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位于
莫高窟的156窟,绘于
晚唐时期,高108厘米,长855厘米,画上人物共114身,鞍马80身,是表现
唐朝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时的长卷式壁画。
公元848年,
张议潮率部收复
敦煌市,为表彰其功绩,唐朝册封他为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去世后,其侄
张淮深开凿莫高窟第156窟,并画绘《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以此纪念张议潮的功绩。全图作散点、鸟瞰布局,呈横卷式,从右至左,依次画了鼓、角各四人,分左右列队。其后是武骑两队,各五人。后随文骑两队,各五人。在两队文骑之间,是
舞乐一组,舞伎八人分两组对舞,乐师十二人,后随六名执旗者。后面是旌、节,跟随着衙前兵马使“三骑”“散押衙”二骑。
张议潮著圆领红袍,系革带,戴幞巾,骑白马,位于画面中部。后随子弟军,拥着“信”字大旗;最后部分二十余骑,有射猎、驮运等。画面背景点缀平远山水和树木。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现存画幅最大、人物最多、绘制最为精致的一幅历史人物出行图卷,既是张议潮为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真实写照,也是
敦煌市人民抗蕃胜利后喜悦心情的表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生活习俗,为研究
唐朝出行风格以及相关绘画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创作背景
唐代中期爆发
安史之乱,大量西域驻军回援两京,导致
河西走廊和西域一带边防空虚,
吐蕃占领敦煌。张议潮家族是吐蕃敦煌世家,其生于吐蕃统治之下,后来成为吐蕃沙洲将领。842年(
李忱大中二年),吐蕃朗达磨赞普死,由于他没有儿子,吐蕃统治者内部因争权夺利而陷入内战,国势衰弱。848年,
敦煌市(即敦煌)人
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节度使,收复了沙州和
晋昌(即
瓜州县)。大中三年,
天水市(天水)、
安乐州(
中卫市)、
原州区及石关等七关的百姓,纷纷响应张议潮,自动脱离吐蕃回归
唐朝。850年前后,张议潮又率军收复了
吐蕃占领的伊州、
鄯州、
张掖市、
河州、廓州、岷州和
兰州市。851年,唐政府决定在敦煌设置河西军,任命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863年(
李漼咸通四年),张议潮率汉蕃兵七千余人,攻克
武威郡,打通了吐蕃通往
长安的通道。
丝绸之路自从
李豫广德二年(公元763年)因凉州被吐蕃占领而切断,100年后才在
张议潮的奋战之下重新畅通了。因此,张议潮深受百姓拥戴,人们对于张议潮这样一位誓心归国、维护国家领土统一与完整、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民族英雄十分敬重和爱戴。为了纪念张议潮的功绩,他的侄子
张淮深开凿了
莫高窟的156窟,在此窟南壁的下层绘制《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作品内容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全长855厘米,高108厘米,可分为三部分,从西边开始,前半部是仪卫,中间是张议潮坐骑,后半部是射骑列队,全幅绘有人物114个,骏马80匹。
前半部
全图的最前端是横吹队列,横吹是西汉时出现的一种源于西域的军乐队,以鼓、角乐器为主。图中鼓、角手各四人列队左右。其次是
仪仗队列,鼓、角手后面有武骑两队,每队5人,分列左右两队,身着披甲,一对大旗在前面。旗上绘有文字和图案,此旗为队旗,引导军队的进退。随后有一队小旗,为五方旗。再后面是文骑五对,左右列队。上一骑旁,题“左马步都押衙等”,下排五骑的题字已模糊无法辨别。在两队文骑中间有
舞乐一组,共八人分两组对舞,其中有一行着
吐蕃装,旁边立乐师12人,
大鼓一对,分列左右,一人背鼓,一人击鼓,另8人分别持拍板、笛、箫、
琵琶、
箜篌、笙、
腰鼓等。
中部
中部主要描绘的是
张议潮本尊像,首先是6名执旗者分列左右,每旗飘七带,杆首有一椭圆形物体,具体形态已无法辨别。紧接着又是一对执旗者,和一对执小幡者,题书“门旌”二字,再后跟随着衙前兵马使3骑,步行者4对,戴花毡帽,穿单色缺胯衫,系革带,穿白毡靴,手持
仪刀,题为“银刀官”。最后是引驾押衙2骑,分列大桥两侧,回首顾盼。位于画面正中间的是张议潮,穿圆领红袍,系革带,骑白马,执短鞭。画旁题书“河西节度使检校
司空兼
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
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其后还有部分拥着“信”字大旗的兵士紧跟其后。
后半部
图的最后描绘的是射猎、驮运部分有20余骑。射猎骑队中一部分是弟子列军,可分为二组,最前面的两个
克利夫兰骑士队在奋力追逐仓惶逃命的小鹿,其中一人紧追猎物,弯弓欲射,另一人挥鞭长驱。另一部分为少数民族骑队,前后分两组,带白毡帽,类似于
唐朝昭武九姓少数民族服装。射猎骑队之后,是驮运的马、驴、骆驼等。
艺术鉴赏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整个画面构图严谨,无论从人物、动物的形象,还是从线条勾勒、色彩晕染,都非常接近唐代的绘画水平。
主题思想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表现的是张议潮收复河西后,百姓欢欣鼓舞,迎接其归来。此图位于主窟南壁,居主位,且图中场面欢庆,反映出当地百姓对
张议潮的拥护。
构图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全图作散点、鸟瞰布局。前面鼓角及各乘骑均作对称的两行,表现了严整的军威。把舞伎置于中间,渲染出欢乐的气氛。画家很注意布局的秩序与变化,前面两列人马各二十余骑,严格对称,又从中穿插了乐队和舞伎,使画面活泼。押衙、旗幡分列前后左右,周围有一空旷之地,“旌节”居中,庄严肃穆。作为全画的中心人物的张议潮,人体和乘骑形体最大,他正待过桥,桥前银刁官率队引导,桥侧文官警跸,三人均回首向张议潮坐骑盼顾。坐骑之后,子弟军骑队簇拥。整个画面相互联系,完美地统一起来。
画面还点缀了平远山水和翠绿的树。一片
片石绿的地色,仿佛是广表的原野,衬托出人物坐骑的红、赭、白等色,烘托了
仪仗队威武的气势,同时显示其
唐朝“青绿山水”浅绛设色的痕迹。
价值与影响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现存画幅最大、人物最多、绘制最为精致的一幅历史人物出行图卷,既是张议潮为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真实写照,也是
敦煌市人民抗蕃胜利后喜悦心情的表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生活习俗,为研究唐代出行风格以及相关绘画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研究价值
政治意涵探究
从此图可以看出,
张议潮的旌节、仪仗都没有超过唐王朝一品官员的界定,一直是尊崇中原政权,心向统一,且出行图中的射猎骑队,反映的归义军长行官及练兵制度,更体现了敦煌与
中原地区在兵制上的密切关系。并且张议潮屡次上表朝廷关于河西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可推测归唐思想在张议潮心里是根深蒂固的。在此图中,不管是歌舞乐伎还是骑射列队都能看到众多少数民族的身影。张议潮将少数民族编入出行队伍中,甚至还有
吐蕃民族的歌舞,这说明张议潮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友好政策,积极鼓励与周边民族结盟,减少矛盾与战争。
舞伎服饰、舞蹈辨析
出行图中的舞伎身穿融合吐蕃和中原文化的服饰,说明出行图中的舞蹈很可能是
敦煌市的
汉族和敦煌吐蕃人(其他少数民族)共同跳的一种舞蹈。图中舞伎相对而舞,舞姿对称、协调自然。舞伎一手举袖而舞,一手弯肘背后,身体微倾,举左袖者,踏左脚,出右胯,形成同手同脚的“顺势”舞姿。对面舞者,舞姿相反,但其举袖、踏足而舞的形态一致。从舞蹈外部形态进行特征提取,可以看出,上身的举袖和下身的踏足都是舞蹈的显要部位和特征。结合出行图中舞蹈的显要特征与民间歌舞“踏歌”,以及“踏歌”在文献、文书中的记载,都说明了出行图中的舞蹈应是“踏歌”。
在
敦煌市,踏歌(包括少数民族)和吐蕃舞相互融合,并保有它的当地特性,可以说,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舞蹈“踏歌”是乐舞文化交互下形成的新形式,也是多元文化互融在舞蹈中的体现。踏歌作为朝野共享的乐舞,兼具官方和民间的性质,更强调了“乐舞”的“教化”作用,即通过踏歌来歌颂
张仪潮收复河西的武功,以及体现官民同乐的祥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