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弦
中国台湾著名诗人
弦(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本名王庆麟,出生于河南省南阳,中国台湾著名诗人、编者,“创世纪”诗社发起人之一。
痖弦在青年时代于大动乱中入伍,1949年随军到达中国台湾。1953年,他在《现代诗》发表了《我是一朵静美的小花朵》。次年,痖弦与洛夫、张默建立“创世纪”诗社并创办同名诗刊《创世纪》。1965年,痖弦结束创作生涯,致力于文学编辑出版事业。1966年,痖弦赴美国进修,继而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1969年,任台湾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和《幼狮文艺》主编。1971年《创世纪》诗刊复刊后任社长。1975年,痖弦担任幼师文化公司总编辑,1977年后任《联合报》副刊主编、《联合报》副总编。1998年,痖弦退休后移居温哥华。2024年10月11日,痖弦因肺部感染逝世,享年92岁。
痖弦著有《痖弦诗抄》《盐》《深渊》等诗集。他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在诗歌中渗透了戏剧性效果与张力效应,引入了民俗音乐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他和洛夫、张默创办的《创世纪》成为华文世界刊龄最长的诗刊(截至2024年),为台湾现代诗发展带来深远影响。2013年,痖弦获得第4届中坤国际诗歌奖,2020年获得第28届柔刚诗歌奖特别荣誉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痖弦,本名王庆麟,1932年8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南阳私立南都中学、豫衡联合中学。痖弦在青年时代于大动乱中入伍,1949年随军到达中国台湾。
创作生涯
痖弦在台北市街头听到沙哑、悲伤的二胡声,身心为之一颤、喉头一哽,像“痖洪汛涛琴弦”,痖弦或曰,“痖”就是“哑巴”的意思,取其谐音,而“痖”的象形字体将“病”与“亚洲”的“亚”结合了起来,而“弦”有“弦外之音”的意思,合起来近似于“无声的中国”仍旧翻涌着“潜在的激流”之义,这个笔名也是对戒严时期台湾政治当局的一种“命名的抗议”,像余光中周梦蝶洛夫们一样,王庆麟被乡愁催生成为诗人痖弦。
20世纪50年代初,痖弦开始在台湾发表诗作,1953年在《现代诗》发表的《我是一朵静美的小花朵》成为痖弦的成名作。同年,痖弦毕业于台湾政工干校影剧系。
痖弦到台湾后最早认识的爱诗者,是湖南衡阳人洛夫、无为市人张默。三人一同读书、写作,互相点评对方诗稿。1954年,痖弦与张默、洛夫建起“创世纪”诗社并创办同名诗刊《创世纪》。印刷、发行经费紧缺时,三人就各自把保暖的军毯等用品拿到当铺去。创世纪诗社历史长达50多年,被痖弦称之为自己生命中“最崇高的精神殿堂”,与纪弦的“现代派”、余光中的“蓝星诗社”,形成台湾诗坛三足鼎立之格局,为台湾现代诗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1961年,痖弦回政工干校影剧系任教。1965年,痖弦停笔不再创作写诗,结束了创作生涯。
编辑生涯
痖弦结束创作生涯之后,致力于文学编辑出版事业,主编《联合报》文学副刊、《幼狮文艺》,如席慕蓉蒋勋等众多新生代诗人得到扶持。痖弦赞赏惠特曼终生七度修订《草叶集》的做法,自己也反复删改、再版一部《痖弦诗集》。
1966年,痖弦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进修,后移居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继而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1969年,痖弦任台湾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和《幼狮文艺》主编。1971年《创世纪》诗刊复刊后任社长。70年代后,痖弦在话剧舞台上崭露头角,担任了话剧《国父传》中孙中山一角。
1975年,痖弦担任幼师文化公司总编辑,同时在东吴大学中文系执教。1977年后任《联合报》副刊主编、《联合报》副总编,并兼任台湾艺术学院副教授。
1993年,痖弦任《联合报》副刊主编时,在中国台北组织发起“两岸三地中国文学四十年研讨会”,在海峡两岸引起震动。痖弦多年来频繁往来两岸并牵头组织了多次跨越海峡的文学艺术活动,与福建省省文联、《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及大批福建作者都结下深情厚谊, 并组织台湾作家代表团到福建的寻根之旅尤其令人难忘,他称自己是“两岸文学交流报春的第一只燕子”。
晚年经历
1998年,痖弦退休后移居温哥华陪伴妻女。2013年,痖弦获得第4届中坤国际诗歌奖,2020年9月8日,痖弦获得第28届柔刚诗歌奖特别荣誉奖。2023年,痖弦获台北文化奖。
温哥华时间2024年10月11日清晨,痖弦因肺部感染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艺术成就
痖弦在写作生涯早期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他的诗作内容多有对命运的感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及对社会现象的反讽,按照风格可以分为甜美意象、神秘意象、荒原意象和生活意象四类,这四类意象在其诗歌中是一个历时性的存在。痖弦在创作中对口语的化用与对叙述性语言的再造炉火纯青,在诗歌中渗透了戏剧性效果与张力效应,引入了民俗音乐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
影响成就
痖弦和同为诗人的朋友洛夫、张默联合发起了创办了创世纪诗社,并创办了诗刊《创世纪》,这是目前华文世界刊龄最长的诗刊(截至2024年),影响遍及全世界,至今仍在出刊。痖弦与洛夫、张默三人号称“创世纪铁三角”,团结了一大批现代诗诗人,最终形成了“创世纪诗群”诗歌流派。创世纪诗社曾经是中国台湾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诗歌文学社团,其在60年代成为超现实主义诗人的聚集地。包括痖弦、洛夫在内的“创世纪”诗人倡导纯粹经验的美学,强调诗的“世界性”,把现代诗推向极端,诗人们省略对现实生活进程的直观介入环节,从而由内及外、由己及人,在夸张、变形、怪诞的艺术境界中,走向感觉,走向个人化的生命体验,这一诗社对台湾新诗中“虚无”“晦涩”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人物作品
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
主编作品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痖弦是一位公认的诗歌大家,他的诗具有天才般的艺术感觉、丰沛的原创精神、独到的语言表达,深深俘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已当之无愧地进入中国新诗的经典之列。痖弦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的组织者,他在诗歌的编辑出版、诗歌评论乃至舞台剧的表演等方面也广有建树。(诗人马铃薯兄弟 评)
痖弦是新诗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诗人。痖弦沿着新诗现代性的道路,突破了新诗和现代性之间的瓶颈,让新诗真正成熟起来,开启了中国新诗现代性的新面貌。痖弦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但他又能对新诗和现代诗歌文化之间的关联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有自己的语言世界,既呼应了历史的纵深,又面对了时代的广阔。痖弦给我们留下了汉语诗歌的一笔宝贵财富。(诗人、北京大学教授臧棣 评)
诗人痖弦数量不多的这些作品,以其原创性和高度想象力,以其对人生的敏感,对世事的洞察,以及独特的语词、句式的创造,在新诗界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在以对小人物具同情心的书写来表现现代中国历史变迁上,在对诗保持严肃和敬畏、维护诗歌独创性而拒绝成为诗坛“流行歌星”上,在确认自身才能又深知其限度上,痖弦仍继续在为今天的我们提供着宝贵的经验。(第四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评委会 评)
获得荣誉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创作生涯
编辑生涯
晚年经历
主要成就
艺术成就
影响成就
人物作品
出版作品
主编作品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