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1378~1427年)字尚默,号部斋、见一居士,
闽县人,居城内。年幼,异常聪明,读书一遍即成诵。10岁时避雨染坊,阅店中簿册,数日后染坊失火,簿册尽焚,请林志抄副本,不误一字。明永乐九年(1411年)得中解元,次年中会元,殿试时被抑置榜眼。授翰林
编修,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古今名臣奏议》及地方志书等,升
文林郎。
永乐十九年(1421年),召入京,升修撰,授
承务郎,复升右春坊右
谕德,仍兼旧职,给双俸。先后两次为京闱考官,去取唯公,人士皆服。
宣德二年(1427年)病卒,年50岁
相传,林志的母亲梦见宝志入室而生林志,因名志。林志四五岁时,母亲教他读书,口授一遍,他便能记住。10岁时曾避雨在一家染坊,随便翻阅其
簿记。不料数日后,染坊遭到火灾,簿记全都损失了。林志凭着记忆为其重新抄录了一份,竟不差一字。
14岁时,他跟随
王偁学习,日记数千言,王称奇。林志每与人论辩从来都是滔滔不绝。王偁说:“此非所以求益也”。遂为其定字“尚默”,以规劝林志:“痛自克治,群居时一语一笑都不应该妄自尊大,而应潜心于学问,日积月累,久而益富。”
永乐九年(1411),林志参加
福建省乡试夺得第一名,解元。第二年赴京会试又夺得第一名,会元。殿试
高中鼎甲第二,授翰林
编修。永乐十一年(1413),他参与编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永乐十四年(1416),又参与修撰《古今名臣奏议》,升侍读。
永乐十九年(1421),受召赴京,升修撰。不久又升右春坊右
谕德兼侍读。
宣德元年(1426),参与编修两朝实录,书将成之时,他便得
热病去世。
林志居官十五年,入则恭勤趋事,退则静坐一室。自奉澹然,与世无争。为谕德时,见
陈链,佩服其学问精博,拜以为师,且对人说,陈公就是今天的
司马光。
林志的族弟林喜,自幼父母去世,无所依靠,寄养于异姓。林志将其取回抚育,一直到成人。林志的学问渊博,经、史、诸子及天文、地理、医卜之说无不通晓。文章简奥,不蹈袭旧说。诗有唐人风骨。
①诸生:有知识学问之士。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
生员为诸生。②白社:在今
洛阳市县东。《晋书·董京传》:“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古隐士之居,因以白茅为屋,得名。
①安德泉:原在福州
闽侯县古灵山,现已不存。②
庐山:指
江西省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③摛翰:犹言舒笔。谓作文。摛,传播,铺陈。翰,笔。
①同云:《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朱熹集传:“同云,云一色也。将雪之候如此。”因以为降雪之典。②
峨眉山市: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光明山”,
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