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维(1526年-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世称凤磐先生,谥文毅。生于平阳府蒲州县风陵乡(今山西芮城风陵渡镇),晋商家族运城蒲州
张姓第八世。是明代诗人、政治家,官至内阁首辅。张四维被评为救时宰相。
明嘉靖五年(1526年),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乡试第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考中进士,以庶吉士第一读中秘书。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张四维复充会试
同考官及廷试掌卷官,分校《永乐大典》。
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永乐大典》副本录成,张四维升右春坊右中元。隆庆四年(1570年)升任翰林院学士、吏部右侍郎、
吏部左侍郎,代拟琉球王册封诏。万历二年(1574年),
朱翊钧诏张四维官复原职,掌管詹事府事,充任《世庙实录》副总裁,受
张居正赏识,三年张居正请增置落臣,出任
礼部尚书兼
东阁大学士。万历十年(1582年),张四维在五十七岁时成为内阁首辅。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离世,死后赠
太师。
张四维在发展
商业经济和促成封贡互市中起过进步的作用。张四维不仅擅长写文章,善于观察时局,给朝廷出谋划策,而且他还风流脱洒,才智过人,张四维还熟知边防事务。著有代表作《条麓堂集》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明嘉靖五年(1526年),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之家,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教育,张四维十五岁时,参加茂才就高名次,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四维获得乡试第二名。
政治生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张四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时是第一名庶吉士并以此读中秘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鞑首领封贡后,张四维被授予翰林院
编修职位,开始了为官从政生涯。之后由于母亲王夫人逝世,张四维曾一度在家中丁忧。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张四维担任会试
同考官,重新修录《
永乐大典》,且担任编修分校官。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张四维再次担任会试同考官及廷试掌卷官,负责校对《永乐大典》。
隆庆元年(1567)正月,张四维为穆宗生母荣淑康妃杜氏谥号议定作《上孝恪皇后谥议》《拟上孝恪皇太后尊谥册文》《拟上孝恪皇太后尊谥诏》《孝恪皇太后挽歌》。同年三月,又为皇太子
朱翊钧册立一事作《拟立皇太子诏》。四月《永乐大典》副本修录完毕,张四维升迁为右春坊右中元。皇帝每天都要听张四维讲课,以张四维充任经日讲官,他尽心答对,旁征博引,皇帝听完之后很受启发,大为满意。从八月起担任文华殿每日的讲官;十二月,张四维升迁为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同年冬季,替代明穆宗起草造文并清理旧贴黄。
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迎请太子入主东宫。同年,请假回老家探亲,
高丽穆宗赐予银两,三年(1569年)春天返回京师。四年(1570年)升任翰林院学士、吏部右侍郎、
吏部左侍郎,代为草拟琉球王册封诏。六年(1572年)春天,穆宗出阁讲学时,张四维受皇帝召命,担任东宫侍班官,协助詹事府、掌管府事兼教
庶吉士,八月告病辞官回家。
万历二年(1574年),神宗诏令张四维官复原职,掌管詹事府事务,兼任《世庙实录》副总裁,受到
张居正赏识,开始了与张居正共事的七年时光。三年(1575年),张居正请张四维出任
礼部尚书兼
东阁大学士,作出《入阁辞疏》,后升任《世宗皇帝实录》总裁官,多次
朱翊钧的赞赏。四年(1576年)兼任重修《
会典》总裁官。五年(1577年)张四维主持会试,《世宗实录》完成,加封
太子太保,晋迁
文渊阁大学士。六年(1578年)张四维主持明神宗
大婚仪式,劳加少保,晋
武英殿大学士。八年(1579年)一品满考,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年(1580年)晋兼太子
太师。
万历十年(1582年),
张居正去世,张四维在五十七岁时成为
内阁首辅,后因亲人相继离世,再加上自身鞠躬尽,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离世,死后赠太师,谥文毅。
政治主张
弃用考成法
考成法成为
张居正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即便有督促官员办事的作用,张四维主政时期还是选择放弃了考成法。
恢复六部职权
张居正权臣时期,大事小事一把抓;而到了张四维时期,张四维主动出让内阁权限,将张居正时期内阁剥夺的权限还给六部,史称内阁与六部大臣互不干扰,事务归六部管理,
御史台官负责谏言,几个月后人心安定、政府处理事务恢复正常,极大地安定了张居正时期的慌乱。
其他政举
张四维极力支持张居正的一切政令主张和改革措施,执行“得盗即斩”的镇压手段,推行“一条鞭法”的赋税制度,裁汰冗员,减少支出,防御鞑靼,浚治
黄河和
淮河等,并且取得成效。
外交政绩
自嘉靖朝开始到隆庆和议前,蒙古诸部在
俺答汗的率领下数次以武求贡,求贡不成遂寇边南掠。明廷采取防守反击战略,明世宗甚至一度发兵北伐。明蒙双方于整个嘉靖时期混战不已,绵延不绝的战争给蒙汉两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明蒙各族人民内心里都希望尽快实现和平互市,实现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嘉靖 三十年(1551年)昙花一现的
大同市、宣府“马市”使得和平的契机首次降临,并为之后妥善处理把汉那吉归降事件,以及其后顺利实现明蒙双方通贡互市奠定了基础。“俺答封贡”的顺利实现与当时明廷中央内阁权臣、地方督抚的通力协作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时期内阁中有
高拱、
张居正等当世良相主持大局,深得
朱载坖信任。地方有
王崇古总督宣大,
方逢时巡抚宣大,中枢有最高统治者明穆宗对于阁臣、督抚的绝对信任,大力支持等等这些诸多因素,都使得明蒙之间能够迅速再次达成和议。然而此时作为
吏部侍郎的张四维更是凭借其特殊身份,于把汉那吉归降、廷议封贡与否,以及后期巩固发展贡市期间积极游走于中央内阁权臣与地方督抚之间。将明廷中枢意见走向、地方督抚建议及时地上传下达,穿针引线,互通消息,为早日实现封贡互市积极出谋划策,对于“俺答封贡”的最终实现可谓功不可没。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个人著作
诗文作品
诗作风格
韵致
“韵致”是指绵长深厚的韵味,能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想象。在明代中后期,“前、后七子”所倡导的复古主义诗风,在创作上逐渐陷入了摹拟因袭之路,张四维在一定程度上能摆脱“七子派”诗歌主张的局限性,提出了“诗歌抒怀写物以韵致为高”,体现了张四维求新求变的创作思想。简言之,张四维的“韵致”是对诗歌审美价值的重视,强调诗歌的韵味和美感,不是一味拟古不化地模仿, 而是在学习前人诗歌精髓的基础上,融入诗人的真情实感。张四维的诗歌创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诗学主张。
辞情双美,直逼唐人
张四维的诗歌创作可以说受到了系统的学习和教育,更推崇
唐诗的意蕴。张四维在“复古”的同时“求真”,重视情感的真实,体现出张四维师古而不拟古的创作追求,在当时的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社会影响
张四维在发展
商业经济和促成封贡互市中起过进步的作用,但他在
张居正死后没有继续推行进步改革,而是秉承
朱翊钧和一些守旧派官僚的意旨,废止了张居正生前的许多改革措施,从而使政局混乱,经济受到破坏,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史料记载
后世纪念
张四维墓位于
永济市西10千米侯家庄南,墓地200平方米,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衍生
关联影视
相关事件
隆庆四年(1570年),御史部永春视察河东盐业时,弹劾张四维与其父官商勾结,专控其利。张四维上奏辩解,作三份上疏称病辞官,高拱极力庇护挽留。
1572年5月隆庆帝驾崩,万历继位。次辅
张居正则拉拢司礼监太监冯保进行反高活动。在1572年8月,高拱被罢免,而高拱派都受到打压,见势不妙的张四维宣布带病休假返回山西,张居正忙于争权,就暂时放过了这个“病人”。1574年初,已经完全掌握朝堂的张居正为了显示无私和大度,将山西的“病人”张四维召了回来。张四维接到诏书后不知所措,一方面他不想得罪权臣张居正,一方面赶紧给高拱写了一封表明心迹的信《寄高相公九》,张四维就才复出。
人物评价
张四维不仅擅长写文章,善于观察时局,给朝廷出谋划策,而且他还风流脱洒,才智过人,张四维还熟知边防事务。(
新世界出版社 评)
张四维性情安然,任
大学士期间老成持重,协调各方,为朝局安稳做出巨大贡献。且张四维风流倜傥还才智过人,对当下的事情了解地非常清楚。(中国大百科全书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