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润 (1935-1995),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被埋没的艺术巨匠,祖籍
河北省丰润区人。曾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画师,中国
唐山市书画院院长。
著名山水画家
自幼就喜满纸
涂鸦,青年时深得
冀东著名画家果树屯先生的启蒙教诲,遂于一九五六年考入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与
马泉、
范曾、
郑庆衡同期受教于
李可染、
李苦禅、
蒋兆和、
叶浅予、
秦仲文诸位先师。毕业后,于润又以裴然的成绩考取了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美术研究生,入室国画大师李可染门下,在李可染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从事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这对于润提高及完善山水画技以及绘画风格的形成铺下了坚实的根基。三年后,因工作需要他客座上海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与创作十余年。之后,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唐山,于润先生性情高洁,待人谦和,松风梅节,他绘画或写、或工在当代中国绘画艺林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儒星。
艺术主张
于润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长期坚持到国内名山大川写生,在实践中提高充实山水画的技法。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留下了于润先生的足迹与汗水。他在继承明清以来
中原地区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勇于发扬个性,博采当代众家之长,探讨求索,推陈出新。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山水画家。于润的写意山水深得
李可染亲传,形成了墨韵清润,飘逸洒脱,笔力浑厚,气势磅礴的风格。他的大写意《秋林》图,似秋霜后的漫山红叶,似金秋硕果满枝,令观者出神入化,心旷神怡,表达了于润生对生活的饱满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珍爱。取材于
燕山农村题材的《小院秋深》图,朴实无华,形神兼备,它将未来农村小康之家,尽收于方尺丹青之中。于润的传统山水画,受明清以来画风影响频深,他多以古代诗词和人文景观润笔作画,形成了格调清雅,重色淡墨,浓烈古艳,对比强烈的于氏风格。观唐人
杜牧《山行》诗意图,可见构思巧妙,布局得当,画中有诗,吟诗成画的韵致。于润先生多次参加了海内外书画联展,并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精美之作被国内外名士广为珍藏。
艺术年表
一九三五年生于河北丰润
一九六三年分配到上海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一九八0年左右调回原籍出任唐山书画院院长
一九九六年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于润山水画(8平尺)以四万元成交
一九九六年因病去世
艺术评论
一、于润先生和《红叶村》
于润先生,河北唐山人,生前曾工作于
唐山市图书馆,上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李可染、
李苦禅等先生,大概还担任过市美协副主席吧。约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去世,年仅过
花甲。
世人多不知于润先生。而我所知者也不过如此。
可是,我有时会想到于润先生。在我心目中,于润先生不仅人品甚好,画品也是
河北省第一。
我1978年入河北轻工业学校学习,1981年毕业离校,在唐山三年,常去拜访的有花鸟画家
宣道平、山水画家于润和书法家
肖一。如今,宣师与于先生早归道山,只有做过开颅手术的肖先生尚健在。于、肖两先生我未正式拜师,宣先生我则为正式弟子。肖先生毕业于60年代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口才甚佳,思维敏捷,每次见面滔滔不绝为我讲授文史,而宣师并不健谈,惟谈及艺术则兴致勃发,若言及齐、黄诸大师(皆为宣师之师)则眉飞色舞,判如两人,故我早年知悉
齐白石、
黄宾虹轶事与艺术则多闻知于宣师。至于于润先生,比宣师还不善谈,正似
孔子所谓“刚毅木讷近乎仁”一类。
于润先生身材高大,方头大耳,面色凝重,行动矜持,常有欲言又止之态,每现沉静多思之容。他供职的图书馆给他一间办公室,案上有些书,墙边有不少画框,但室内略凌乱,不算太大。我多是在无课的星期天去拜访他,有时是借去市里看展览之便。于先生寡言少语,但他创作勤奋,求艺执着,凡有求教者总是热心指点,可谓诲人不倦。他敬佩自己的老师
李可染、
李苦禅等先生,每有言及,语态多羞涩,不若时下名流,一副不可一世之状。有时去拜访他,他竟半天不说几句话,问一句答一句,闷得我够呛。有时则讲述他求学时的先生们上课风采,心中充满幸福,我则如饥似渴,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我问:李可染先生的画哪好?他答:重拙。我又问:重拙为什么好?他答:那么你喜欢浅泛轻薄吗?画跟人一样啊!如今回想,24年前的毛头小子所问,真是无知幼稚,但是,于先生仍不烦,慢言慢语地回答我。好像才弄懂了他的话,而且愈觉得颇有深意。并且,至今我愈加信奉这种传统观念,以为是学艺的度人箴言。
于润先生就是一个厚重的人。他的画一如其人之重拙,在我言中,他不失大家风范,可惜天不假年,他只活到
花甲刚过便过早弃世,作为一位受过他恩泽点拨的后生,实在非惋惜二字可了得。
于润先生画画颇慢,慢到我看他作画着急。1980年冬日的一天上午,我去拜访他,他兴致颇好,想到翌年暑期将要毕业离校,便冒然索画。于先生爽快答允,于是慢慢裁纸、慢慢洗笔、慢慢挤颜料、慢慢构思、慢慢动笔,这幅《红叶村》斗方,他整整画了半天。我欣喜地欣赏着他的创作过程,用笔运墨用水方法,画点景人物时的专注,以及题款时的斟酌再三,印时的一丝不苟。终于画完了,他用图钉将画按在了一面白墙上,和我一起远看。我十分高兴,我得到了一幅佳作!于润先生也很满意,他说,这是他得意之作。
这幅画的厚重沉实,寓巧于拙,含蓄而不刻露多么像于先生其人!那四组
红树,近乎平均的间距,却处理得不呆板而有变化,右下的一小枝树非常必要;四五幢农舍的安排如半圆形,掩映有致;两个村民,左右呼应生情;淡墨阔笔的远山或远树衬托,十分精彩。整幅画面黑白分明、色墨鲜亮,虚实浓淡,有如天成,真是精妙之品。
可是,我怎么也不明白于润先生这个韧性十足的慢性子,为什么在人生的履迹中走得那么匆忙,转瞬即逝了呢?后学相信您仍漫步于红叶村中,在描绘
冀东风光。此篇小文,聊作晚辈的淡淡怀思吧。
二、怀念恩师于润先生
每当看到恩师作品总是让我浮想联翩,难于落笔。在绍国弟的催促下,我带着他送给我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于润》画册,专程来到
燕山深处去对比、体察、寻找老师所要表现的什么。
我是在1984年冬天,由
唐山市文联组织的美术进修班上认识于润、
刘汉宗两位先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们人好,没有架子,像母性的父亲。其中一事让我记得非常清楚,于老师在讲历史上某一画家,怎样刻苦研究学习的故事,坐在后面有几位学生站起来说“请给我们讲讲您画画的绝招。”于老师细细听完他们的问话看着他们没有回答,接着又讲了下去。二十年过去了,我才刚刚体会到他们的艺术造诣是那样深厚,品德修养是那样高尚。他们的绝招就是人格的修养,对传统、对生活的深入研究。
进修班结束后,我到于老师家学画,当时他家住在博物馆院震后的两间简易房里,烧的是炭火炕,画画在离家不远的办公室里,那是他还是博物馆美术组组长。他不善主动讲话,每次我到他家,他将家里收拾利索,安顿好半瘫的老伴,才叫上我一同到办公室,他先给我倒上一杯热水,把笔洗换上干净的水,一支山马长锋秃笔放进去,再铺上裁好的四尺斗方,捋平压上两角,俯纸静思才下笔,他下笔如击鹰捉兔,行笔如凿,疾缓有节,宏观求势,微部深入,泼、破、积、渍、染、点、擦得心应手。
我们经常画到晚上十一、二点,站功是他万豪齐力几十年的功夫。每次老师画不到一半,我二十四岁的小伙子就顶不住了,只好坐着看他画完。还有永远不能忘记的,在我对人生绝望的时候,他半夜骑自行车送我到唐山站,我第一次远游
黄山写生,经南京、
芜湖市、过
泾县到黄山、
练江、
新安江、
富春江、
杭州市、
苏州市、无锡、
上海市,使我领略了江南美韵,迈开了走向绘画艺术的第一步。还有让我不解的是,我学画期间,他从来没有说出,他是某某大师的学生,某某学院毕业的,只讲过他的启蒙老师是果树,
刘汉宗老师人品好,肖一的字写得好。讲得最多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我在离开唐山几年后,我来看他,见他画案上放着一请柬,是
李可染逝世一周年的请柬。上面有很多名头的签名,我有些不解就问师母,师母说“你不知道他是李可染的学生吗?”“不知道”,师母往下没出声,到了晚上,老师叫上我到博物馆为他的展览装框,每装一幅前他问我“这张画的怎么样?”我说“变了”,他也不说什么,第二天我坐在火车上,读着关于他的简历:“于润,1962年毕业于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校时曾受教于李可染、
李苦禅、
蒋兆和、
叶浅予、
秦仲文诸先生。毕业后(注:本应留校,上面来了政策分配他到上海美术出版社,震后回唐山)一直做美术工作,现任唐山书画院院长,多年来他虽然足迹大江南北、
黄河上下,但仍然钟情于“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的八百里
燕山家乡山水,故所做山水画,很多取材于燕山,在山水画创作上,喜肆意纵横写,也能细笔为之,但不管是写是工,总将“自然不雕”,化为他长期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我心里更加敬佩先生的人品和高标准的艺术追求。打那之后我才慢慢的能读懂他的画了。燕山风貌不易表现,历史上米家山水泼墨,是南方山水,技法是排点山势。于润先生饱笔羊毫泼写如倾,山体阴阳,向背,山光岚气,一气呵成。苍朴浑然,笔情墨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家乡的山水秋天写的真实活现。
他的老师
李可染,重写层积,留光影,写大山大景。于润先生继之有新,趣之情来,以古见今,不求刻意,追求民族文化深层。于润先生用笔很有独道,沉雄奇倔,扎实灵动,意取宋、元,功求
金农、二,用墨整重,浑然天成,墨中见笔,笔中有墨,构图拙中制巧,小幅见大画,趣景交融,大含不露,用点如啄,万变经意,意境深奥。就像
崔德喜老师说的那样,于润他对老庄精神的体悟较深,浑朴元化,当然先生的早逝让我十分惋惜,可先生留下的作品,其境界,当今所见之格,实不多见,他的早去是唐山美术界的一大损失,也是可染门下的不幸。唐山有他应是骄傲。拿于润先生的画与当代学院体系的画相比较,他的画更贴近中国文人画,再具体讲,应该是北方文人画的拓荒者,先生的画,三赏才有所思。
我漫步在八百里
燕山不名的山岗上、村舍边、树林中、小溪旁、岩石下,看到了于润仙师留在那里的深深脚印,听到了树叶沙沙、
益鸟喳喳地与他对话,小溪叫着他的名字,房前屋后晃动着他的身影。啊!他自负的走在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