食作物以麦雅棠、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5万吨,人均953千克,其中小麦2万吨,玉米1.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瓜果和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6.6万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豆角广东丝瓜等,其中黄瓜0.8万吨,豆角0.7万吨,丝瓜0.6万吨。西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6.7万吨。果园面积2.1万亩,苹果、梨、桃、山楂等果品产量3.1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6万头,年末存栏3.3万头;羊饲养量8.2万只,年末存栏4.1万只;家禽饲养量29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4%;2011年,农业大型机械415台(量)。
工业
五陵镇工业以化工、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材为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增加值7115万元,比上年增长7.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6%;工业企业39家,职工1069人。
商业
2011年,五陵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471万元,比上年增长4.9%。
金融
2011年末,五陵镇境内有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人均储蓄5500元,比上年增长26.1%;各项贷款余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五陵镇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1100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13所,在校生3300人,专任教师1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10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39.8%,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五陵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7个,各类图书室28个,藏书8.1万册。
2011年末,五陵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2011年末,五陵镇有有线电视用户8650户,入户率91.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五陵镇有乡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30个;病床14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1张;固定资产总值5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7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60人。2011年,医疗机构(含村级卫生所)完成诊疗5.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
社会保障
2011年,五陵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6户,人数93人,支出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长1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18人次,支出11.0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50户,人数1933人,支出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9.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1.8万元。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2家,床位13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28人;社会服务中心6个,慈善分会1个,慈善工作站27个,全年接收捐赠衣被412件,折款3万元,使412名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18万人,参保率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五陵镇有邮政所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期刊4200份(册)。邮政业务收入140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9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0门,固定电话用户2980户,比上年增加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87万户,比上年增加43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互联网光纤4条,宽带接入用户2105户,比上年增加170户。
2011年末,五陵镇镇区有供水厂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1.5万立方米。镇区铺设供水管网30千米。
2011年末,五陵镇镇区拥有供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45兆伏安。
2011年末,五陵镇镇区绿化面积1.2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达45%。
交通
五陵镇境内有县级公路3条,其中汤屯路和伏五路均向西通往瓦岗乡,任五路向北通往任固镇。2011年末,镇区汽车客运站2个。伏五路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72班次,日均客运量1500人次;汤屯路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18班次,日均客运量500人次。
文化
地名由来
汤阴县境东南部由西向东丘陵起伏,至此为第五道陵,故名五陵原
参考资料
五陵镇.汤阴县人民政府.2024-03-25
地理位置.汤阴县人民政府.2024-03-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水文
自然灾害
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金融
社会
教育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地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