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是针对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供给侧改革涉及的问题提出的政策。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结构性改革任务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2021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
提出时间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
具体内容
去低利润、高污染的过剩产能
去库存是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
去杠杆是降低长期性和系统性风险
降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补短板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必要条件
补短板也是平衡供需关系的必然手段
科学含义
去产能
即化解产能过剩,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
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受国际
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中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中原地区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并明确了“多兼并重组,少
破产清算”的思路。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
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去库存
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按照加快提高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
公共租赁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
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
专业化企业。鼓励
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
产业集中度。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去杠杆
“杠杆”是指特定主体通过借入债务,以较小规模的自有资金撬动大量资金,以此扩大经营规模。比如个人、企业和政府等主体向金融机构借贷或发债等,都是加杠杆的行为。
微观上一般以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衡量杠杆率水平,宏观上一般以“债务/GDP”衡量杠杆率水平。适度加杠杆有利于企业盈利和经济发展,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速过快,还债的压力就会反过来增大
金融风险甚至拖累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列为2016年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积极推动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改善债务结构,增加权益资本比重,以可控方式和可控节奏逐步减少杠杆,防范金融风险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
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
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
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降成本
即帮助企业
降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
五险一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
实体经济让利。降低
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补短板
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解决
公用事业和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地下管网老旧、水电气暖及环卫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板,解决结构优化调整缓慢,实体经济发展不快,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产业投资增量减少,增长新动力不足,投资需求降低等问题。补科技创新进步短板,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等问题。补城乡统筹发展短板,解决新农村建设标准不高,都市现代农业规模不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城乡差别较大等问题。
补民生建设短板,解决
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和
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补对外开放短板,解决国际交流合作不活跃,投资贸易规模不大,对
中亚市场辐射力不强和城市开放度不高等问题。补环保生态建设短板,解决发展受水、土地等资源硬约束加剧,“城市病”较为突出,
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环保基础设施欠缺,
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不到位等问题。补人才队伍建设短板,解决
人事管理政策不活,
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各领域人才特别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各类人才待遇较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