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岐(1881—1937),浙江嵊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7岁时因仗义误伤人命,被逼为“盗”,劫富济贫,人称“梁山好汉”。后参加
竺绍康领导的平阳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进
绍兴大通学堂学习,加入光复会。后随竺绍康回嵊筹饷,陪秋瑾赴
金华市、
台州市等地,联络会党,筹组光复军。皖浙起义失败后,遭清廷缉捕。清军前来追捕,张伯歧设伏杀哨官及士兵两名。后避往
上海市,结识
陈其美、
蒋介石等。三十四年春,为筹措起义经费,往返于沪、杭、甬、嵊之间。夏,在临平被捕,判处死刑,解回原籍执行。竺绍康等组织革命党人,于嵊北清风岭劫囚车,将张伯岐救下,获救后赴沪,参加竺绍康组织的保路拒款决死党。
宣统元年(1909)冬,清廷大臣
爱新觉罗·载洵赴欧考察路过上海,大肆搜捕党人。张伯歧身缚炸弹,誓与载同归于尽,行刺未成。
1911年光复
杭州市时,任敢死队队长,会合
新建陆军,一举攻克浙江抚署,立首功,被任命为浙江先锋团团长。1912年10月,任镇海炮台统领。
袁世凯复辟后,浙督
朱瑞加紧镇压革命党人,张伯歧与
童保暄、
夏超、
张载阳等密谋,在1916年4月11日夜发动
政变,逐走朱瑞,宣告
浙江省独立,出任浙江游击统领。1917年1月,复任镇海炮台司令。北伐时,出兵支援国民革命军追击军阀
孙传芳,有战绩。
蒋介石执政后,曾两次派人前往镇海,邀请南下,公因隙坚辞不往。于1929年夏托病辞职,举家迁居
杭州市。关注
嵊州市公益事业,曾出资修筑共济圳,主持募建蔡家桥。晚年致力公路建设,曾任绍嵊公路、杭嘉徽公路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