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菊芳(1885年—1919年6月24日),也写作“肖菊芳”,朱德同志的第二任妻子。云南昆明市人,祖籍
江西省,昆明师范学堂毕业并留校任教。1912年秋与朱德结婚,1919年6月病逝。她与朱德生有一个男孩,取名
朱琦(即朱琦)。她去世后,保柱由朱德的第三个妻子陈玉珍抚养成人。
1912年与朱德结婚,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一军北征,开往家乡
四川省。这时萧菊芳已经怀孕了,也许是想念丈夫,也许是想念丈夫的家乡,朱德出征后,萧菊芳毅然坐轿子来到
泸州市,在泸州租了一所小小的住宅,同朱德住在一起。
9月底,肖菊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保柱”(即朱德的儿子朱琦)。保柱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肖菊芳为养育
朱琦日夜辛劳,却不知病魔突然袭来。据说孩子出生数月后,肖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久就去世了。不过,另据《朱德年谱(新编本)》记载,肖菊芳是在1919年6月24日去世的,当时朱德哀痛之余写下了一首悼亡诗:“草草姻缘结乱年,不堪回首失婵娟。枪林弹雨生涯里,是否有惊避九泉?”
在家乡四川仪陇时,为了反抗世俗的娶有钱人家姑娘可得一笔陪嫁的风气,受新思想影响的朱德发誓要与受过教育的女子结婚。多次拒婚后,他离开家乡,前往成都报考了一所高等师范学校。
1912年秋天,朱德投笔从戎,赴云南讲武堂。朱德认识了
滇军中一位朋友的妹妹肖菊芳。肖菊芳是
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出生于积极参加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个诚实且思想进步的姑娘,没有缠足。当时朱德已是云南讲武堂的青年教官,许多人都很关心这位
少校的婚事。在朋友的巧妙安排下,朱德到肖菊芳家拜访,肖马上就对这位年轻英俊的少校产生了好感,并羞答答地同朱德说了一席话——这在当时是相当“革命”的举动了。不久,朱德同二十八岁的肖菊芳结婚了。婚后的肖菊芳继续在师范学校读书,仍住学校集体宿舍,朱德也依旧住在讲武堂,整日带兵操练,他们只能在星期天团聚。凭朱德当时的地位,完全可以在
昆明市找一套别墅住,可是朱德和萧菊芳没有这样做。多年以后,朱德曾经自豪地说:这婚事并不是资产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